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命喪大街,「鬼火」少年幡然悔悟,帶民警四處找「鬼火」

2019-10-31     十堰晚報

深夜,一群少年頂著蘑菇頭,穿著緊身褲,騎著裝上彩色LED燈的踏板摩托車,在夜裡發出像鬼火一樣的光,從馬路上疾馳而過(俗稱「炸街」)。

這樣的日子,對17歲的少年明俊來說並不陌生,在過去的一年裡,他輟學後,幾乎每天晚上都這樣度過。

如今,隨著警方開展的專項整治和自己對「鬼火」摩托車危險性的認識,明俊主動上繳了自己經常騎的「鬼火」摩托車,還幫著警察四處尋找這類摩托車,他希望和他一樣的少年遠離「鬼火」,生活回到正軌上來。

明俊主動將自己經常騎的「鬼火」摩托車上繳。

17歲少年初中畢業後迷上「鬼火」

2002年,明俊出生在花果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在附近工廠上班,母親在家操持家務,有個姐姐比他大9歲。

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明俊家較嚴重,「父母事事都依著我。」在明俊的記憶中,只要他開口,不管什麼事父母都會想辦法滿足他。

父母的過度溺愛,致使明俊任性、脾氣暴躁,聽不進別人的批評。

一次,明俊犯了錯誤,父親一氣之下將他踢倒在地,明俊轉身就撿起一塊石頭,將父親停在路邊的轎車玻璃砸了。

明俊上初中時對學習失去興趣,發展到後來經常逃課。中考時由於成績較差,他選擇城區某中專就讀。

讀中專後,明俊有了更多空餘時間,便經常和社會上一些無業青年和同齡輟學少年玩耍。

接觸「鬼火」是在他上中專後不久,「看著他們騎車,我也想去試試,沒想到一騎就上癮了。夏天幾乎每天晚上都出去騎,有時一騎就是一夜。」

明俊有不少騎「鬼火」的夥伴,他們大多數和明俊一樣,由於年齡不夠無法取得駕駛證,而且很多車輛是來路不明的改裝車。

「以80邁的速度,半夜在無人的人民路上猛轟著油門,一眨眼,人和車就不見了。」明俊他們除了經常半夜「炸街」,還經常在中午趁警察下班後,騎著車在一些學校門口來回跑,以吸引同齡人的目光。每次騎完車,他們還會在網上發視頻和圖片炫耀車技。

幡然悔悟後幫民警四處找「鬼火」

騎了一段時間後,明俊經常聽到有同伴摔傷的消息,而且自己也曾摔傷過,漸漸感到這樣騎車有些危險。

阿龍是明俊的朋友,去年7月的一天晚上,阿龍和幾個朋友相約去騎「鬼火」,3個人坐一輛車,凌晨兩點鐘在大街上肆意狂奔,結果與一輛轎車相撞,阿龍和另外一名少年不幸當場身亡。

明俊有個「小兄弟」叫小虎,今年15歲,是城區某初中三年級學生。今年夏天,小虎開始接觸「鬼火」,由於年齡太小,和明俊在一起時,明俊基本上不讓他碰摩托車。小虎雖然坐得多騎得少,雙腿仍傷痕累累。

「受傷是常有的事,有時候摔得都走不了路。」小虎受傷後回家,騙父母說是走路摔的。

十一過後,市公安交管局針對車輛改裝及「鬼火」摩托車「炸街」現象進行專項整治。

已經輟學進入一家通訊公司做銷售員的明俊,是從朋友那裡聽說這個消息的。

「當初騎車是一時衝動,覺得又酷又帥還拉風,現在想想真是太危險了,如果再騎下去,早晚會出事。」明俊決定將平時經常騎的那輛改裝摩托車交給警察,並勸其他夥伴也把車交上去。 「我這樣做是在幫他們。可能現在他們會怨我,但他們總有一天會想明白的。」

明俊帶著警察四處尋找「鬼火」摩托車,找到車後,警察一般都會直接扣車。因為這類車沒有保險、沒上過牌,而且都是經過改裝的,是禁止上路行駛的車輛。

大多數「鬼火」少年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

「這些『鬼火』少年大部分是輟學的,在13到17歲之間。有的是家裡沒人管,有的是家裡窮被人看不起,他們想靠騎『鬼火』來發泄。」市公安交管局事故處理大隊民警陳霖說,「每次看到這些騎車少年出的事故,我們心裡也不好受。」

明俊說,他上初中後便很少和父母交流,回到家便鑽進自己房間待著,甚至連父親具體幹什麼工作都不知道。母親除了管他吃喝,一有空就去打麻將。「我的事情從來不和他們說,他們也不敢管我。」明俊進入中專第二年便輟學了,而父母到現在都不知道他具體什麼時候離開學校的。

小虎是家裡的獨子,上初三後就開始厭學。「學習太累,我不想上學了。我爸媽根本不理解我,教育手段就是打。」小虎說,父親打過他多次,經常是操起板凳就砸他,有幾次還說要用錘子錘死他。

「大多數『鬼火』少年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在接觸了不少「鬼火」少年後,陳霖認為,對「鬼火」少年的處理,除了沒收摩托車,希望家庭和社會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共同將這些「問題」少年早日拉回到正常軌道上來。(除民警外,文中人物均為化名)(十堰晚報秦楚網全媒體 記者 楊建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iu-IG4BMH2_cNUgvF7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