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北碚曾經輝煌的鎮,為何90%居民搬到10公里外,留下空房?

2019-05-20   冒眼看世界

在重慶北碚區東北約2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曾經輝煌的小鎮。它發展於解放之前,上世紀80年代達到了興旺的鼎盛時期。當時全鎮熱鬧非凡,用歌舞昇平來形容毫不為過。然而,這種狀況並沒能持續很多年,在幾年前,全鎮大約90%的居民都陸陸續續搬到了10公里以外的地方居住,留下了無數的空房子。這個小鎮就是北碚區天府鎮,人們一般稱之為後峰岩。

說到後峰岩,或許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但如果說到盧作孚先生,那個愛國的實業家,可能大家都略知一二了。

正是由於盧作孚先生髮現後峰岩產煤,然後就投資此地,並成立了了天府礦務局,迅速發展起來。在隨後的數十年內,全鎮以煤而興旺,基本上都是礦業職工和家屬。

不過,好景不長,煤總是要被采完的,當後峰岩的煤採得過度,最後所剩無幾的時候,這個曾經輝煌的小鎮就差不多了。隨後就是大量職工下崗,並被判定為採空區,再也不適合居住了。

所以,為了全鎮市民的安置,在約10公里以外的焦家溝,建設了許多幢安置房,居民整體搬遷到了這個地方。留下了那些曾經熱鬧非凡,但如今無人居住的空房。

如今,後峰岩還剩下了一些職能機構、當地的生意人、周邊的農村市民以及他們的家屬,還在守護著這片曾經輝煌的土地。

不過,人員雖然搬遷,建築猶在,底蘊猶在,風景猶在,比如古老的涼亭走廊,比如後峰湖,比如那些曾經熙熙攘攘的街道、商店,都還一一保存。如果有心人藉此打造成一個風景區,會不會更好?讓這片曾經輝煌,如今沉寂的土地得以重生?

香港著名導演余積廉先生曾在後峰岩定居多年,並和妻子開了一個重慶小麵館,如今不知道余先生在何方?又去了什麼更加安寧的山城小鎮了嗎?

今天關於後峰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有後峰岩的朋友,或者了解余積廉先生近況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