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近耄耋,心還年輕,風風火火地走路,心不在焉地下石階,沒想到「啪」——摔倒,爬也爬不起來了!親人把我扶到家裡,百般呵護,我說:「沒什麼大不了,過兩天就會好!」又是沒想到,過兩個月也沒好!半年過後雖能邁步,卻步履蹣跚。外孫女給我買了一根價值超百的拐杖,輕盈美觀,幫我出行穩住了腳步,可我有點心疼這筆消費,而且拐杖占去了一隻手,剩一隻手做兩隻手的事很不方便。但畢竟是老了嘛,既然外孫女一片孝心給我買來了,出門就拄上這根孝心拐杖。然而習慣沒有養成,一不小心把拐杖放在什麼地方就忘了帶走,釀成丟果,目前已經丟過三次!
第一次是去超市買菜,把拐杖放進超市的購物車,東一趟,西一趟,我選了好幾種蔬菜。到打秤台稱重,菜倒來倒去,拐杖在車裡甚是礙事,就把它拿出來放在附近的空桌上。菜稱重之後,我還捨不得離開這個大超市,推著購物車又去日用品貨架瀏覽。我逛累了還找個座位在超市休息一會兒,起來再逛,足足逛了一個小時。最後帶上自己所購物品離開超市,因為沒有了購物車扶手,腿腳顯得吃力,才發現拐杖沒了!
我冥思苦想,拐杖丟在哪裡了?卻是回憶不起來!我重點懷疑收款處,去詢問,收款員說沒發現拐杖,建議我到所有瀏覽過的貨架尋找;我大致記得走過的地方,唯獨沒有想起打秤台,所以一無所獲。最後懷疑自己出門時可能根本沒帶拐杖,希望回家「進門見喜」。可是回到家裡,尋遍各個角落,只不「見喜」。心裡霎時拔了涼!我恨自己老糊塗,重要的是對不起外孫女一片孝心!
外孫女看我無精打采的樣子,安慰我說:「丟就丟了,再買一根好的!」女兒理解我,說買來再好的拐杖也頂替不了丟掉的這根!因為它連著姥爺對外孫女的感情!那天我沒去別處,只去那個超市。超市再大也不是無邊無際,女兒讓我再仔細回憶走過的地方,我終於想起沒有詢問打秤台,女兒不怕麻煩,乘車10餘公里替我到哪個大超市。果然,我的拐杖仍然安睡在我放置的桌面,沒有任何動過的跡象!我得出教訓:以後逛大超市拐杖絕對不能離手!
第二次是乘公交車。我坐K6路公交車回家,中途上來一個歐洲姑娘,年輕美貌,像當年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卓雅和蘇拉的故事》描述的卓雅,她帶了一台嬰兒車,車裡的孩子看上去5、6個月大,像布娃娃,很可愛。
我國人民向來好客,車上乘客對這位外國人十分客氣,有人幫助她把嬰兒車台上車廂,她選擇在我旁邊的一個座位落座。一位中年乘客問:「您會說中國話嗎?」那個外國女青年用十分標準的普通話回答:「不會!」又問:「您能聽懂中國話嗎?」回答:「聽不懂!」再問:「您好像是歐洲人吧?」回答:「俄羅斯人!」「您喜歡中國嗎?」「不喜歡怎麼會來這裡!」「您在哪裡下車?」「華發新城!」……,她的普通話流利異常,居然說「不會」、「不懂」,太逗了!她說要到華發新城下車,這也正是我要下車的車站!我把拐杖靠在車窗旁,像欣賞電視喜劇傾聽他們有趣的對話!到站下車,我也伸手幫她抬嬰兒車,然後往家走,忽然發現我的拐杖落在車上還沒有拿下來,而公交車早已一溜煙不見蹤影!
車上人多手雜,行程很遠,這次只能忍痛認丟了!我又得出教訓:乘公交拐杖也不能離手,本來拐杖手柄處有個繩套,把它套在手腕上,下車自然不會丟在車上,我疏忽了!外孫女最怕我發愁上火,把丟掉的拐杖說得像一根火柴一樣不值錢,並且當機立斷給我買了一根碳纖維可伸縮高檔拐杖!她說:「再丟再買,算得了什麼?」
第三次是在銀行。我好多年沒到銀行辦理存款了,那天有8000塊錢怕保管不善丟失,按多年前的經驗送到銀行,立個帳戶,手持銀行卡存取款既安全又方便。到了銀行先在取號機取一張順序號,就座在椅子上等叫號,省去了過去排隊的疲勞。廣播很快就叫到我的順序號碼,我到窗口把錢遞給營業員,她問我存什麼種類的款,我說「普通種類」,她又說:「新立帳戶要先到大廳經理處辦理立戶手續!」我茫然了,哪兒來的這麼多囉嗦!我手托8000元錢找到大廳經理,經理又要求我選擇存款種類,有什麼信用卡、借記卡、儲值卡等多種,並且告訴我辦卡需交工本費20—30元,而且存款數額低於300元還要繳納「小額保管費」,儲戶年底又要交年費……,我更是茫然若呆!這樣說來,存款利息本來不多,存來存去還要把我的錢白送銀行,我豈不成了傻瓜?一氣之下,不存了,我走!
走出銀行到附近一個大超市,腿腳不便,發覺手裡又沒有了拐杖。我想:「大概是落在了銀行!」好在不遠,我返回銀行,在大廳搜尋一圈,沒有發現拐杖。又開始懷疑自己出門時或許沒帶拐杖,趕緊回家!到家一看,仍沒有拐杖,證明是帶出去了!再回憶去銀行之前走過的地方,例如蔬菜店、小區涼亭、養魚池……。蔬菜店老闆熱情地打招呼:「歡迎光臨!」我故意打趣說:「我早就光臨了!早晨在您這裡買塊豆腐,是否把拐杖落在了您這裡?」老闆發動全店員工幫我尋找,沒有!我再找小區涼亭、養魚池……,沒有,沒有!
外孫女又讓我放棄尋找。然而,這是外孫女新給我買的升級版拐杖,我豈能甘心輕易放棄?這座城市,許多人讓我感動,即使是小偷,也不會喜歡竊取一根老年人的拐杖!我進一步思索,銀行是我情緒激動、耽擱時間最多的地方,我不得不「三顧茅廬」!其實那個銀行很簡單,就那麼一個大廳,三個窗口,正常人站在中間四周環顧,有沒有拐杖就可以一目了然!這一次我不再只相信自己,還求助了安保人員!安保人員說:「有,有,有!我們見到了拐杖,只是沒人認領!」
我再次得出教訓:情緒激動時不要「禍不單行」,忘記保護好自己的物品,尤其是沒有養成習慣的拐杖!
三丟拐杖,三次教訓,歸根結底是不得不服老!世界在變化,自己也在變化,用固定模式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都會犯錯誤;要想不給孝順兒孫找麻煩,就要與時俱進,慎重做事,多一些風險預判,少一些盲從和衝動!
(附圖自拍)
2019年12月18日於珠海
文/李景春,轉載需授權;圖/部分網絡,致謝!歡迎關注,我們一起學習。
作者簡介:老小孩 本名李景春,作者:李景春(筆名老小孩),大慶石化退休職工,中國石油作家協會會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8hmJ28BMH2_cNUgrOr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