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從被黑出翔到圈粉無數,她是怎麼做到的?

2019-07-27     薇安說

01

她空靈清絕,如冰如霜,一身仙風俠骨,風華絕代睥睨眾生。

她是《青雲志》中的陸雪琪。

她朱唇榴齒,皓腕纖腰,俏麗不可方物,美貌冠絕仙俠六界。

她是《香蜜沉沉燼如霜》中的錦覓。

她甜美可愛,坐擁數十萬粉絲,人氣爆棚,跳級讀研的計算機「鬼才」。

她是《親愛的熱愛的》中的佟年。

這兩個是仙俠劇中艷驚四座的絕世美女,一個現代劇中學習能力驚人的學霸。

如果以上三部劇通過網絡選角,你會提名誰來演女主?

你的腦海迅速閃過一張張盛世美顏,有最火的流量小花,有最驚艷的螢屏新秀,但我想,你可能不會聯想到這張臉:

楊紫

楊紫先挑戰了這兩個絕世美女人設,最初都被網友嘲諷「顏不配位」,後演繹呆萌可愛的蘿莉人設,到備受甜美形象好評,演技認可。

無論是去年的《香蜜沉沉燼如霜》播出前,網友關於楊紫顏值排山倒海的攻擊,還是甜到心尖,劇情讓人上頭的《親愛的熱愛的》,這兩部劇無疑是近兩年暑假檔的黑馬電視劇。

《親愛的熱愛的》中飾演佟年

《香蜜沉沉燼如霜》中楊紫飾演的錦覓

女主角楊紫,戲裡戲外也經歷了大反轉。

劇情由甜轉虐,圍觀群眾對楊紫的態度卻「由虐轉甜」,從最初對她顏值的一味DISS變成了對她演技和形象讚譽有加:

「楊紫不是大美人,但卻是最合適演佟年和錦覓。」「原著黨表示滿意,楊紫和李現就是我心目中的小魷魚和GUN神」「楊紫有著整容般的演技!」

沉浮多年,楊紫終於憑藉《香蜜》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最後憑藉《親愛的熱愛的》奠定了流量小花的地位,新晉收視女王。

《香蜜沉沉燼如霜》楊紫劇照

02

楊紫從被黑出翔變成圈粉無數,真可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回顧楊紫的經歷,這樣的大反轉並非偶然。

出演《青雲志》前的楊紫,一直以單純可愛的角色視人,她是《戰長沙》里活潑天真的湘湘,也是《歡樂頌》里冒著傻氣的邱瑩瑩。

熱劇《歡樂頌》中楊紫飾演的邱瑩瑩

接到《青雲志》陸雪琪一角的邀請後,楊紫自己都嚇了一跳,她也覺得這個角色與自身形象有著180°的違和感。

網友說她顏值演不了仙界美女,身邊同事和朋友都勸她別演這類角色,就連她自己也不太自信,「那是天仙呀,讓我們這麼普通的女生來演合適嗎?」

楊紫最後還是選擇了勇敢嘗試。「反正大家都在罵我,我為什麼不去挑戰一下呢!」

她挑戰陸雪琪無疑是成功的,《青雲志》導演很快又向她拋來橄欖枝——《香蜜》女主錦覓。

宋丹丹曾對她說,孩子你並不漂亮,不太適合混娛樂圈。

有前輩告誡她說,你的娃娃臉會讓演藝圈戲路變得很窄。

然而楊紫一直用行動證明,她不會因為外界言論而退縮,也不會被自我形象束縛而不去嘗試。

她在《星空演講》里說過,她不願自我設限,她想挑戰更多新角色,因為有挑戰才能進步。

哪怕遭受全網DISS,哪怕自己對角色也有不適感,楊紫也要盡己所能,把陸雪琪和錦覓演到最好。

不試一下,又怎麼知道自己不合適?

正因為勇於嘗試和挑戰,楊紫讓觀眾看到了她的演技和可塑性,也開啟了她的百變演藝之路。

很多時候,形形色色的布條,遮住了我們的雙眼。

這些布條,或許是外界質疑的聲音,或許是自己內心的恐懼,如果不努力扯下來,你過的每一天都是「設限」的人生。

03

生活中,人們對自我的「設限」其實無處不在。

我朋友在事業單位工作,期間她有十幾次想辭職的念頭,但都忍住了。

後來她爸爸患癌病逝了,這件事給予她很大打擊。

她認為爸爸在用生命講述一個道理:人生很短,活著,得有高質量的生活。如果自己還有什麼想做的事情沒完成,不要害怕失敗,立馬去做。

她喜歡畫畫,從小就有個畫家夢,但是一直沒有採取行動。好朋友曾問她,既然這麼喜歡畫畫怎麼不去學?她說,因為手殘肯定學不會。

這一次,她不想再為自己設限,她打算辭職在家學畫畫。

她跟家人說了自己想全職學畫畫的想法。

老公說她幼稚,整天想些不實際的東西。親戚說她怎麼這麼任性,畫畫怎麼養家?閨蜜說,你從小手殘,萬一沒學好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她也犯起了嘀咕,自己平時連棵樹都畫不好,真的能行嗎?

左思右想,她還是辭職了。因為她不想有遺憾,沒試過怎麼知道自己不會,沒努力過怎麼知道自己註定不行?

於是,她零基礎自學畫畫,逐漸摸索出了自己的畫風。

她還開公眾號,一周寫一篇詳細的教程,慢慢積累了大量粉絲。

後來,一家出版社的編輯關注到了她,邀請她出一本水彩教程書。

曾經自嘲手殘黨的她,如今擁有了自己的繪本,成為粉絲追捧的水彩畫家。

她開線上課,賣付費教程,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家人從對她能力的質疑,轉變為全力支持她的事業。

如果她當初自我設限,恐怕就沒有今天這個擁抱夢想、風生水起的她了。

事實上,真正阻礙絕大多數人走向成功的,不是外界環境,不是輿論壓力,也不是個人能力,而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到。

自我設限,它像一根頑劣的藤,在人生道路上,狠狠牽絆著你。

因此,打破那些束縛自我的條條框框,勇於嘗試,拼盡全力,才能抵達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

04

甘迺迪說過,「有時我們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

很多人就曾深陷內心恐懼,始終走不出來,無法改變糟糕的人生現狀。

上個月,我見到一位許久不見的朋友,他完全變了個人,我第一時間壓根不敢認他。

這兩年里,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他沒整容,他是從220斤瘦到了150斤。

這個朋友從小就肥胖體質,他說這個身高最瘦的時候是初中,140多斤。

他遭遇過無數冷眼和嘲諷,因為肥胖一直很自卑;他立過很多次flag,說要減肥,要跑步,要健身;他每次都轟轟烈烈開始,然後無比沮喪結束。

身邊朋友說他這樣會一直胖下去,久而久之,他對自己也很失望,甚至對減肥滋生了一種恐懼:減肥這麼難,我不可能做到的,也永遠無法做到

後來,他病倒了,醫生告誡他一定要減肥,不然會招來更多病痛。

他默默開啟了減肥計劃,雷打不動每天跑步,找了私教,戒了最愛的燒烤和可樂。

這回他沒有在朋友圈立flag,也沒有曬打卡記錄。

當了三十幾年吃貨,要抗拒美食誘惑,要堅持加大運動量,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他用那些減肥成功的例子來激勵自己,既然別人能做到,他也一定可以。

為了減掉這70斤,他真的拼盡了全力,朋友們笑說他是身邊的「彭于晏」。

他明白了,減肥本身並不可怕,怕的是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只要自己想改變並且行動了,就沒有永遠的胖子。

如果沒有這次挑戰,他對減肥的恐懼或許會永遠如影隨形,然後把他的信心一次次踐踏在地上。

電影《國王的演講》有句經典台詞:「為人生做出改變時,開始總是最難的,過程總是最痛的,結果卻是最好的。」

影片里的國王羅根挑戰了自己先天性口吃這個「頑疾」,直面內心恐懼,他最終戰勝了心魔,克服了語不成句的毛病,成功完成了鼓舞全國民眾的演講。

總有很多「好心人」會對你說,你不行,你不適合,你沒機會了,你做不到的......

沒有人會為你的人生負責,你是唯一為自己負責的人。所以,你是該隨波逐流去聽別人的,還是選擇堅定地追求夢想?

總有很多次,你會在內心對自己說,我不行,我不夠好,我做不到......

如果你認為自己不行,那就真的不行了。所以,你是要因為恐懼去做個逃兵,還是要選擇突破自我限制,迎接挑戰?

愛默生說過: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會消失。

不去試,永遠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不突破自我的限制,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哪裡。

- THE END -

嗨,小夥伴們,我是薇安姐。我的文章都來自於多年的學習和工作經驗。如果你想獲得更多成長乾貨,關注薇安說,後台回覆:「財富」,送你一份小驚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9hRN2wB8g2yegND7O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