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非洲豬瘟等因素影響,今年廣東省生豬市場供應出現較大缺口。為此,廣東省出台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十條措施的通知,將最低生豬出欄量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力爭實現今年廣東生豬出欄3400萬頭的目標。
作為生豬生產和消費的大省,廣東每年需從省外調入生豬1000多萬頭,為應對今年的特殊形式,保障豬肉市場供應,廣東給各地市市長定下了養豬「任務」,通知一公布就引發社會普遍關注。
受非洲豬瘟及市場供給影響
「豬十條」應運而生
將最低生豬出欄量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給各地市市長「定任務」養豬。廣東省日前印發的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十條措施、簡稱「豬十條」,引發社會關注。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網站截圖
事實上,豬肉供應緊張,豬肉價格迅速上漲,已經成為近期廣東市場消費者最深刻的感受之一,在廣東多個農貿市場,問起豬肉價格,經營者和市民都普遍反映「漲得太快,價格太貴」。
豬肉攤主:受非洲豬瘟影響,豬源減少,因此豬肉價格還在不斷上升,價格還沒定下來,今年豬肉價格上升是最過分的。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獸醫師屈源泉認為,造成廣東豬肉價格上漲原因有很多。廣東是生豬生產和豬肉消費大省,每年需從省外調入生豬1000多萬頭以滿足市場供給。由於發展畜牧業稅收少,還要承擔疫病防控、環境保護等重大責任與壓力,近年來部分市縣政府缺乏發展畜牧業的積極性,存在「有錢可以外購豬肉」的思想誤區,不願意多發展養豬業。再加上今年以來受非洲豬瘟等因素影響,今年廣東省生豬生產形勢尤為嚴峻。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獸醫師 屈源泉:廣東是生豬生產和豬肉消費大省,18年出欄生豬約3700萬頭,自給率只有約65%,每年需從省外調入生豬1000多萬頭以滿足市場供給。今年的形勢就比較嚴峻。一個是各地因為環保的壓力劃禁養區劃的範圍比較大,另外受非洲豬瘟對我們養豬者的信心有點打擊。所以今年特別是6月份20個監測縣的數據顯示,2019年6月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下降近50%,生豬生產和供給形勢非常嚴峻。
因此,致力於緩解廣東生豬供應緊張的「豬十條」應運而生。
廣東超過半數城市任務量
在每年100萬頭以上
其中,首次明確廣東各地級以上市生豬出欄量不得低於此前《廣東省生豬生產發展總體規劃和區域布局(2018—2020年)》制定的生產紅線。同時,把生豬最低出欄量作為硬任務、硬指標,納入「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這也標誌著廣東各地市的市長們必須承擔起督促落實當地生豬生產的任務。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獸醫師 屈源泉:生豬生產的規劃的飼養量,就是我們生豬就生產的紅線制度,就是把生豬最低出欄作為硬任務硬指標,納入各個市的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進一步落實地方政府對生豬生產供給的一個責任。
2018-2020年廣東全省生豬出欄規劃目標(單位:萬頭/年)
記者從《廣東省生豬生產發展總體規劃和區域布局(2018—2020年)》看到,今年廣東全省生豬出欄規劃目標為3400萬頭/年,2020年為3300萬頭/年。各市之中,廣州今年目標為40萬頭/年,2020年為30萬頭/年。任務量最大的為茂名市,兩年目標分別為513萬頭/年和500萬頭/年。僅深圳沒有任務。廣東有超過半數城市今年任務在100萬頭/年以上。屈源泉透露,要完成上述生產生產任務,各地市有一定壓力。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獸醫師 屈源泉:主要是根據各個地方的社會發展市場供求,還有產業機制以及資源稟賦,我們要求各個市根據自己的情況,然後報上來,我們省裡面經過統籌平衡核實就是這樣定下來的。 應該是有點壓力,主要是剛才講的今年的非洲豬瘟導致養殖者的話信心是有點不足,有點打擊,主要是這個壓力。
專家:解決生豬供應緊張
將儘快推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
屈源泉透露,下一步,廣東省將配合「豬十條」措施,制定生產指導意見,和硬任務相配合,在儘快解決生豬供應緊張的同時,儘快推動廣東生豬生產從小散養殖向規模化標準化養殖轉型。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獸醫師 屈源泉:下一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將會同剛才講的12個廳局組織實施組織各地貫徹落實「豬十條」。也正在加快制定加強加快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從小散規模,小散養殖向規模化標準化養殖轉型。小型屠宰場向現代化屠宰場轉型。
本文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記者郭翔宇)
圖片來源於網絡,部分與文中內容無關
轉載編輯:李沛 // 責編:楊瀅 // 監製: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