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太刻意追求的東西,只會離你越來越遠。
01
一個人不要刻意去求財,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財自然也就來了。
「名利」這些東西不要刻意去找它,要等著它來找你。
就好像有這樣一句話:不要去追一匹野馬,當你種滿一片草原的時候,馬自然會過來。
其實人生的才也是如此,很多人費盡心機的去追求一些東西,不但無法完成,反而讓自己自己遭受災禍,而有一些人卻在無心之間,引導自己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獲得了自己想要的事物。
世界萬物的玄機,是非常高深而且無限的,而我們的認知卻是有限的。
在我們的認知層面,只是主觀的去追逐客觀的財富,這是不切實際的,只有順應自然,才能有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驚喜。
有一個人問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就說:「你苦心經營那麼多年,有了今天的成就,對於您來說,成功的方法是什麼?」
這個時候這個企業家就說:「成功是因為我沒有想著去成功。」
很多人聽了這個回答的時候都是一頭霧水,感覺特別詫異,這一個回答在很多人看來似乎都有一些裝X的體現,但是世間萬物的規律,正是存在於這一句話之中。
這個企業家就說:「我沒有想著去成功,至少不是每天把心思全部放在成功上,我想的是每天要把事情怎麼樣才能做好。」
如果一個人每天都是想著功名利祿,想著成功,那麼他就會喪失專注的一個精神,而且一個人太過於功利化的時候,會模糊了他對於客觀世界的認知。
就好像太過於功利化的人,總是太過於小氣,一個人沒有舍就沒有得,在與人相處的關係上,你成天想著財只進不出,那麼你怎麼能夠成功呢?
「財」是需要流動的,有進有出,才更合理。
一個人整天想著「要發財」「要成名」,那麼當他背負著太多的慾望時,言行必然會有失偏頗,太過於功利化,包括他做事的方式也是總是帶著目的去做,這樣的人只會離成功越來越遠。
反觀一個人,如果他沒有想著去成功的時候,內心是一種淳樸,在道家思想中,這也是我們所說的無為的境界和狀態。
02
無為而無不為,你才能發揮應有的能力。
有心栽樹樹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多少人的無心之為,讓他們更加安穩的去專注於當下的事物之中,才會收穫意料之外的驚喜。
國學智慧《菜根譚》之中說:
貞士無心徼福,天即就無心處牖其衷;險人著意避禍,天即就著意處奪其魄。可見天之機權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堅守志節的人雖然並沒有用心去求取福分,可是上天會在無意之間引導他完成自己的心愿。一個陰險的人雖然刻意的去躲避災禍的懲罰,可是上天卻總會讓他在刻意逃避的時候喪失元氣。由此可見,上天運用的玄妙手段神奇莫測,凡人的智慧再高明又有什麼用。
世間萬物是圍繞著客觀的規律去演變和存在的,而我們主觀的認知想改變任何事情都是徒勞,所以說個人主觀的智慧再高明也又該如何,反而會因為自身的愚昧而自食其果。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梓慶用木頭製作鐻,做完之後,很多人都驚嘆這是鬼斧神工的境界。
魯候看見之後就問他:「你是用什麼道術做成的?」
梓慶說:「我是一個工匠,也沒什麼道術,但是有一點,我在做鐻之前,平心靜氣,齋戒三天,沒有功名利祿之心,沒有是非好物之情。齋戒七天,木然不動,忘卻了自己的外在形體,專注於精義之間。走進山林,觀察禽獸的形貌,在完整的放在架上,然後著手雕刻,就這樣製作的東西就被稱為鬼斧神工。」
任何一個事情,當你摒棄自我外物,達到忘我的時候,才是自然天成的境界,一切能夠恢復到天然,保持一種淳樸,這種境界才是無與倫比的鬼斧神工,做成的事物才有異於俗物的境界。
所以說專注於當下的事物當中,忽略你所追求的那一份功利心,一切自有意外的收穫。
文|國學書舍
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