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每天遛狗時候,都會定點喂一隻流浪狗,那它算不算是你的狗

2021-01-11     哈嘍領養嗎親

原標題:如果你每天遛狗時候,都會定點喂一隻流浪狗,那它算不算是你的狗

如果有一天早起,你照常牽著自家狗子出去遛彎,打開門發現一隻狗子躲在樹旁邊看著你。從這隻狗子的毛髮來看,這應該是一隻流浪狗,不知道什麼時候流浪到了這個小區,你會怎麼做?

這個問題,其實相當於在你遛狗的時候看到一隻流浪狗你會怎麼做?

曾經有人發過調查問卷,有人透過街頭採訪的方式問過這個問題,有一部分人回答,會帶著自家狗子繞開這隻流浪狗,有一部分人回答如果兜里有食物的話就喂,沒有的話直接走開,還有一部分人回答,平時出去遛狗都會拿一根橡膠棒,就是怕遇到流浪狗,真遇到了就拿著橡膠棒把狗趕走。

這是三個最普遍的答案,極少有人會停下來摸摸他們的頭。理由其實特別簡單,簡單到沒有辦法去反駁:害怕和衛生問題、健康問題,害怕流浪狗會不會身上有病,傳染給自家狗子,流浪狗身上還髒兮兮的,流浪狗突然發瘋咬人怎麼辦?

面對流浪狗時害怕的心理、流浪狗身上的衛生問題和健康問題,這三個問題是人們在面對流浪狗的時候繞不開的。流浪狗和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就來源於此。相比而言,流浪貓的存在感就低多了。流浪貓與人之間的矛盾最多是在發情期,它們嚎叫打擾人們休息。

人們在遛狗的時候遇到流浪狗,不願意讓流浪狗靠近就是害怕流浪狗會傳染給自己狗子病,流浪狗萬一跟自己狗子打架怎麼辦?

以前看到過這樣一個視頻,一位寵物主人在遛狗的時候,遇到了一隻流浪狗。這隻流浪狗先是不遠不近地跟著他們,慢慢來到了被牽著的狗子的身邊,和被牽著的狗子保持同一個節奏往前走,假裝自己也有主人的樣子。

它可能是想起了以前自己和主人這麼一起出去遛彎的時候吧!畢竟流浪狗,一開始也是有主人的。正因為它們有過家庭生活,它們才會熟悉人類的喂食方式,也因為被拋棄過,它們才會對人類充滿戒心。一旦發現有人靠近,它們就選擇露出牙齒保護自己。

那如果在你遛狗的那條路線上,你看到了一隻流浪狗,開始幾天你每次都給它放食物,後來發現它天天在這裡等你。於是你開始每天沿著這條路線遛狗,順便喂這隻流浪狗食物。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這隻流浪狗算是你的狗嗎?

一般來講,每一次我們給流浪動物喂食的時候,為了方便接近它,我們會先給它們取一個名字。這個名字剛開始幾天它可能聽不懂,但是很快它就聽懂了,因為它知道這個名字的出現意味著它有了食物。

有了名字也就意味著有了感情,以後你說起來你遛狗的時候路上遇見了一隻流浪狗,就不再說是那隻狗今天怎麼樣怎麼樣,你說的會是今天遛狗的時候「大白」怎麼樣怎麼樣。這隻流浪狗在你心裡的感情已經不一樣了。

然後是天天定點喂它,這就又跟每天在家裡喂自家狗子一樣了,而且這個時候每次喂完自家狗子,你還會想一下那隻狗怎麼樣了,它是不是還在那等著你去喂飯呢?

長時間的相處之後,下雨天你不出去遛狗,但是會擔心它會不會被淋濕,大冷天你不出去遛狗,還是會擔心它會不會受凍。中間有一天你拜託你的朋友幫你遛狗,還要特意囑咐他記得帶把狗糧喂那隻狗。除了你沒有把它帶回家,其它方面你對它操心的一點沒比自家狗子少。

但是你又不能把它帶回家,沒有那麼多精力照顧兩隻狗,也沒有足夠的財力支撐。這隻狗性格怎麼樣會不會咬別人也不知道,有沒有隱藏疾病更不知道。把它帶回家,萬一它習慣了流浪生活又跑了怎麼辦?

一方面你喂養了它,另一方面你又不能給它一個家,那它到底算不算是你的狗?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二條規定: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但是,需要有證據證明喂養者是流浪者的實際管理者。如果長年給流浪動物供食,讓流浪動物活動並居留,就已經構成特殊的飼養關係,並轉化成事實上的收養。

長年進行喂食,並給流浪動物提供居留地的,轉化成事實上的收養,所以它已經在別人眼裡默認,這是你的狗了。

事實上除了不能把它帶到家裡之外,如果你長時間,三年、五年的去喂養一隻流浪狗,那其實在你的心裡,你也早把它當做你的狗了。狗狗每天等你,它也不只是在等那一份食物而已,它已經對你產生信任,在它被曾經信任的人類拋棄而失望之後,又重新產生的信任。在它的心裡,也已經把你當主人了。

現在很多人呼籲不要喂食流浪狗,讓它們自己找食物,這樣才能更好地生活下去。但是也希望這樣的前提是,人們對這些狗能夠不要報之以嫌棄和冷漠,對它們拳腳、棍棒相向,甚至在食物中下毒。如果它們自己尋找食物的過程中滿是這種風險,那還能生活得更好嗎?

我們沒有能力給天底下每一個流浪的小可愛都提供一個安穩的住所和穩定的食物,甚至沒有辦法給經常出現在眼前的那一個提供穩定的食物。但是只要我們能隨手救助,不必定時定點,也不必特意花費大把的時間去找每一隻流浪動物。只要看到了它們並且身上恰好有食物,給它們一點,就是有意義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7O48HYBubk3rjNbuAz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