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梁靜茹在專輯分享會上承認已經離婚。
面對外界傳言,她回應道:「謝謝大家這陣子的關心,我都收到了大家心中的疑問,我跟趙先生已簽完了離婚協議書,有些程序還沒完畢。」
在新歌分享會上,當她唱到《慢熱》的時候,唱著唱著,突然轉過身去抹淚,漸漸地,開始掩面痛哭。
妝都花了,只能補完妝再登台,面對台下關心她的粉絲,她解釋說:「我只是被歌詞感動。」
那個曾經青澀地唱著《勇氣》的女孩,如今卻要堅強地站在台上,強裝平靜地公布自己離婚的消息。
9年婚姻,終於還是散了。原本不想展現自己的脆弱,可她終究還是沒能撐過這一刻。
兜兜轉轉那麼多年,忽然轉身說分手,再如何堅強,又怎能當做無事發生?此時此刻,我內心感慨萬千:我們一直聽著梁靜茹的情歌,接受治癒,如今她卻無法治癒自己。醫人難自醫,何嘗不是另一種痛楚。
但或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揮別錯的,才能去擁抱對的。
愛真的需要勇氣,同樣,離開也是如此。
01
多數人認識梁靜茹,應該是從那一首《勇氣》開始。「愛真的需要勇氣,去面對流言蜚語……」
那時的梁靜茹,扎著一個馬尾辮,一副青澀純真的模樣。她用清澈的歌聲告訴青春懵懂的我們:愛,是一腔孤勇的追尋。
很多人因為這首歌喜歡上樑靜茹,又因為其他的歌,更加欣賞她。
她的《暖暖的》、《我喜歡》,充滿了對愛情的憧憬;那一首《給未來的自己》,無比治癒,
她告訴大家:就算失業、失戀、面臨困境,也要對生活充滿希望;
而在《情歌》里,她唱到:「一整個宇宙,換一顆紅豆。」卻又在《會呼吸的痛》里,把感情的撕裂表達得那麼透徹:
想念是會呼吸的痛,
它活在我身上所有角落。
哼你愛的歌會痛,
看你的信會痛,
連沉默也痛…
從遇見,到眷戀,從想念,到割捨,從幸福,到告別……這是一條曲折的情路,它的盡頭通向成熟。
但每時每刻,她都在告訴你:永遠不要失去對生活的熱愛。
2010年2月,梁靜茹與趙元同舉辦了婚禮,
在婚禮上,她數度哽咽,滿臉幸福地說:「謝謝你,讓我成為更好的人。」
而趙元同也回應道:「謝謝你成為我的另一半,讓我完整了生命。
結婚以後,梁靜茹漸漸把中心轉向了家庭。當年聽著她的歌漸漸長大的我們,如果沒有聽到突然而來的消息,或許依舊會一直默默祝福著她。
可是,匆匆9年,一轉身,她在台前唱了那首《慢冷》:
牽你手,若無其事牽你手,
你像被動的木偶,
多狠多讓人厭惡的劇透,
怎麼先熾熱的卻先變冷了,
慢熱的卻停不了,
還在沸騰著,
看時光任性快跑,
隨意就轉折,
慢冷的人啊 會自我折磨……
婚姻不是童話,現實從來殘酷,曾經以為可以天長地久的愛情,最後終究還是成了一地雞毛。
梁靜茹曾唱過恩師李宗盛寫的歌,《問》,裡面有這樣一句歌詞:「如果女人,總是等到夜深,無悔付出青春,他就會對你真……」
可事實往往並非如此,有些人終究只是過客。
唱了20年的情歌,相信這一次,梁靜茹也可以很好地去面對。
因為,喜歡並沒有錯,但有時候卻是為了青澀的青春買單;放棄並沒有錯,它可能只是為了走向成熟;
這一生中,離別並沒有錯,沉澱最真的感情,會永遠留下來。
與其自怨自艾,不如勇敢地面對未來。就像《分手快樂》里唱得那樣:「沒人能把誰的幸福沒收, 你發誓你會活得有笑容。」
02
2019年7月28日,文章和馬伊利官宣離婚。
文章說:「吾愛伊利,同行半路,一別兩寬,餘生漫漫,依然親情守候。」
馬伊利說:「你我深愛過,努力過,彼此成就過,此情有憾,然無對錯。往後,各生歡喜。」那一刻,她們的婚姻畫上了句號。
從相愛到結婚,他們打破了認知,彼此相依;
從婚姻到出軌,馬伊利依舊選擇堅守,為了家庭,為了孩子。
從文章出軌後,她們的婚姻依舊維持了5年,這5年,她們也曾歡聲笑語,也曾恩愛相擁,可是,出軌帶給彼此傷害的印記卻再也難以泯滅。
彼此的猜疑、不信任,讓曾經美好的愛情變得畸形。曾經的文章哭著求馬伊利原諒,
馬伊利說:「且行且珍惜。」可是漸漸地她發現,她失去了自我,陷在婚姻的泥潭裡無法自拔。
她用了5年的時間,看清了婚姻的真相,一段好的婚姻,不是妥協到沒有了自己,不是忍讓到放棄了原則,而應該是彼此成就,相互成長。
看清真相的馬伊利,完成了蛻變,她成為了一個更好的演員,更美的媽媽,也做了最好的自己。分手快樂,放過自己,才會真正的快樂。
朋友圈曾有個姑娘,發了這樣一條消息:「他出軌了,我原諒了,可每次吵架我都會想起他的不忠,就算他沒再犯過,我也不再相信他了。」
這就是出軌選擇原諒的後遺症。要知道,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一旦堆積起來,就很難磨平。
所以,當有人問我:「一個人背叛了自己,該怎麼做?」
我都會告訴她:「像毛曉彤一樣,體面的離開。」當初毛曉彤撞到男友陳翔和江鎧同在家的時候,她沒哭沒鬧沒留戀,而是迅速離開,根據當時狗仔拍的視頻顯示,從毛曉彤回家撞到男友出軌,到搬離公寓前前後後不到4個小時,
她跟朋友說:「你一會兒來接我吧,東西我不要了。」這是一種決絕,更是一種堅定。你若無情我便休,不想再與你有任何瓜葛。我可以愛得勇敢,但絕不愛得卑微。
所以說,該結束的感情,就讓它結束吧,你難受猜疑睡不著吃不下,折磨的是自己,對於傷害你的那個人也別置氣,祝福彼此都能過得好,也算是對他的名字在你生命里霸占好多年的謝意,只是你明白,你會努力笑,努力生活,努力把他甩在身後,然後優雅地忘記他,願對方安好,願你可以放下。
很多時候,小孩子會更快樂,因為他們只分對錯。
成年人總是焦慮,因為他們還需要權衡利弊。從愛情,到婚姻,即是從花前月下,到柴米油鹽。以浪漫的相遇開始,但總歸要明白,婚姻多數時候並不浪漫。能夠經受得住從絢爛多彩到歸於平淡的愛情,才能永葆青春。
03
東野圭吾說:「曾經擁有的東西失去了,並不代表就會回到原來沒有那種東西的時候。」這句話讓我想到了奶茶——劉若英。
從《為愛痴狂》到《後來》,劉若英的歲月,與她的歌曲息息相關。
當她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遇到了陳昇。不知道是命中注定,還是機緣巧合,陳昇成為了她的師傅。
他教她唱歌,傳授給她舞台經驗,他看到了她的才華,陪伴著她成長。奶茶之所以叫奶茶,是陳昇在她出道時給她取的。
陳昇告訴她:「你就像一杯奶茶。雖然沒有紅酒的高貴、典雅,沒有咖啡的精緻、摩登,卻自有一種溫潤、香濃。」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小姑娘喜歡上了這個男人,而這個男人呢,似乎也對她暗生情愫。當劉若英第一次開演唱會的時候,從來狂放不羈的陳昇穿著西裝出現。
「你不是說不來。」
「我就為你穿一次西裝。」
她偷偷地笑著,臉上滿是掩蓋不住的幸福感。
可是,他們終究不能在一起。她知道,現實與愛情,終究隔著一道門,不能打開,所以只在門外徘徊。陳昇當然也明白劉若英的心意,但既然踏入婚姻,就必然守住那份責任。
所以,當陳昇後來被問到,是否喜歡劉若英的時候,他說:「我當然喜歡她,否則我為什麼為她做這麼多事情。可是你有沒有放過風箏?現在她像風箏,不知已經飄到什麼地方?」
聽到這話的劉若英哭了:「可是那根線並沒有斷,它還在你手上啊。就算我掉下來了,你可以拉著那個線,我就會回來。」
可終究,她們的線沒有連在一起。
如今的劉若英已經為人妻,為人母,
後來的她終於明白:「分開,是為了更好的開始。」就像在雲音樂《後來》下面評論說的一樣:「慢慢大家會明白的,無法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其實是人生的常態。」
04
人生最好的三個詞是:「久別重逢,失而復得,虛驚一場。」卻唯獨沒有一個詞叫「和好如初」,可見,和好容易,如初多難啊。
愛情和婚姻,有太多難以預料的結局。或以悲傷寥寥收場,或執子之手,共度餘生。可不管怎樣,我們都要學會做最好的自己。
從《勇氣》到《分手快樂》,有多少人沒有經得住勇氣的考驗而分手,這輩子我們都會愛上那麼一個人,是他,讓你體會了什麼叫愛、什麼叫痛,你以為他會是你心頭再也繞不過去的坎,但其實,一切都會過去的。
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人離開了哪個人就過不好這一生。就像《無聲告白》里說的:「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