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甘肅省的行政區劃這麼有趣?

2019-09-09     隴先生

越是踏遍萬水千山,越能感受到中國的精彩紛呈與深厚內涵。

概述

「省」字,最早出現於魏晉,至隋唐,有中書省、尚書省,起初是表政府職能部門之意,如日本受隋唐影響,現今的外交部還稱之為外務省。元代實行行省制,始有「省」作為行政區劃出現,甘肅省名字的「甘」字來自甘州,今張掖市的古名,「肅」來自於肅州,今酒泉市古名。甘肅省現簡稱「甘」。秦在沒有一統天下之前就在甘肅設過隴西郡,所謂隴西,就是隴山以西之意,所以我們有時也會用「隴」來代指甘肅,最為大眾所知的便是隴海鐵路,東起連雲港,西至蘭州。這條始建於1904年的鐵路,雖然1953年才全線通車,但是這條貫穿中國東、中、西部的鐵路幹線,基本見證了中國近現代近百年的歷史大事件。我與甘肅的結緣,或許正是由於我的家鄉在連雲港,從我知道隴海鐵路起,就對鐵路那一頭的甘肅充滿了嚮往,也有了後來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甘肅。正如佛家所說萬事皆有因果,只是種種「因」產生之時,我們大多都懵懂無知罷了,甚至於很多時候面對如今的「果」,依然沒有搞清楚當初的那個「因」。

甘肅的行政區劃有趣在哪裡?

縣級區劃「飛地」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犬牙交錯。

我們一個一個來看看。靖遠縣,隸屬於白銀市。如下圖:


天祝藏族自治縣,隸屬於武威市,右上角有一小塊飛地嵌在古浪縣境內。如下圖: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隸屬於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更誇張,整個縣由四塊互不相連的地域組成,如下圖: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隸屬於酒泉市,明明名字叫肅北,偏偏有塊地在肅南。如下圖:


隴西縣,隸屬於定西市,左上角有一小塊飛地。如下圖:


宕昌縣,隸屬於隴南市。左上角有一小塊飛地嵌入禮縣境內,如下圖:


禮縣,隸屬於隴南市,中間有塊地方是宕昌縣的地盤,如下圖:


康樂縣,隸屬於臨夏回族自治州,縣域形狀像極了大雞腿,如下圖:


臨潭縣,隸屬於甘南藏族自治州,比肅南還狠,不但由四塊互不相連的地域組成,上部還被康樂縣占了一個洞口,如下圖:


卓尼縣,同樣隸屬於甘南州,和臨潭縣極盡纏綿,中間的三個洞口,就是臨潭縣的地盤。如下圖:


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先來看一下甘肅省的地圖,如下圖。整個甘肅的形狀有人說像個大如意,不但把青海、四川、陝西三個省和新疆、寧夏、內蒙古三個自治區緊緊團結在一起,而且和蒙古有一小段的國境線,可以說縣級行政區劃的設置繼承了省級的複雜基因。

形成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看法:

  • 首先是地理因素。甘肅省地形複雜,地貌多樣,除了沒有海洋,其他的地貌特徵都能在甘肅找到,那麼在設置行政區劃時就不得不受山川河流等地理情況的影響,而不能搞人為的整齊劃一。
  • 歷史人文因素。甘肅自古就處於中國各民族交匯融合的路口,全國56個民族,甘肅有55個,傳統的民族聚居、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歷史上走馬燈似的各個民族的興衰演變,都對如今的行政區劃設置有著由來已久的影響,某種角度講,分界線的曲折度與歷史的長度成正比。
  • 政治因素。中國自秦帝國一統江山以來,就是實行中央集權制,這種犬牙交錯的行政區劃設置,搞好了有利於各地的團結與融合,搞不好也是地方上相互牽制,想搞割據政權難度極大,利於中央政權的管理與國家的統一,區域制衡是一種政治智慧,典型的例子就是把漢中劃給陝西省,江蘇、安徽、河南、河北等省並不單純地以長江、黃河、淮河為界。

你覺得奇怪的地方肯定就會有故事,中國就是這麼一個有故事的文明古國,越去細心體會與思考,越能被她的精彩與內涵所吸引,越能激發你去熱愛這片神奇的土地與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JQyF20BJleJMoPMgJZ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