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詛咒」讓孩子焦慮,痛苦,不幸,心理諮詢師三個方法解決

2019-05-13     三寶美媽

語言的力量有多大?

前一段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泰國的父親跟兒子發生爭吵,他憤怒的喊道讓孩子去死,沒想到孩子真的開槍自殺了!

這位父親不相信還順手打了孩子一巴掌,當孩子因為著一巴掌到在了地上的時候,這位父親崩潰了!

生活中,您是否也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呢?

有朋友可能說這不過是情緒激動之下所導致的,哪能那個孩子都這樣呢?

我的一個來訪者,她的母親最愛說的話是:

「你別聽我的話,你這樣下去怎麼可能嫁的出去?」

「看著吧,你再繼續任性下去,不幸就會降臨的!」

「你怎麼這麼笨啊,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沒出息死了!」

這個孩子現在確實很沒出息!

有一份在外人看來非常好的工作,穩定,工資高,但是她時刻焦慮,覺得自己無法勝任,生怕出錯。

領導的臉色一變就覺得領導要傷害自己,或者覺得同事對自己有意見。

被人誇獎一句,可以開心的一天找不到北。被人說一句,可以擔憂、焦慮一星期。

現在都35歲了,還沒有結婚!

中間談了不少對象,幾乎是談一個跑一個,就沒有一個能進行到談婚論嫁的地步!

我的另外一個來訪者,高中生,屬於班級的前十名,考試焦慮,一遇到事情就說:「媽媽,我太笨了!」

我開玩笑的說:「難道你媽小時候老說你笨啊!」

一邊的媽媽開口說道:「他小時候我確實經常這樣說,哪知道他會記在心裡,真的覺得自己比別人笨,自己智商低呢?」

其實他的智商並不比其他同學低,只是從小接受了媽媽的暗示,認為自己是個笨孩子而已。

您還覺得那些負面的話,可以隨便說出口嗎?

母親的詛咒是如何應驗的?

相信沒有一個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

我那位成年來訪者,她是家中獨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媽媽很擔心她上當受騙,迫切的希望她能幸福快樂。

所以當叮囑的話變成了嘮叨,擔心的語言變成了牢騷,她女兒的人生真的在她口中實現了。

語言是怎麼有這麼大力量的呢?

心理學家庫利指出,人們通過觀察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而形成了自我的概念,這就像人們可以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面容,身材和服飾一樣。這就是心理學中的「鏡像效應」。

每個人對於別人來都說猶如一面鏡子,孩子把父母的評價看的尤為重要。所以當媽媽說孩子笨,不會獲得幸福的時候,他們就把語言當成了真實性的預言,他們在鏡子中看到的就是不幸,笨拙的自己。他們有意無意的認同了媽媽的評價,最終活成了媽媽口中的樣子。

母親的詛咒會給孩子帶來那些危害?

被稱為日本第一了解女性心理的男性心理學家五百田達成在他的《完美母女關係的秘密》一書中寫道:

母親的詛咒會讓女兒喪失自信,害怕選擇,甚至難以向前踏出一步,會讓女兒過分在意周圍人的看法,情緒不穩定,很容易被控制欲強且不誠實的男人糾纏,甚至愛上有婦之夫。

母親負面,嘮叨的習慣很可能會毀了女兒的一輩子。那麼我們要如何打破母親的詛咒呢?

五百田達成在多年進行心理諮詢工作的過程中,給我們總結出了三個方法:

1、冷靜思考母親的勸告,自己為自己負責

沒有那個母親想要害自己的孩子,他們恰恰是因為擔心和過於愛自己的孩子,所以才會對孩子有諸多的約束和建議。

而很多孩子之所以選擇對母親的勸告言聽計從,並不是真的認同母親的建議,而是不自覺的希望生活在母親的庇護中,畢竟只要自己不做決定,就可以不承擔責任。「聽媽媽的話」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一旦出現錯誤,還可以說:「都是媽媽讓我做的!」責任推得乾乾淨淨的!可問題是最終生活不好的惡果還要自己吃!

我曾經的一個來訪者婚姻不幸福,不停的抱怨當初是自己母親給自己選擇了當下的結婚對象,可是她忘記了,當時點頭的是她,要和別人結婚,過一輩子的也是她。此時再說都怪媽媽不好,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畢竟所有的苦果還是需要自己咽下去的!

所以對於母親的建議,冷靜思考合適的可以參考,存疑的,那就不用聽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身體,自己負責。

反正不論誰去做選擇,都會有失敗的風險,自己選擇,自己承擔責任,自己收拾殘局即可!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別人為你收拾殘局的事情,又何必推卸責任呢?

媽媽的「詛咒」讓孩子焦慮,痛苦,不幸,心理諮詢師三個方法解決

2、不讓原生家庭背鍋

因為和媽媽關係不好,才會這樣的!

因為我原生家庭不好,所以才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

無法和男性順利交往,是因為父母沒有給我好的榜樣------

很多人在自己活得不夠好的時候,都容易把原生家庭扯出來背鍋,我們確實無法選擇原生家庭,可是所有原生家庭不太好的孩子都過的不好嗎?

孫儷,演娘娘的哪一位,她來自離異家庭,但是她的小家經營的不好嗎?她和鄧超的婚姻在娛樂圈都快成標杆了!

與其讓原生家庭背鍋不如問問自己,在當下我能控制的事情是那些事情,我希望自己有一個什麼樣的人生,過什麼樣的生活,然後把原生家庭的鍋放下,試著向前踏出自己的一步!

3、參考其他家庭或者小說中的世界

我經常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當我們角色轉換,自己成為了孩子,而我們的父母沒有給我們榜樣的時候,我們真的就不能幸福了嗎?

我的一個來訪者,他的家族中不是婚外情,就是離婚。他父母的婚姻也很差勁,他曾經一度覺得自己不會結婚,因為他看不到婚姻的希望。

我請他去看看周圍人的婚姻,然後他告訴我說,他叔叔離婚了,現在孩子跟著嬸嬸,叔叔不付生活費,不看孩子。他的姨媽則跟一個比自己大十多歲的男人跑了。自己父母老是打架,他們家就沒有清靜的時候。這樣的環境讓他窒息,他怎麼可能想要結婚。

然後我請他去看自己同學,同事,並且去小說,影視作品中找積極的婚姻,一段時間之後他告訴我說他準備向自己暗戀的女孩表白了。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黑暗,但是依然有星光閃耀,如果人只盯著黑暗,確實找不到幸福,我決定看向星光,走向幸福。」這是他離開諮詢室時的原話!

很多時候,當我們處於一個環境中的時候,我們很難發現不一樣的案例,比如一個家庭可能會有一些類似於遺傳的問題。但是當我們著眼更大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就容易看到希望了!

母親的詛咒只是她的無心之失,我們才是決定這個詛咒是否起效的關鍵,努力的為自己承擔責任,邁出自己的一步吧!讓詛咒失效,讓自己幸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OCbAWwBmyVoG_1ZoEk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