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叢生:工程招投標究竟如何監管?

2019-12-13     招投標那些事

99%的投標人【關注】劍魚標訊,都中標了!

劍魚標訊

4000+萬條招標信息免費看

100000+條項目信息日日更

1000000+萬名投標人天天用

更有定製推送等各種功能0元享

想要掌握最新項目信息嗎?

私信回復【中標】,劍魚菌來告訴你!

導讀

長期以來,工程招投標制度受多重複雜因素影響,在實際執行中,招標人主體責任缺失、投標人圍標串標、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問題依然突出。
為進一步加強監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招標投標監管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就工程招投標全過程行為規範提出了10多項具體要求。
多位業內人士接受中國建設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能否中標、拿下工程事關建築施工企業的生存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一些企業為了中標甚至不惜代價鋌而走險,導致違法違規問題一直較為突出,且形式越來越多樣、隱秘。在整治工程招投標亂象上,應進一步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同時要儘早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建築行業向標準化、透明化方向發展。

工程招投標亂象何時休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施工企業如果老是拿不到項目就無法生存下去,所以不少企業為了中標就想方設法『打擦邊球』、甚至違法違規,這就導致工程招投標存在諸多亂象。」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教授任宏向中國建設報記者表示,目前串標、弄虛作假等現象依然普遍,甚至一些招投標參與方為躲避監管不斷「升級」手段,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

為進一步加強對工程招投標活動監管,打擊招投標環節違法違規問題,維護建築市場秩序,《指導意見》在夯實招標人權責、優化評標方法、加強招投標過程監管和優化招投標市場環境等方面提出了10多項要求。例如,落實招標人首要責任、縮小招投標範圍、探索推進評定分離方法、全面推行電子招投標、加強對評標專家監管、強化合同履約監管、加快推行工程擔保制度、完善建築市場信用評價機制等。

事實上,在《指導意見》之前,為整治工程招投標亂象,已有不少相關制度出台。例如2017年2月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就曾重點提出要加快完善工程招投標制度,要在實際操作中縮小並嚴格界定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範圍,放寬有關規模標準,防止工程建設項目實行招標「一刀切」。另外,在民間投資的房屋建築工程中,要探索由建設單位自主決定發包方式,簡化招投標程序,推行網上異地評標。

中體建築工程遼寧有限公司總經理田俊元對中國建設報記者表示,目前各種規範招投標行為的法律法規已較為全面,但在實踐中往往存在難以嚴格執行、地方相關部門監管不力等現象。「招標方經常在方案中『量身定製』一些特殊條款,他們並沒有將工程質量放在首位,而是想方設法讓自己熟悉的企業中標,還美其名曰『保護地方企業』。」

中建二局第三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楊發兵對招投標環節的地方保護主義也深有感觸。他對中國建設報記者表示,在一些地方,外來企業很難通過競標拿到重大工程、優質工程,很多地方在招投標環節往往都是明里暗裡優先考慮當地施工企業。

破解懲戒措施,落地難成關鍵

在招標環節,《指導意見》提出,招標人要自主決定發起招標,並自主選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資格審查方式、招標人代表和評標方法,黨員幹部嚴禁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干預招標投標活動;在評標環節,要進一步優化評標方法。例如全面推行招投標交易全過程電子化和異地遠程評標,創新電子化行政監督,加快推動交易、監管數據互聯共享等。

對於招投標交易過程電子化和異地遠程評標,田俊元認為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最終還是要強化執法監管。「小城市的專家庫往往人數較少,專家之間也互相熟悉,所以無論是電子還是紙質的招投標方式,都可能出現相互勾結的情況,最重要的還是監管部門要加強執法力度。另外,相關法律法規中一些要求方面的表述也不夠嚴格,如果將有些條款的『可以』『應該』變為『必須』,就不會留下太多可操縱空間了。

在優化評標方法方面,《指導意見》要求縮小招投標範圍。具體而言,社會投資的房屋建築工程,由建設單位自主決定發包方式;政府投資工程,則鼓勵採用全過程諮詢、工程總承包方式,減少招投標層級。事實上,2018年6月實施的新修訂版《必須招標的工程項目規定》已經縮小過必須招標的項目範圍,例如將《招標投標法》第3條中的「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或者國家融資的項目」明確為「使用預算資金200萬元以上,且該資金占投資額10%以上的項目」。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必須招標項目的規模標準,將施工的招標限額提高到400萬元,重要設備、材料等貨物採購的招標限額提高到200萬元。

《指導意見》中值得關注的還有「推動市場形成價格機制」。其中提出,要改變定額計價方式,推進從工程定額向建立工程造價資料庫和發布指標指數轉變,推動建立工程材料、機械、人工、服務價格市場化的信息發布機制,促進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

就此,任宏建議,招標方應提前請專業的第三方公司做好工程預算,明確工程、工期及造價等內容。「只有將很多要求具體化,才能進一步減少一些沒有能力的公司採用先低價中標、再拿工期和工程質量要挾加價的行為。其實,招投標亂象在很多國家都存在,也確實難以治理,相應的懲治措施一定要落地,哪怕是一些細微的方面。」

要想更好地整治工程招投標亂象,還需要進一步推動工程建設行業標準化、透明化。美好建築裝配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定球向中國建設報記者表示:「現在監管手段已經基本完備,但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要想根治亂象,工程建設的成本應該像製造業那樣趨於透明,要制定全國或地方統一的定額標準,這樣一來,企業可操作的空間就少了,灰色地帶也就能相應減少。

文章來源: 同舟共濟BIM學院

劍魚標訊APP,助您獲得更多最新招標採購項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I50Bm8BMH2_cNUgrsW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