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飽暖思淫慾」,下半句更是精華,說透「人性」兩個字
因為俗語言語簡單,方便理解的特點,因此它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得非常廣泛,除此之外,每一句俗語都有它蘊含的道理,並且俗語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也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飽暖思淫慾」這句話,從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說當人在不愁吃,不愁穿,生活安逸的情況下時,就會有一些淫亂的慾望,但實際上,這裡的「淫慾」並不是淫亂的意思,而是泛指一些邪惡不好的的想法。
這樣說來也是很有道理的,就拿古代時期的朝廷官員來說,在每一個朝代的眾多官員之中,總會出那麼幾個貪官污吏,身為朝廷官員,溫飽肯定不成問題,但是有的官員就是不滿足於現狀,想要更多的錢財以及政權,而貪官污吏之所以會形成,就是因為他們生出一些不好的思想,所以當時這句話也是人們用來諷刺腐敗官員的話。
但事實上,這句話還有下半句「饑寒起盜心」,因為當時人們喜歡用上半句,所以下半句也逐漸不被人們所提起,實際上,這才是整句話的精華所在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想到有關於這句話的一個典故。
在古代時期,有一位陳員外,家裡面比較富裕,還娶了位美麗的妻子,儘管如此,陳員外卻始終有一件心事,那就是己經快要50歲的他,卻始終沒有一兒半女,長久以來,這也成了他的心病。皇天不負有心人,在他五十多歲的時候,他的妻子終於懷孕,後面生下了一個女兒,因為老來得女,陳員外對這個女兒非常疼愛。
而這位女兒也是從小就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陳小姐也是乖巧懂事,聰明伶俐,眼看著女兒長大,也快到了結果的年紀,所以陳員外便想要給女兒找一個如意郎君,可是到最後,女兒卻一個都沒看上。
陳小姐表示,她就想要自己的另一半是個有才華的人,所以便想了一個比文招親的主意,於是便寫一個對子,說只要能對上她的對子,她就嫁給那個人,而對子的上聯就是:「飽暖思淫慾」,消息一出,便有各行各業的人前來挑戰,但連著兩天,都沒有能讓陳小姐滿意的答案,後來到了第三天,有一個進京趕考的書生恰好路過此地,看到此聯,便對出了下聯:「饑寒起盜心」,而這句話正和陳小姐的心意,後面書生也榜上提名,成就一段美滿姻緣。
知道了前半句的意思後,那這句俗語的後半句就不難理解,意思是說一個人在窮困潦倒的情況下,是很容易產生一些盜竊的想法。試想一下,一個人連自己都吃不飽穿不暖了,就不會在意什麼道德底線了,為了生存下去,便不得不去做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
對於這句話,實際上說的就是人性,對於現如今的生活,面對著形形色色的誘惑,我們應該保持正確的觀念,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因為人一旦被慾望所控制,就是害人又害己,不論你是貧困還是富有,都應該有自己的道德底線。
在如今這個時代,人們基本上都能解決溫飽問題,但卻還是存在一些偷雞摸狗的人,我想對於這一社會現象,貧窮已不是其中的主要影響因素,而是因為這一類人懶惰成性,也沒有改變現狀的想法,想要的,卻不想付出自己的努力,而是選擇了盜取別人的成果,有時候這的確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