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近半年,經歷了一場波及全國的疫情,今年的618如期來臨。對於這場上半年零售行業最熱鬧的消費盛典,平台和商家都給予了厚望。為打好「回血之戰」,各大頭部玩家紛紛使出渾身解數,阿里京東強勢推動直播業務,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台也鏖戰入局,一時間,整個戰場硝煙四起,各種玩法眼花繚亂,危機之下,困境和機遇並存,與往年相比,今年618有哪些最新狀況?
緊抓時機 去庫存大戰拉開序幕
首先,今年上半年一大批商家面臨的典型問題是庫存壓力。
一場疫情為各行各業按下了緊急暫停鍵,實體經濟受創,進出口貿易大幅下滑,以服裝行業為例,年前充足的備貨因為疫情變成「燙手山芋」,庫存消化不了,就無法回籠資金,加上服飾行業特殊的季節性,春裝錯過了旺銷期,滯銷成必然,工廠開工不及時,夏裝供應就會出問題,一系列連鎖反應之下,積壓的庫存成為復工路上最大的「絆腳石」,為儘快回籠資金,渡過危機,轉線上是必然之路,618自然成為各大商家清庫存、促發展的最佳時機。
直播成為所有商家標配
作為今年最大的亮點,直播在各大平台幾乎都是「C位」出鏡。
抖音不再滿足於為電商平台導流,終於親自下場。快手聯合京東,將各自優勢最大化。因此,今年的618不再是阿里京東拼多多的三角戲,五方混戰之下,電商直播成最大熱門,競爭將比往年更精彩。薇婭、李佳琦等頭部主播吸引全民目光,明星集體當主播不斷創紀錄,企業大佬也紛紛開始下場直播帶貨。
此外,電商平台也出台了一系列商家扶持計劃,鼓勵對直播感興趣的商家積極探索新業務。有商家透露,一些平台上洗護、美妝等類目的商家收到官方要求開通店播的通知,規定「店鋪一周至少開播3場」。對於品牌而言,合作頭部網紅帶貨的成本越來越高,而藉助平台對直播的流量扶持發展店播更有利於商家沉澱和運營粉絲,也方便控制好投入產出比。
主流電商流量承壓 站外引流成趨勢
整體來看,今年「站外引流、站內成交」成618主流玩法。
電商平台的公域流量獲取成本越來越高,很多商家都開始注重新媒體渠道的投放,無論是正在進行中的618還是下半年的雙11,今年整個電商行業的核心都聚焦在如何在站外平台做好流量布局,從而提升在整個天貓、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的轉化效率。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這些新流量平台的玩法吸引了越來越多商家的注意,押注站外,利用短視頻直播實現高效引流成為今年的核心玩法。
同時,疫情也讓更多商家開始重視社群運營,通過「產品+服務」提升用戶運營,維護好用戶關係,為自己蓄水養魚,而不再是僅僅依靠電商平台的公域流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更高轉化的背後往往意味著更高的成本投入,商家在傳統流量平台投入的流量成本可能占比20%-30%,但在新流量平台可能占到30%以上,增加投放成本是提升轉化效果的重要原因。
「報復性消費」希望渺茫 低客單價的產品恢復強勁
疫情之後消費能力整體有所下滑,從近一個月的行業大盤趨勢來看,相比2019年同期,訪客數大幅增長,但加購人數下降,消費者只看不買,消費嚴重疲軟。目前來看,此次618,低客單價的產品恢復強勁,而高客單價的產品表現不盡如人意。
「如果一直沒有收入,你的錢能支撐多久?」這是疫情期間社交網絡上熱議的一個話題。疫情的持續,讓相當一部分人群收入明顯降低,「報復性消費」成了一句過於美好的空話,反倒是報復性賺錢/存錢來了,高端護膚品、奢侈品等產品的銷量大幅跳水,家居、汽車、服飾等用品也經歷了不同程度的銷量下滑,疫情帶動了家庭清潔產品、醫藥、食品飲料、日用等品類的市場,在現金流吃緊的情況下,每一分錢的開銷都無限趨向物品的本來價值。
總而言之,今年挑戰更多、競爭更猛,但618依舊成為疫情後最大的消費爆發點,多個品牌實現爆發性增長,商業勢能持續釋放,商業模式持續變革,也許以後當我們回望這一年時,如同非典一樣,新冠疫情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國的零售行業競爭格局。
最後祝各位商家大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gCCxHIBnkjnB-0zaIO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