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O UI系統測評:脫胎未換骨

2020-04-03     專門網

作為vivo的子品牌,iQOO一經推出就瞄準了國內性能機市場,其發布的每代機型在主要配置上也是十分強悍,但光有配置還不夠,還需輔以流暢、功能強大的系統。雖然國內所謂的系統都是基於安卓10定製,但各家有各家的特點,比如MIUI的面面俱到,氫OS的極度簡潔。而iQOO在早先並沒有屬於自己的系統,使用的依然是vivo定製的Funtouch OS,後來根據自己的品牌定位,從Funtouch OS搖身一變,叫做iQOO Monste UI,意指其如怪獸般強悍,而最近,由於iQOO Monster UI叫起來太拗口,經過投票,乾脆將象徵性的「怪獸」去掉,直接品牌名加UI,最後便成了iQOO UI,並隨著iQOO 3一同發布。雖然經歷了幾次改變,但在對iQOO UI體驗之時,iQOO UI底層仍有Funtouch OS的影子,並且保留了Funtouch OS的痼疾,只是在介面外觀上初具自己的風格。下面,跟隨我們一起來體驗全新的iQOO UI。

體驗機型及系統版本

本次體驗機型為iQOO 3 5G,對應的系統版本為基於安卓10的iQOO UI PD1955C_A_1.13.16。

桌面

桌面是系統最直觀的呈現部分,在這一部分中,我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系統介面的設計邏輯。

  • 主題

通常來說,系統主題主要包括圖標、壁紙、字體三個部分。在桌面圖標設計上,iQOO宣稱用極簡的方式去表達圖標的含義,平衡形式與功能的最優表達。在體驗過程中,雖然沒有讓人感覺到很特別,但極簡的設計、簡單的線條還是能讓人賞心悅目,只是不規則圖標設計對強迫症來說並不友好。在壁紙設計上,iQOO UI默認是動態的岩漿流動的壁紙,官方宣稱是探索大自然更驚奇的視覺體驗和更震撼的能量源,這也契合了iQOO品牌生而強悍的調性,但看久了依然會覺得視覺疲勞,不如簡約的壁紙來的更養眼一些。在字體調節上,它與MIUI一樣,也支持字體字重的無極調節,雖然對我來說很少會對字體進行設置,但有總比沒有好。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到,iQOO UI有著數量豐富的主題商店可供更換個性主題,但我們也不難發現這個主題商店只是Funtouch OS上的換殼,裡面的主題大多呈現非主流風格,這與iQOO極客的品牌定位明顯背道而馳。

  • 動畫

iQOO UI特意為其系統動畫採用了Spring Engine物理動效引擎,其遵循胡克定律和拋物線原理,通過對現實世界中的複雜現象作抽象模擬,將真實的物體運動感受帶入到動效設計中,根據用戶每一次滑動的方向和力度,動態計算偏移角度,還原運動軌跡與速度。聽起來似乎高大上,在實際操作中與其他UI差別不大,仔細看可能會感覺到它的應用打開和關閉更跳躍一些,順滑程度保持了旗艦機該有的水平,但跟手度有待商榷,體驗過程中,偶爾會出現從底部向上滑動想進入多任務介面而無反應的情況。

  • 動效

動效設計是iQOO UI著重宣傳的地方,全新的動效帶來更強烈的視覺效果。而在系統設置中,iQOO UI也是在能用動效的地方不遺餘力的設計各種動效。除了常見的指紋識別、充電動畫等,iQOO UI還在觸屏、氛圍光、亮滅屏等處有多種動效可供選擇,簡直到了面面俱到的地步。


從觀感上說,這些動效確實能給人炫酷的感覺,而根據iQOO品牌定位,其受眾更多的是那些喜歡折騰、熱愛潮酷的年輕人,所以iQOO作此設計明顯是為了迎合這部分人的喜好。這部分也是區別於Funtoch OS的地方,而這些炫酷的動效也是契合了自己極客的品牌定位,因此從介面上來說,iQOO UI已經有了自己的風格。

功能

功能是體現系統操作邏輯的部分,在系統功能設置中,我們能感受到手機廠商是否用心。

  • 導航手勢

屏下指紋的出現讓智慧型手機完全進入了全面屏時代,全屏手勢也成為了主要的操控方式。大體上,基於安卓的UI都遵循滑動左右邊緣返回上一級、底部向上滑動回到桌面以及底部邊緣向上滑動停留幾秒進入多任務的操作邏輯。但各家定製UI又有細微差別,主要體現在返回手勢上,在MIUI中,螢幕邊緣往內滑動並停留幾秒是切換應用,而且iQOO UI中,同樣的手勢操作則是快速打開應用,當然這些應用可以設置,但最多打開五個應用。對我來說,添加這樣的手勢操作沒有實際意義,甚至覺得有些多此一舉。

多任務介面,iQOO UI承襲了原生安卓設計,採用了畫廊形式顯示,這種模式相對更美觀、優雅一些。而我們進入多任務介面的目的無非有兩個:一是切換打開的應用,二是一鍵清理後台。而在後台清理方面,不知是iQOO UI有意為之,還是系統BUG未及時解決,在體驗過程中,我發現兩個小問題。首先,在一鍵清理後台後快速打開應用,會出現應用閃退的情況,我的猜想是後台清理機制滯後,在點擊一鍵清理後系統可能需要時間來執行,而在這段時間差內打開應用,也會被清理掉;其次是在用錄屏工具錄屏的時候(系統自帶),一鍵清理後台會將錄屏也清理掉,而第三方錄屏應用需要鎖後台才不會被強制清理。雖說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在細節上還是對用戶體驗有一定影響,希望iQOO UI能在後續版本更新中有所改善。

  • 超級截屏

超級截屏是iQOO UI另一處體現不簡單的地方,除了常規的截全屏和長屏,它還支持趣味截屏與矩形截屏,並集成了視頻錄製功能,需要在下拉狀態欄中快捷開啟,便捷性不強,但可玩性較高。

  • 智慧屏

安卓的負一屏各家有不同的說法,在iQOO UI上,美其名為智慧屏。負一屏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能夠很快開啟一些快捷功能以及顯示重要信息,從而提高效率。在iQOO UI智慧屏中,我們可以設置更為豐富的快捷功能,但最多添加9個快捷功能,這也體現了簡潔高效的邏輯。然而在一些卡片中,iQOO UI採取了摺疊的設計(比如Jovi),只能顯示部分內容,如果要看更詳細的內容還需點開,這就有點違背了高效的理念。而且智慧屏中的資訊卡片太雜亂,並沒有很好的突出重點,個人建議是關閉資訊卡片。除此之外,iQOO還提供了卡片商城,可以添加自己喜歡的卡片到智慧屏。但我們可以看到,負一屏的設計和卡片商店依然是照搬了vivo的Funtouch OS。

  • Jovi

不同於小米的小愛,OPPO的小布,iQOO UI中的Jovi並不單指智能語音助手,雖然同樣是基於AI技術,但Jovi能做的貌似更多,比如智慧拍攝、智慧識屏、智慧識圖等。

在其中,我尤其喜歡智慧識屏這一功能,在一些閱讀介面,我們可以通過單指長按的手勢喚出識智慧識屏,並且能根據所頁面信息匹配相應的功能,比如文字、熱詞、日程等。文字功能類似與錘子的Bigbang,可以將頁面主要文字信息按詞語及標點符號分開,可進行便捷的複製、翻譯等,這一功能在錘子手機一經推出後就受到熱捧,國內除一加手機外差不多都具備了這一功能。而熱詞會檢索到文字中的流行詞語並進行解釋,日程則根據文字中出現的時間信息自動形成日程管理,可以添加到待辦事項中。

而對於喜歡閱讀並手機資訊的人來說,可能更喜歡Jovi的收藏與磁釘功能。在支持的應用中,我們可通過雙指長按螢幕的手勢喚出功能介面,利用它我們可以收藏一些有趣的文章。如果看到一半正好有其他事情需要處理,我們則可以利用磁釘功能將文章以懸浮窗口的形式,等做完手中的事繼續閱讀,本質上說就是一個待閱的功能,但確實非常方便。

  • 音效設置

作為vivo的子品牌,iQOO UI也延續了對音效的重視,在系統設置中,我們可以對一些如音樂應用、遊戲等開啟Hi-Fi模式,並且細緻到為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定製音效,當然,這些都是在耳機模式下才能生效。除此之外,iQOO UI還有多種系統音效可供選擇,在鬧鐘設置中,我們還可以設置天氣動態音效,同樣的設置我們也可以在MIUI中看到。在音效部分,iQOO UI儘可能多的給用戶選擇。

  • 單手模式

早在手機螢幕變得越來越大的時候,就有不少廠商在UI中添加了單手模式這一功能,時至今日,已經很少見了。但對於現在動輒上6英寸的手機來說,在某些場合還是挺方便的。iQOO UI單手模式的開啟方式是由螢幕邊緣往內滑動再滑向螢幕邊緣,這時一個小屏窗口就出現在桌面。並且它還能調節小屏窗口大小以及選擇窗口放置的方向。同時,所有的手勢都是在小窗口中操作。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全屏模式下單手也能操作,但在某些場景中,小窗操作無疑要便捷得多。

  • 遊戲魔盒

智慧型手機性能的提升讓隨時隨地的進行遊戲成為了可能,而且一些廠商專門針對移動遊戲愛好者推出了遊戲手機,而大多數手機廠商則是在系統中提供遊戲模式來強化遊戲體驗。所謂遊戲模式無非是通過提高處理器性能、增強畫質以及免打擾的方式實現,當然各家對遊戲模式的設定繁簡不一。在測試的iQOO 3機型中,由於機身右側設置了壓感按鍵,因此在遊戲模式中,可以在遊戲介面替換一些操作按鈕,看起來有點遊戲手柄的感覺。整體說來,遊戲模式能夠設置的地方很多,雖然比不上MIUI那麼豐富,但比簡陋的氫OS中的遊戲模式要好上不少。

  • Monster模式

iQOO UI原先叫做Monster UI,而在更名為iQOO UI之後,在系統設置中仍然可以勾選Monster模式。Monster,即怪獸的意思,用在手機上無非是體現性能強悍。在iQOO UI中開啟這一模式將會全面提高手機性能,並且開啟的時候還會伴隨一陣炫酷的動效,桌面的圖標也會自動改變,有點硬核科幻的感覺,而續航時間將會大打折扣。但我不明白的是開啟性能模式通常是為了更好 地玩遊戲,而已經有了遊戲模式為什麼還多此一舉設置Monster模式,難道只是為了讓手機看起來更酷炫?

  • 雲服務

幾乎每家手機廠商都會在系統中推出自家的雲服務,只是在同步的內容上有所差異。在iQOO UI中,已經能同步大部分的內容除了基本的聯繫人、簡訊、圖片等,還能支持應用、視頻、文檔的同步,相對而言,算是很完備了,並且也支持查找手機功能。而其資費是與市面上雲服務價格相差無幾。

  • NFC支持

雖然NFC已經成為手機配置中的標配,但我個人對這一功能的使用頻率不是很高,甚至根本沒有使用的機會,原因是我使用的是一加手機,其生態建設實在是慘不忍睹。而在iQOO UI中,得益於可以抱vivo的大腿,NFC生態不需要自己去建設,直接拿來用就是。所以在iQOO UI中,依然稱作是vivo錢包,而針對NFC的服務已經可以媲美MIUI,除了眾多城市的公交卡可供辦理,還能添加門禁卡、銀行卡、證件等。這進一步推動了我們「無包」出行的進程。

在功能部分,我們可以感知到作為一個新興的安卓定製系統,不可能短時間內就做到功能如此複雜,強大。所以這裡大部分還是抱了vivo的大腿,直接搬用或修改了一些功能設置,其本質上還是Funtouch OS的那一套。

應用

這裡所講的應用指的是系統應用,對於一個系統來說,系統應用也是其重要的構成部分,甚至在一些應用中我們更可以看出系統是否強大。

  • 相機

系統內置的相機應用直接體現了廠商對攝像頭的調教水平,我們常說手機的成像質量不單單是表面的手機參數決定,還與軟體的算法有關。在iQOO UI的相機中,整體介面有點像MIUI的相機風格,功能全而多。而在拍攝過程中可以明顯感覺到畫面更討眼些,色彩艷麗,但不真實。並且其內置了AI功能,可以自動識別拍攝場景及對象,在將鏡頭對準PDF文檔時,它能自動識別出是文檔,並根據識別的對象自動調整參數。

  • 相冊

手機中的相冊應用早已不是簡單的進行圖片瀏覽,更多的是添加了豐富的編輯功能,在一些強大的相冊應用中,甚至可以實現複雜的圖片編輯操作。可能是延續了vivo關注女性的態度,iQOO在相冊中內置了太多的編輯功能,除了一些諸如簡單的裁剪、標記、濾鏡等功能,它還具備美顏、貼紙、AI摳圖等強大功能,而且內置的豐富模板及AI自動讓圖片編輯基本不需要付出任何學習成本,這無疑深受喜歡分享照片的人的青睞。

  • 互傳

與多數手機內置的互傳應用不一樣,iQOO UI中除了可以傳送文件、一鍵換機等功能外,還支持投屏,並且可以投屏到電視或者電腦。

就實際體驗來看,實用性並不強,而且投屏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電腦端也需安裝對應的軟體,二是需要同一無線網。我們用手機投屏的目的大多是利用大屏看手機上的視頻,將遊戲畫面投屏到大屏上以擁有更好的視覺效果以及作演示之用。但投屏過程中,雖然在良好的網絡環境下,依然會出現卡掉幀的情況,而且不是偶爾才出現。並且相對一些連接軟體來說,不支持電腦端控制手機端,所以說這一功能更多的是噱頭大於實用。

  • 便簽

iQOO UI中的便簽應用在我看來做得很好,除了基本的便簽功能外,它還可以快速記帳單、寫清單以及掃描文檔等。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更像一款筆記類應用。並且它還支持分類,這樣我們便可以把相同類型的文章歸類的一起,方便以後查看。而在編輯按鈕旁邊有一個收藏功能,其主要是顯示上文提到的Jovi收藏的文章,除了圖文形式還能以連結形式進行收藏。對於喜歡記筆記或者收藏文章的人來說,都能各取所需。

槽點

從iQOO UI中我們多多少少能看到Funtouch OS的影子,而其確實也是沿襲了Funtouch OS的底層,以致於以往深受用戶吐槽的毛病也延續了下來。首先是開發者模式的開啟,在iQOO UI中令人厭煩的是當開啟開發者模式後,狀態欄中會一直閃爍橘黃色的警示,對於iQOO來說,其面向的應該是手機極客,開啟開發者模式也是經常會有的行為,如此做法對用戶體驗的影響不止一點點。

其次是第三方應用商店的應用安裝,可能是繼承了Funtouch抄襲iOS的痼疾,在iQOO UI中通過第三方商店安裝應用時還需要驗證帳號密碼,要知道iOS如此設定是因為APP Store是一個可付費購買的應用商店,即使免費其邏輯也是0元購買。而在國內安卓的應用商店承擔的角色更多的是一個下載站。如此設置只能說抄襲過頭。

總結

iQOO UI給自己的定義是「輕快由我」,在介紹時也是說要平衡形式與功能,以符合「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而我們在體驗iQOO UI之後可以發現,它確實在介面上有所改變,正努力去契合自己的品牌定位,圖標、動效的設計都在說明這一點。但探尋到系統功能和系統應用的時候,其本質依然是Funtouch OS,並且一些Funtouch OS為人詬病的地方還得以延續下來,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在iQOO UI體驗的過程中我們也能發現它的「表」與「里」並沒有完美融合,雖然脫胎於Funtouch OS,其表已經有模有樣,但其里還不能彰顯極客調性,仍然沿襲Funtouch OS偏女性化多一些。所以對於iQOO UI來說,要做到表里如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專門網 古月山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LxDQHEBiuFnsJQVOc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