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主題教育落在一線 落在民心所在處

2019-10-31     中國網城鄉中國

10月28日的元謀熱壩,依舊驕陽似火。

在江邊鄉烏東德水電站移民啟憲安置點現場,頭戴安全帽的工人們,頂烈日,戰酷暑,正在緊鑼密鼓進行著水電路網等公建配套設施建設......

「水電移民工作是元謀縣有史以來最大的政治工程和民生工程,我們乾的好不好,做的實不實,人民最有發言權,群眾滿意就是檢驗我們工作的唯一標尺。」隨著元謀縣委書記習雁擲地有聲的話語,元謀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暨工作推進會搬到了水電移民項目一線,搬到了施工現場。

元謀縣以問題導向、實幹導向、民生導向為動力,堅持學習教育在一線、調查研究在一線、檢視問題在一線、整改落實在一線,以群眾獲得感來檢驗主題教育成效,向深處改、向實處干,讓主題教育落到實處、細處,民心所在處。

以基層為課堂,在一線推進學習教育。堅持把基層作為學習教育的「主課堂」,縣委常委班子以上率下,通過個人自學、理論中心組、舉辦讀書班等形式帶動全縣871個基層黨組織11658名黨員把「學習之花」落地生根。利用縣「一館一廊一園一基地兩中心」紅色資源開展「學黨史、學新中國史」黨史黨性教育。為老黨員、流動黨員、「兩新」黨員送學上門,組建117個主題教育宣講團和23個微黨課宣講小組開展初心使命宣講,構建「一十百千」大宣講工作格局,截至10月底,全縣累計開展宣講298場次、參學黨員達24431人次。

以現場為考場,在一線開展調查研究。結合推進元謀「一極兩中心三基地四示範五大園」發展目標,圍繞解決全縣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群眾反映訴求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以直面問題、解決問題作為調研出發點,科學選定529個調研課題,採取隨機、蹲點、專題調研等方式,深入脫貧攻堅、水電移民、項目施工的基層一線開展調研,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具體行動。

以問題為考卷,在一線深入檢視問題。 聚焦問題、直面矛盾,在基層聽意見、從一線找問題,形成了4個方面60個突出問題清單。根據「1+9」專項整治工作要求,梳理出9個方面143個專項整治突出問題,制定197條整改措施,建立問題清單、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分類處置、綜合施策,通過明責、定人、定時限,全力推動專項整治工作紮實開展。

以群眾為考官,在一線抓好整改落實。堅持突出問題導向,抓實邊學邊查邊改,能立行立改的馬上改、需長期整改的建章立制改。針對群眾關心的移民子女就學難問題,結合烏東德水電站建設移民搬遷安置,籌措資金11041.47萬元,規劃新建江邊中學,元馬小學、甘塘小學、機關幼兒園、甘塘幼兒園,保障1442人移民學生第一時間入學就讀;著力解決元馬小學上下學期間交通擁堵問題;針對行路難問題,羊街鎮對通鄉道路進行改直、拓寬、修補建設。涼山鄉爭取資金100萬元對大涼路進行修繕,整治安全隱患,協調恢復了縣城至涼山公交車運營,方便群眾出行;針對飲水難問題,新華鄉爭取項目資金272.55萬元,對集鎮供水未覆蓋的10個村組和兩所學校實施管網延伸工程,解決4219名群眾師生飲水困難;針對就醫繳費難問題,縣人民醫院明確專人負責,調配收費人員,在患者就診高峰期開通2-5個門診收費窗口,優化付費流程和方式;採取 「五統一」市場管理機制,著力解決全縣果蔬交易秩序不規範的問題;創新「4+2」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有效化解矛盾糾紛2798件,化解率高達99.39%,幫助移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424件。

以民生為答卷,在一線推動跨越發展。把主題教育與抓穩增長工作結合起來、與打好「3+3」攻堅戰結合起來、與「六個年」「五個一批」工作和「十個一」警示教育結合起來、與「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大比拼結合起來、與改善民生福祉結合起來,以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實績檢驗主題教育成效。 8月被省政府命名為以蔬菜產業為主導的「一縣一業」示範縣; 9月黃瓜園鎮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以青棗為主導的「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元謀洋蔥、有機甜玉米、牛蒡、鮮食葡萄4個產品被評定雲南省2019年綠色食品「十大名品」,成為全省獲得「十大名品」個數最多的縣市。在水電移民、脫貧攻堅、重大項目攻堅工作中,縣委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挂帥,有77名處級幹部和晉升副處級職級幹部到項目一線任指揮長、副指揮長,烏東德水電站1.2萬名移民10月底全部搬離庫區併入住新居,實現了水電移民工作「搬得出、穩得住」的目標任務。(元謀縣 陳國宏 段衛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i8QI24BMH2_cNUgR5T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