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清王朝為了鞏固西北疆邊陲的穩定,他們在呼和浩特舊城東北五公里設修建了一座綏遠城,同時也有一座綏遠城將軍衙署與它修建完成。曾經呼和浩特舊城叫做歸化城,綏遠城與歸化城緊挨著,如今這裡都叫做呼和浩特。
綏遠城建造於雍正十三年,當年是為了因為右衛城北移屯兵之用,然後到了乾隆二年開始大規模的修建,用了四年的時間修建完成,綏遠城這個名字是便是當時的清代朝廷賜給它的。
在綏遠城中,綏遠城將軍衙署則是整個綏遠城統領滿漢蒙八旗駐軍、並且掌握西北軍政的最高權力機構,這個機構跟綏遠城同時建成。當時駐守在將軍衙署的綏遠將軍,還被命名為建威將軍,擁有非常廣泛的實權。
從乾隆二年二月將軍衙署建立而成,直到清代末年宣布最後一任將軍被取代後,這個衙署歷了172年,有78任綏遠將軍。雖然曾經的輝煌這裡已經不再,如今這裡成為了古建築展示的多功能博物館,而這裡經過維修後,成為了呼和浩特著名的旅遊景點,向遊客展示了漠南第一府的恢宏景象。
乘車來到綏遠城將軍衙署,它的正門關閉,需要從側門進入,入園後正對門口的是一塊大照壁,上面寫著綏遠城將軍府 ,經過幾個蒙古包便來到了正門,正門的匾額上寫著漠南第一府五個大字,兩側各有一個銅質的人像守衛,再現了當時衙署的的模樣。
這是一個三進位院落結構,從大門進入後,正對面的便是儀門,儀門是正堂也是議事決策中心,如今這裡面擺放的是當年將軍儀事論事的模樣,像極了我們看到書中官府的樣子,這是將軍衙署中最重要的建築。
正堂兩側市廡堂和廂房,這些都是官吏的辦公場所,來到第二進的廂房,這裡也都是官吏的辦公場所。有負責起草奏摺、發文的機構,也有將軍日常辦公的地點,叫做退思堂,取自《左傳 宣公十二年》:「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中的退思二字,意思是要遇事深思熟慮、助其不足。
在第三進院子裡有一塊功德碑,這是同治皇帝為了表彰第63任綏遠城將軍德勒克多爾濟所賞賜的功德碑,上面刻有滿、漢、 蒙三種文字。在院子旁邊則有一個花園,裡面亭台樓榭,午後的陽光暖暖地灑下來,院子不是很大,卻非常雅致。
經歷了三百多年的將軍衙署,從建立到如今,無論歲月多麼滄桑,這裡經歷了多少的磨難,它仍舊還原在我們的面前,以建築的模式,對我國建築史產生了重要的作用,有人說一座將軍府,就是半部青城歷史。
旅行小貼士: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華大街31號
交通方式:青城一號線、青城二號線、2、3、4、15、19、27、29、52、54、55、56、59、61、62、63、82、88、89、93、97路公交車到將軍衙署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9:30-16:30,周一全天及周四下午閉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