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家的孩子,更需家長保護內心的敏感脆弱,父母注意自身言行

2019-11-07   蕾媽育兒經

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時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對於孩子的養育更加重視,對於孩子很多家庭都是有求必應,但是其中也有一些窮人的家庭對於孩子的需求不能夠很好的滿足。那麼在這種比較明顯的物質條件對比上,窮人家孩子的父母要怎麼教育孩子正視這種差距呢?

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組圖片,第一張圖片顯示的是孩子背著一隻很「奇怪」的書包,孤零零的站在班級的隊伍外。他的同學都背著嶄新的書包整齊的排著隊伍。這就顯得背著「奇怪」書包的孩子與大家格格不入。

第二張圖片展示的是孩子書包的特寫,原來孩子的書包是用麻袋製作的,密密的針腳可以看出母親對於這個書包是很用心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書包讓孩子覺得很自卑,所以他不敢像其他孩子一樣排在隊伍中,而網友在看過之後紛紛表示:窮人的無奈。

其實在社會生活中有對比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對於心智尚未發育成熟的孩子來說,過早地接受這種經濟上的差距會讓他們有一些難以適應。這就需要父母們給予孩子及時的引導,那麼窮人家的父母究竟要怎樣教育孩子呢?

物質條件可以改變。父母有必要告訴孩子貧窮是暫時的,人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想要一隻嶄新的書包,那麼完全可以通過好好學習來獲得。比起麻袋書包來說自卑才會讓孩子不被接納。

引導孩子少一點攀比之心。越是條件差的家庭,父母更加要注意避免孩子養成過分攀比的心理。時下有很多貧困的家庭,但是卻養出了花錢大手大腳的孩子,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攀比心的影響。

培養孩子恰當的貧窮觀。貧窮只是暫時的,內心的富足也足以掩蓋物質上的貧窮。避免孩子因為家庭條件的不足而產生過分敏感的低自尊情緒。貧窮的家庭也一樣值得擁有溫馨的氛圍。貧窮並不代表對一個人的否定,同樣不能夠決定孩子的未來。儘早地為孩子樹立恰當的貧窮觀,有助於孩子適應和接受生活中的不同。

窮人家孩子的父母更加要注意保護孩子內心敏感脆弱的一部分,所以如果是可以滿足孩子的情況下,儘量讓孩子和其他同學一樣。同時父母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不要讓一種消極的心態影響到孩子,鼓勵孩子努力的改變生活狀態,有助於孩子養成堅毅的品格。

大家對於麻袋書包是怎樣看待的呢?對於孩子的養育問題有哪些好的見解分享呢?

------------------------------

關注【蕾媽育兒經】,了解更多孕期和育兒知識,學會解決親子成長問題和家庭矛盾!若您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也可以私信留言評論,作者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專業的回覆,希望我們可以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