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陽地都青嶼汛城

2020-03-10   大潮汕灣視點

來源:揭陽百家姓

青嶼汛城


青嶼汛城。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地都鎮青嶼村瀕臨榕江的獅山上,與南岸的汕頭市潮陽區石井山(也叫象山)炮台隔江對峙。建於清順治十三年(1656)。城牆用貝灰三合土依山勢起伏蜿蜒夯築,周長360米,城牆至堞垛頂高3.5米,厚2.2米,女牆高1米,寬1.5米。城裡有三進院落式布局的官署1座,城樓3間,敵樓2間,大小營房27間,河邊營房3間。《揭陽縣誌》載:「……撥把總一員、外委一員、防守兵四十四名、巡船一隻……」為清初海防軍事機構。康熙八年(1669)增配火炮8門,增強江面封鎖。因扼榕江出海處,與對岸象山遙相對應,古稱「獅象把海口」。官署和營房俱於民國初年為當地群眾拆毀。20世紀50年代出土8門順治年間所造的火炮也被當作廢鐵賣掉。現僅存城牆,為揭陽市區目前存留的最大型的古代軍事設施。1990年被揭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