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自行車為什麼無法超越鉛酸電動車?

2019-07-15     租點動力

​ 

電動車行業發展到今天,有一個十分突出的矛盾,那就是鉛酸電動車和鋰電車很難融合在一起,雖說都是電動車企業,但彼此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徑。

譬如,鉛酸電動車配套系統已經高度的完善,從電池、塑件(車架及鐵件)、控制器、充電器等所有零部件之間的配套體系已經非常的成熟,產品已經形成系列化、標準化。



一家小企業只要有場地,所有的零部件外購,無需任何的流水線,只須簡單的螺絲刀、木榔頭、扳手等裝配作業工具就可以成為一家「名副其實」的整車企業,直至今日,這樣形式的工廠還大量存在。

也由此造成了行業准入門檻低、競爭度過高的問題。截止到目前,還有上千家企業(其中包括部分沒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



相反,鋰電車企業靠上述那種「螺絲刀+木榔頭」形式建立起來的工廠,產品就要出問題了。雖然鋰電車所有的零部件也可以全部採用外購,但缺乏自己核心的車架設計與製造工藝,就會造成賣不出好價格、甚至賺不到利潤的結果。

儘管鋰電車零部件也實現了市場化配置,但要把所有採購的零部件,搭配形成匹配與高效,其技術與工藝難度要遠遠大於鉛酸電動車。一輛好的鋰電自行車出口到歐美等已開發國家。



零售價在2000-2500美元;但一輛鉛酸電動車只能銷售欠已開發國家的市場,售價基本上在450-600美元,區別就在於工藝製造的細節、電池以及配件的技術差距。

為什麼鉛酸電動車能牢牢占據著如此高的市場份額?關鍵還在於,鉛酸電動車不僅僅在於價格讓普通老百姓能接受,並能夠多次購買;更重要的是,目前的鉛酸電動車的市場維修體現十分的健全、普及、方便與快捷。



在任何一個城市或鄉鎮地區,一旦鉛酸電動車出故障或電源耗盡,通過推車形式,不到10分鐘的路程就可以輕易找到維修店,處理好故障或補充好電源,讓車輛繼續行駛到目的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pJlFW0BJleJMoPMjN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