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啊搖籃》還是沒能摘掉海清「國民媳婦」的稱號

2021-05-06     娛樂磚家的後院

原標題:可惜了,《啊搖籃》還是沒能摘掉海清「國民媳婦」的稱號

電視劇《啊搖籃》在各大衛視首播兩集後,便迎來了不少來自觀眾的認可和好評。該劇由海清、李澤鋒、周也等人主演,講述了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眾多革命工作者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為保護紅色後代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革命經歷。

與其他飽受詬病的「抗戰神劇」不同,《啊搖籃》在第一集中就最大限度的還原了真實的西北風貌,人文特徵以及充滿年代質感的服化道。這無疑是預示著國產劇正在崛起,同時也讓觀眾們感受到革命先烈在那個年代的艱辛。

可從已播出的兩集來看,海清飾演的丑子岡一角似乎成了劇中的最大bug。當然,這個鍋不該海清一個人來背,因為《啊搖籃》對丑子岡這個角色進行了較大的改動,並沒有完全還原歷史原型。

傅連暲和丑子岡(右)

在歷史記載中,丑子岡去延安之前,丈夫就已經為革命捐軀了。之後丑子岡便帶著自己未成年的孩子,駐紮在延安那樣的艱苦環境中為保育院辛勞付出,把自己的一切都無私奉獻給了孩子們。

而《啊搖籃》中改編後的丑子岡不僅有一個還在參加革命工作的丈夫,還以孕婦的形象示人。雖然不清楚劇組做出這樣的改動是為了什麼,但顯然以海清的演技,她沒能駕馭得了丑子岡這個角色。

海清的演技與角色的不適配,在和其他角色有對手戲時尤為明顯。就拿丑子岡最鮮明的性格特徵來說,從丑子岡和丈夫張靜平的對話就可以看出來,丑子岡的文化程度並不高,連一兩個成語都說的磕磕絆絆。

她為人處世的風格也相當武斷,都和張靜平結了婚有了孩子,還不知道張靜平是否是自己丈夫的化名。可就這麼一個無論在大事小事上都犯糊塗的人,在為了上抗大而展示出的精明確實不符合人物設定的。

比如,丑子岡在和試圖阻止自己上抗大的張靜平據理力爭的時候,不夠潑辣,嬌嗔過了頭,最後還是通過撒嬌和示弱引起了張靜平的愧疚,換來上抗大的機會。

再比如,她在訓斥唐素素不該拿照片騙人,更不該倒掉小米飯的時候,總有一種她在教訓《小歡喜》里的方一凡即視感。

在這裡我們不妨做個大膽猜測,《啊搖籃》如果是為了配合海清套路化的演技,才對丑子岡這個角色進行了大幅度的改動,那麼一切就都說得通了。畢竟縱觀整個娛樂圈,還沒有人能夠比海清更適合「國民媳婦」這個稱號。

可海清要是也因為這麼想的,才接下這個角色,那麼就太可惜了。

「國民媳婦」相對於現在的海清而言,與其說是一種嘉獎,不如說更像是一個「枷鎖」,既讓她在這些年裡一直無法突破自己,總是在飾演同類型的角色,也讓觀眾產生了視覺疲勞,覺得她演什麼都是一個樣。

還有網友曾拿海清和姚晨做過對比,雖然姚晨出道至今深入人心的角色並不多,但她和海清相比,塑造過的角色要更多樣化,為觀眾呈現出了一個演員的可塑性和多面性。

反觀海清或許因為本色出演比較輕鬆也比較自然,才讓自己長期待在舒適區里,壓根就沒有想要嘗試突破。試想,讓海清去挑戰姚晨曾經飾演過的任何一個角色,她能做到讓觀眾不出戲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所以不是觀眾和導演沒有給海清機會,而是她這麼多年一直沉迷於同類型角色無法自拔,沒有拿出強而有力的作品來說服大家自己可以詮釋好媽媽、媳婦之外的角色。

總的來說,因為片方對丑子岡這個角色的改動,讓海清無法和過去飾演過的媽媽、兒媳這些角色脫離,包括她在說台詞時聲音尖銳,語速過快,略顯聒噪的毛病都如出一轍。也因為海清這些年飾演的角色過於單一,所以丑子岡性格里的潑辣、雷厲風行,在海清的詮釋下都像是刻意塑造出來的,並非渾然天成。

更可惜的是對於海清來說,沒有把丑子岡這個角色塑造好,不過是職業生涯中的一點小小的失誤;但對於觀眾來說,因為海清差強人意的演技,不能對獻身於保育工作的丑子岡同志有更深刻全面的了解,實在是一種莫大的遺憾。

(原創作者:洪興二郭頭;娛樂磚家的後院 我們正在努力接近真相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QRpP3kB9wjdwRpvIm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