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的成年人,追星和追夢都太爽了!

2021-04-07     媛創課堂劉媛媛

原標題:30歲的成年人,追星和追夢都太爽了!

來源 l 逆劉而上(ID:yuanyuankaoshi)

01 喜歡一個人

30歲的成年人,追星真的太爽了。

早上我看到一個關注了很久的博主,發了這樣一條:

底下就有人列了明星代言的單子,博主回覆:買了

那一刻你真的會覺得,當一個有獨立生活能力,並且有控制力的成年人,太好了。

還在微博上刷到件事。

媽媽給孩子發簡訊,語氣特別小心翼翼

說孩子,記不記得之前過年前給你的錢,讓你先放微信里能每天積累點,現在開春了想買點種子,給媽媽轉2000,等著過了這陣再給你。

但是這時候那個小孩手上已經沒錢了,三四千塊,全部拿來給愛豆打投,早敗光了, 手上就剩200多塊。

家裡頭還有存款嗎?有,2萬多。

一直放在銀行里,媽媽不捨得拿出來,要是中途拿出來利息就沒有了。

不太追星的人,真的沒有辦法理解,心疼愛豆之前,就不心疼爸媽

追星是真的需要花錢的。

明星的商業價值,最終還是體現在帶貨能力

你的數據好,才能接廣告。

我也給明星花錢。

30歲之前,我的路走得並不順,有一次看到一個明星接受採訪,說自己在演戲這條路上,所有的心氣都磨光了

才紅的。

那一刻我都能體會到,每次期待落空的感覺,眼看年歲增長,最終通過自我調節達到了一個積極向上

我買了他的周邊,一個根本不值的電子刊。

幾百塊,出去了。

有人跟我回復,姐姐,你也喜歡這個明星啊。

對啊,但是我們成年人的喜歡,乾脆,利索,獨立,爽。

不被粉圈綁架,不去無腦吵架,不被情緒裹挾,也不會給明星添麻煩。

不喜歡了,也絕對不倒戈。

02 喜歡一座城

成年人挺累的,但是很自由。

這次我去了杭州,總結兩個字,喜歡

走在杭州的大街上,濕濕的風,窗明几淨,不只是漂亮。

這座城市拔地而起了很多的創業園區,可以稱之是電商天堂。

回來之後,一直有一種暈乎乎的追夢感

我讓人做了三件事:

第一,去測算杭州的招人成本。

第二,去諮詢杭州產業園區的租金。

第三,去聯繫杭州的創業朋友,了解下杭州直播的優勢。

如果可以,就直接在杭州建立直播基地。

不管是喜歡一個城市,還是喜歡一個人。

我們都可以乾脆、利索地行動

想起來自己十幾年前,因為特別喜歡北京,就一個人偷偷跑到北京。

沒有錢,買完車票連飯都沒辦法吃。

帶著滿心期待從北京回到老家,都不敢跟父母講。

常在後台看到大家問我:媛媛姐,父母不支持我的夢想怎麼辦?

答:等到你不需要支持的那一天。

03 成熟的喜歡

喜歡,它是一個很有分量的詞彙。

如果:

你用父母的錢追星。

如果你犧牲了自己的生活,去喜歡一個愛豆。

如果你生活過得一塌糊塗,卻希望通過追星變得有意義。

這種喜歡,不亞於那種根本沒有能力承擔未來的渣男,用一句輕飄飄的喜歡,自我感動。

我特別討厭粉圈。

一旦人抱了團,就變得瘋狂、不理智。

黃執中在《奇葩說》里強調過個概念:排他

比如你的偶像是劉德華,那別人問你,那你對郭富城什麼看法?

你說,啊,郭富城也很棒,可是我最喜歡劉德華。

這種觀點是很健康的,因為你的追星不涉及排他,你也承認別人的優秀。

可是如果有人告訴你,你只能喜歡劉德華,除了劉德華之外其他人都是糟糕的,你喜歡別人就是對不起我們家哥哥,甚至讓你為了護住一個人,然後攻擊所有人

那這個環境就很危險了,你就得保持警覺了。

不要在一個黨同伐異的圈子裡待著,別動不動就強調對家,拉踩,別蹭我們家熱度,哥哥獨自美麗。

追星是為了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不是為了讓我們成為衝鋒陷陣的工具人

撒貝寧有段話講得很好:

「追星其實是在追自己,你其實是在為自己設計著一個理想中的生活人設狀態,你的目標,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其實最終追來追去追的是自己的影子。」

成熟的我們,要有成熟的喜歡。

也要成為那種,值得被人喜歡的人

本文來源:公眾號 @ 逆劉而上,作者劉媛媛。

每晚十點,更新思維乾貨,成長感悟,還附帶晚安電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BF_rHgBMMueE88vbm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