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經營和擴展中難免會出現資金緊張的情況。因此在面對困境時,對外融資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企業解決問題的重要渠道。企業融資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向銀行貸款,比如向其他企業借款,當然也有很多企業選擇向個人借款。那麼企業向個人借款是否合法,又該進行怎樣的處理呢?
個人借款是否合法
《關於審理借貸案件意見》第六條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也就是說,在國家規定範圍內,個人借款是可以適當提高利率的。這也變相的說明了國家對於企業向個人借款的情況,是給予支持的。
合同的簽訂細節
一般情況下,企業只要需要融資,那麼款項都不是小數目。因此企業向個人借款,可不像平日裡我們打個借條就可以順利完成的。為了明確債權債務關係,並且方便審查,簽訂個人借款合同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流程。合同簽訂需要嚴謹,除了明確借款期限和借款利息外,借款合同中還必須註明借款的用途——必須是用於公司正常經營。只有這樣才能體現企業與個人借貸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這也是利息費用能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最基本前提。
個人借款的帳務處理
一旦企業向個人進行融資,企業需要將之確認為債務。在這裡需要注意一點,我們所說的「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主要是指企業向金融機構融資用到的科目。而企業向個人融資,我們一般記為「其他應付款」。因此個人借款帳務處理如下:
1.企業向個人借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付款——個人借款
2.企業向個人還款時:
借:其他應付款——個人借款
貸:銀行存款
以上就是個人借款帳務處理以及流程,另外在進行入帳處理時,一定要注意科目的運用問題。
在這裡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頭條號,私信【學習】即可免費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