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四的生活,會很可怕嗎?
男人奔四後,還能行嗎?
這裡有14個奔四男人的生活片段
或許看完之後
你能獲得屬於自己的答案
當試圖去呈現「奔四男人們的生活片段」時,我們在心裡做了一些預設——
拜託,奔四誒,一定會很喪吧?大機率是身體響起警報、工作遭遇瓶頸、婚姻癢之又癢、熱情消散不見。出於某種刻板印象,人們總是下意識地把「奔四」的生活想像得一地雞毛。
但當我們和幾十位境遇完全不同的精紳男人聊過之後,才意識到之前的預設有多偏見。
誠然,奔四男人當然有焦慮、有困境、有難題——正如每個年齡段都會有的一樣;但他們甚至比二十多歲的小年輕們,懷抱有一種更積極的生活態度。
為什麼?
因為他們比二十多歲時,更認清了自己是誰。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要什麼,想做什麼、該做什麼。少了二十多歲時不切實際的奢望,多了努努力就能實現的期望。
因為他們比二十多歲時,更懂得了感受生活。二十多歲時的生活,一大半是活給別人看的,為了一個好的文憑、一份好的工作、一場好的戀愛,為了儘早成為別人口中的「成功人士」。而奔四男人把生活的主動權拿回了自己手裡,他們明白這個世界不是為了讓你去下結論,而是讓你去感受的。
因為他們比二十多歲時,更明白如何與自己熱愛的一切相處。二十多歲時的熱愛,轟轟烈烈,邊界分明,愛搖滾就一定要長發及腰徹夜嘶吼,愛寫作就一定要孤燈一盞靠字吃飯。奔四男人終於 明白,熱愛永遠不只有一種表達方式。可高光,亦可深藏——這樣的兼·融之道讓他們更能堅持自己的熱愛。
傑克·凱魯亞克說,「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奔三的時候,總覺得自己老了、老了。現在,奔四男人反而發自內心地,完全不認為自己老了。擁有了兼·融之道智慧的奔四男人,當然也「永遠年輕」。27歲時的年齡焦慮,在37歲時默默消失了。
古羅馬詩人塞涅卡關於如何獲得幸福是這麼說的:
「想要增加一個人的幸福感,不應去增加他本來所有之物,而是去減少他想要的東西即可。」
年輕的時候,男人們想要的可能很多。
但都奔四了,他們想要的只是簡單的生活和純粹的熱愛。
奔四了,挺好的。
奔四了,也都還行。
策劃:Rocco
編輯:兔子
撰文:票圈君、小王、火火、milo、金子、S、兔子
插畫:黑月亂
視覺:a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