作者 / 花花
「又陷進去了!」
追不完的綜藝、磕不完的CP、換不完的牆頭,是當代年輕人追星的共同命運。
明星一茬茬的更換,粉絲一次次的追隨,別管這波明星里有沒有能成為本命的,粉絲的原則就是:先追了再說。
龔俊和張哲瀚「浪浪釘」的熱度還沒消退,不少粉絲已經暗戳戳的篩選下一個牆頭。范丞丞、王安宇主演的《左肩有你》,羅雲熙、陳飛宇主演的《皓衣行》,檀健次、陳哲遠主演的《殺破狼》即將陸續開播,粉絲已經開始押寶哪對演員會成為「頂流」。
在追星已然成為一種文化的當下,追星不僅僅是粉絲閒暇時的消遣,更多的已經變成很多粉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追星的對象遠沒有追星的過程來的重要。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能夠解釋追星的原理,叫作「投射效應」——是指崇拜者將自我的某種夢想、慾望和缺憾投射到偶像身上的傾向。
對當下的年輕粉絲來說,他們不僅想從偶像身上得到替代性的滿足,他們更想參與偶像的塑造,他們在滿足自己慾望的同時改變著一部分娛樂產業,不斷變換著追星訴求,發展出一套觀看、評價、參與內地娛樂的標準和方法。
在相當一部分粉絲看來,追星其實是自我滿足,是把想像中的愛豆具象化、合理化。在追星的時候,偶像們也不過是工具人罷了。
粉絲們幻想愛豆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會沉迷精修圖下的美貌,會全然相信他們呈現出的人設,甚至會幻想自己與偶像有更親密的關係。
當他們發現自己與偶像的距離過於遙遠時,他們會把這份親密感情投射到偶像和他們的朋友身上,這個時候CP粉和一群嗑學家們打開了追星世界的新大門。
在這個萬物都可CP的時代,CP界的規則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不能嗑。而CP粉們嗑糖的角度之「刁鑽」也不負磕學家的稱號。
首先是「卡點學」,就是兩人雖然沒有同框,但發布微博的日期、時間、甚至一個措辭,在CP粉看來都可能有隱晦的含義,甚至就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巧合。
「雙標學」也是CP粉二次創作的重要素材,兩人對彼此和對身邊的其他人有任何微小的不同,在粉絲眼裡就是赤裸裸的真愛。
「同款學」更是「情侶款」的板上釘釘,只要兩人身上有相同的元素出現,就是糖點,繼而腦補出隔空回應、秀恩愛之類的劇情。
只要粉絲願意,即使從未合作過的兩個人也能成為CP。而越來越多的明星也熟悉了這些套路,有的激情營業,有的「暗度陳倉」,達成一致的就是不回應、不拒絕、不戳破。
於是CP從客觀角度也變成了一件難辨真偽的事情,真相是真還是真相是假都是粉絲說的算。
有趣的是,打開新浪微博CP超話排行榜,前10名都是男男CP。
男男CP逐漸成為「主流」。男性CP之間超出友誼的情愫,往往給女粉絲一種純潔、美好的感覺,男愛豆被別的女人搶走對女粉絲來說是一種冒犯,但如果另一半是男的,那粉絲就會覺得是真愛,且沒有被橫刀奪愛的感覺。
真假掌握在自己手中,幻想空間巨大,當想像界和現實界同時存在的時候,粉絲正在構建自己的追星世界,生活可以苦,但我嗑的CP必須甜!
萬物皆可CP的下一句就是萬物皆可打榜,這年頭沒點才華、沒點時間、沒點金錢根本就沒法被稱為粉絲,十八般武藝的襯托下,幾乎每個粉絲都有自己的專屬KPI。
如今的飯圈內部,儼然形成了一整套組織化的運作機制,從進入飯圈那一刻起,每個飯圈女孩都會根據自身條件,選擇為愛豆花錢,做數據還是產糧。
氪金自然是追星的第一要務。買偶像的專輯、演唱會門票、代言產品已經是常規操作了,現在的氪金是要送偶像出道、幫偶像搬家。
同一個愛豆的粉絲之間也會有微妙的競爭,比如現在很多後援會要有氪金紀錄才有資格加入,活動現場發放的應援物也必須有氪金紀錄才能獲得,大粉之間更是會攀比誰花的錢多,誰花的錢多久更有可能擔當飯圈的核心位置。
沒有足夠的財力也可以拼拼才華。靠拍照、美工、文案、畫圖等才華的粉絲通常被稱為產糧的大大或者太太。他們會依靠自己的特長,不斷生產出安利自己愛豆的物料,做的好的也有可能幫助愛豆出圈。像一些愛豆的超話官方也會組織各種產糧活動,激發粉絲的創作熱情。
既沒什麼財力也沒什麼才華但時間大把的粉絲則走在了控評和刷數據的第一線,試問哪個粉絲沒做過輪播女工呢!
投票、打榜、轉發、評論,這些屬於年輕人的操作已經成了主流追星方式。「數據」好不好看,成為明星是否受追捧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直接影響明星的商業價值。要是因為數據擋掉了愛豆的代言,明星能忍,粉絲也忍不了。
數據好看之外,粉絲控評也是追星的一種文化。不管是營銷號還是品牌方,只要發了自己愛豆的微博,粉絲們會有組織的去控評,確保熱評的前幾名是「自己人」已經是常規操作,基本都是愛豆的安利向文案。如果熱評前幾被路人甚至對家搶去,粉絲是會被群嘲的。
雖然粉絲們充當著「廉價勞動力」,讓資本有機可乘,玩兒出更多的花樣來一再挑戰粉絲的忠誠度,不過目前來看粉絲仍然甘之如飴。
一邊幹著社畜的活,一邊操著當媽的心也是當代粉絲的真實寫照。
雖然明星們動輒片酬千萬,代言費能抵一套房,即使是9線小藝人的出場費也不是社畜的工資可以比擬的,可粉絲就是發自內心的感慨:哥哥(姐姐)只有我們了啊!
粉絲們對待愛豆像親媽一樣無私,自己可以省吃儉用,可送愛豆的禮物一定要有排面,為了愛豆出道可以起早貪黑的打投,生怕他們不能順利出道。
要是遇到愛豆被黑或者深陷爭議,更是會毫無保留的站在愛豆那邊,甚至會有那種對抗資本、對抗社會對愛豆的偏見、對抗內娛不良風氣等等微妙的心理。
不僅自己愛的無私,粉絲們還要為自己的愛豆爭取最好的利益,為了他們可以懟天懟地懟金主爸爸,各個愛豆的公司和團隊正是被懟的重災區,粉絲像親媽一樣擔憂孩子的星途。
基本上每幾個月就會有一個明星的工作團隊被粉絲撕。明星造型不好看被撕、番位不理想被撕、宣傳不到位被撕、發展路線不明確被撕、資源分配不均被撕……被撕的理由千千萬,總結起來就是你們讓我們孩子受委屈了。
要是這個時候,正主下場調解兩方的矛盾,或者站在團隊那一方,粉絲也只會像面對叛逆期的孩子一樣,苦口婆心的勸說,絲毫沒有注意到其實你的愛豆早已是思維健全的成年人。
操著心、花著錢、花著時間,甚至備受爭議,但粉絲們仍然有自己強大的精神世界,追星越來越成為當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她們的就業和社交。畢竟當代年輕人壓力之大,沒經歷過還真無法體會,追星,也是年輕人解壓的重要方式。
追星這事兒,說到底還是粉絲主導,即使資本和商家有意引導,但最終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在飯圈,沒有誰手裡可以擁有改變整個產業的鑰匙。
這個世界上,永遠有20歲的年輕人,和他們的偶像。但無論怎麼追星,也不過是生活中的消遣罷了,入戲太深扎的可就是自己的心了。畢竟在這場粉絲對明星的大型意淫里,數錢的永遠不會是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nXpg3gB9EJ7ZLmJTo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