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天河機場 圖源:玩攝堂
剛剛,綠地控股拿下武漢黃陂臨空經濟區7幅核心地塊,總地價逾164億元,擬投建武漢綠地天河國際會展城項目。
這是武漢有史以來單次供地規模最大的項目,將建成全球已披露的室內凈展面積最大的會展項目。
這是綠地積極響應中央支持湖北疫後發展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第一時間落地重大戰略項目,推動湖北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武漢綠地天河國際會展城將打造全球頂級的會展經濟產業高地,成為武漢發展新的引擎。
01
武漢綠地天河國際會展城項目,總計容建築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約500億元,將成為綠地深耕湖北新十年的重大戰略性標杆項目。
張玉良表示,疫情期間,綠地通過全球採購醫用防疫物資、全力做好酒店服務保障等,第一時間馳援武漢及湖北各地。疫後發展,綠地率先主動作為,響應中央集中力量辦大事,發揮有效投資在非常時期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整合資源、創新模式,發揮綜合優勢全面助力武漢及湖北各地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
湖北疫後重振已按下加速鍵。近日,《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為搶抓中央支持湖北發展重大政策機遇,啟動疫後重振「十大工程」,聚焦包括交通、新基建、產業園區提升等十大領域,總投資約2.3萬億元。
武漢綠地天河國際會展城,率先踐行該行動方案,聚焦會展新經濟、空港交通樞紐、產業園新基建等關鍵領域,成為湖北加速疫後重振的重大綜合性標杆項目。
武漢天河機場附近 圖源:大耳朵
打造全球頂級會展標杆項目,綠地看中了武漢得天獨厚的優勢。
武漢是特大省會城市、中部地區中心城市,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提出,大力發展會展業,全力打造國際會展之都,明確提出建設百萬方新會展中心。
武漢綠地天河國際會展城,位於依託武漢天河機場發展的武漢黃陂臨空經濟區核心,距離天河機場僅5公里,軌道交通密集,包括5條地鐵線的7個軌交站點,以及漢孝城軌盤龍城站和規劃中的高鐵站——天河北站,正在形成「機場+高鐵+地鐵+城鐵」的最強空軌一體化TOD國家級交通樞紐。
武漢天河機場 圖源:王箏
張玉良指出,該項目將建成世界級綜合性會展中心,彌補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現有會展體量與城市能級不匹配,作為連接武漢與世界的窗口,成為武漢國家中心城市、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平台和戰略支點。
02
「它是比肩上海虹橋國家會展中心、杜拜世界展覽中心、拉斯維加斯會展中心等世界標杆。」張玉良說。
武漢天河國際會展中心參考方案圖
張玉良表示,該項目不止於會展,將以百萬方會展會議為核心、創新型國際貿易港為載體,依託武漢臨空經濟區的樞紐優勢和產業集群,全力打造集聚展覽、貿易、會議、商務、文化、旅遊、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會展商務新城,構建會展經濟新中心、產城融合新高地、健康人居新典範,實現資本、資源、信息、文化等全方位交互。
根據規劃,項目總用地3634畝,總計容建面積426萬平方米,包括會展中心90萬平方米,其餘為商服、居住等產業綜合及新型城鎮化配套,計劃引入綠地自有高端酒店鉑瑞、鉑驪品牌,綠地主力商業品牌繽紛城等。
其中,會展中心建成後將成為中部最大、全國前三的會展中心,室內凈展面積45萬平方米。
綠地通過與國際知名會展業巨頭——漢諾瓦會展公司戰略合作,成立合資公司運營該項目,包括引入進口博覽會、國際車展、國際論壇、政府會議等大型會展,以及文化交流會、文化活動、大型文體賽事等文體活動。
03
目前,國內會展正迎來全新發展機遇,大會展已經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抓手,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化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會展正發揮重要作用。
自2018年開始,綠地已把會展列為重要的戰略新興業務,以成為國內會展業龍頭為目標,通過與漢諾瓦會展公司、巴塞隆納國際展覽中心戰略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對標國際一線會展企業,不斷提升會展產業場館硬實力和綜合運營能力。
武漢天河機場 圖源:王箏
截至目前,綠地會展產業建成及在建會展綜合體項目12個,總建築面積超過470萬平方米,在濟南、徐州、蘇州等地,已成功布局2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會展項目6個。
截至目前,綠地在湖北已開發武漢綠地中心、武漢綠地城、綠地光谷中心城等24個項目,布局武漢、襄陽等7座城市,累計開發面積逾210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逾1500億元。
[後記]
正在編制的武漢「十四五」規劃,將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努力打造國際化大都市。
作為中部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武漢的區位交通優勢得天獨厚、產業體系健全完備,但在會展經濟方面相對薄弱。除國博、武展外,至今沒有一座大型會展新城。
以上海為例,2019年上海會展業展出總面積1942萬平方米,其中國際展1503萬平方米,占比77.4%。已擁有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世博展覽館等專業場館。會展經濟規模1200-1400億元。
最近幾年,健博會、機博會、光博會、食博會、農機展、高教展、國際車展、中國國際友城大會等知名展會在漢舉辦,不僅發展了經濟,城市的國際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強。
國際上會展業的產業帶動係數大約為1:9,即展覽場館的收入如果是1億元,則對如餐飲、交通、旅遊、酒店等相關產業的帶動收入為9億元。
武漢綠地天河國際會展城,單項目總投資約500億元,在臨空經濟區,一座國際會展商務新城將拔地而起。
建成後,新會展中心將位列全國第三。這裡將承擔國際、國家重要展會的主場館。與國博等,形成「1+1+N」的會展體系。
未來的武漢,將比肩上海、德國漢諾瓦、美國芝加哥,成為世界會展之都。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8SUEHQBURTf-Dn5MYZ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