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共管、共建共享」——莆田創新機制夯實流動黨員主題教育

2019-12-20     莆田發布

福建省莆田市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過程中,探索建立流出地與流入地「兩地共管、共建共享」機制,引領兩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強了主題教育實效。

「兩地共管」夯實主題教育

福建省莆田市共有10268名流動黨員、148個駐外黨組織,分布在全國各地。針對這一狀況,莆田創新方法,通過流出地、流入地「一盤棋」,打破時空限制,力求流動黨員不漏學、不缺課、不掉隊。

針對流動黨員身份的特殊性、時間的差異性、地域的廣泛性,莆田量身定製流動黨員基層支部開展主題教育學習指南和任務清單,制定志願服務、引智引資引項目、為流入地辦實事好事等個性清單,為駐外黨組織和流動黨員參與主題教育「全程導航」。

依託木蘭溪幹部教育培訓基地等2個一級實踐基地,舉辦了4場駐外黨組織書記及業務骨幹「鑄魂、立心、固本」主題教育培訓班,幫助骨幹力量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履職本領,在推動主題教育中更好發揮「頭雁效應」。目前,莆田市各駐外黨組織共召開相關學習會、座談會等100多場。

同時,莆田還採取流出地黨組織「巡迴送學」與流入地黨組織「派駐講學」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革命傳統教育與用好身邊案例教育相結合等方式,方便流動黨員隨時隨地進行理論學習。

「黨員示範」引領科學發展

堅持問題導向,莆田市以不忘身份、帶頭以身作則,不忘黨恩、帶頭回報社會等「五不忘五帶頭」作為實踐載體,切實疏解流動黨員主題教育中的難點痛點,引導流動黨員守初心、找差距、補短板。

針對流動黨員創辦企業多、經營領域廣、服務民生緊密的特點,莆田市開展評選誠信莆商、誠信企業以及設立黨員先鋒崗、示範店等「黨員亮牌示範」活動,引導流動黨員帶頭誠信經營。主題教育以來,全市共評選誠信莆商100名、誠信企業100個,建立黨員示範店700多個、先鋒崗1500多個。

經濟下行壓力大,流動黨員創辦企業困難多,莆田市從加強政策對接、加大扶持力度、更新發展觀念入手,整合人才、資金、信息等資源,促進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駐上海寶山區第四黨支部採取「支部+協會+企業」的合作模式,引導黨員及會員企業轉變經營模式,推動木業經營向精細加工、防腐處理、成品生產等方向提檔升級。

今年以來,莆田全市流動黨員創辦的企業產值同比增長近20%,300多家企業成功進行轉型或產業升級。解決創業就業難題。通過平台發布、品牌運營、技能培訓、結對幫扶等舉措,幫助流動黨員解決創業就業難題。

「共建共享」回饋兩地社會

在主題教育引領下,莆田流動黨員積極參與家鄉和流入地社會服務、公益活動,努力服務民生、回饋社會,共為流出地和流入地愛心助學、扶貧濟困等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活動捐款2000多萬元。

莆田市在駐外黨組織中開展「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爭當新時代流動先鋒」活動,組織流動黨員學習貫徹木蘭溪治理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踐。駐京黨員企業家參與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捐款500萬元栽種「思源林」,傾情呵護莆田人的母親河。

駐西藏拉薩市黨支部書記鄭秋祥牢記黨員身份,先後資助110名孤兒和200多名殘疾人,收養5名單親藏族女孩,成為當地藏民孩子的「好爸爸」,獲評西藏自治區「第六屆道德模範人物」,並被推薦參加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人物評選。

此外,莆田市駐外黨組織還組建了法律援助、醫療救助、義務調解、精準扶貧等100多支黨員志願服務隊,引導流動黨員主動為在外鄉親辦好事、解難事。志願服務隊成立以來,共解決經濟、婚姻等糾紛480多起,開展健康體檢、醫療諮詢8萬多人次,開展幫扶2200多次。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詹薇)

編輯:王 敏 沈 琳 陳恆山 

編審:林雙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sAlIm8BMH2_cNUguVaP.html











童年翻花生

2020-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