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洋來」二爸

2019-12-08     扶風同城

「洋來」二爸

文/閏土

村上好多人給二爸起了個外號,把二爸叫「洋來」,我心中不服。

「洋來」是農村人把那些脾氣直依、思想轉不過彎、頭腦反應稍為遲鈍人的稱呼,有些在背後叫,有些當面叫。通俗一點講,那洋來是罵人的話。

二爸這個洋來,人常常當他的面直接叫,任何人也不迴避,包括下一輩的人,也都這樣稱呼。更有人說:「二爸有時好像差一相電。」

二爸並不洋來,他只不過對人忠厚,實誠罷了,不管對什麼人,都是實心實意,也是舀一勺倒一碗的人,他對誰都沒有壞心眼。

人們叫慣了,二爸也不在乎,洋來就洋來吧?他往往大嘴一笑,就當沒事似的。

二爸出生於六十年代初,那時生活困難,有人說二爸從小聰明,那洋來是後來吃不飽飯餓出來的,更有人說,多虧二爸後來洋來。要不,他那聰明程度,就沒村上人乾的啥了。有一位跟二爸年齡相仿的人說,二爸上學時那學習成績,他是把鞋提到手裡都攆不上。

二爸曾經說過,那年他正上初中二年級,一天早上放完學後,媽媽讓他在場裡攬籠爛麥草,他去場裡後,發現麥草垛旁蜷縮著一位老人,那乾裂的嘴唇上都起了皮,一件爛棉襖露出了老舊的棉絮蓋在身上,身旁還有一個髒兮兮的布褡褡和一個有豁豁的碗,碗旁有一米多長的木棍,二爸知道,那棍人稱「打狗棍」是要飯人為防止惡狗襲擊而準備的。二爸清楚,這是一個要飯人,那時人們把這些人都稱呼「叫花娃或叫花子。」 他看起來五十多歲的樣子,那髒兮兮的臉,不知多長時間沒有洗過,那下巴下面鬍子也黑渣渣的。

二爸嚇了一跳,忙塞了籠爛麥草,提著跑回家去。

回到家,他也沒有對媽媽講,忙從饃盆里取了兩片玉米面粑粑饃,向場邊麥草垛跑去,他知道那人可能病了,要不早就起來要飯去了。二爸他忙把饃塞給那人,回家吃飯上學去了。

以後的幾天時間裡,二爸瞞著媽媽偷偷地給那個人拿幾個饃,用掛過吊針的空瓶給那人灌上一瓶熱水悄悄送去。

一天下午,放學後,二爸發現幾個學生向那麥草垛夾道跑去,他也急急趕了過去,他看到那討飯的人呆呆地在那裡坐著,幾個調皮的小學生向那人扔土塊、瓦片,那人一會用手遮擋著臉,一會用雙手抱著頭,二爸二話沒說,就拿起那人的打狗棍,趕走了那幾個小娃,以後他天天送吃的給那討飯的,一個星期後,那討飯的突然走了,二爸他也不送饃了。

那個年代,人們都缺少吃的、穿的,就連灶房燒的柴,也十分緊缺,許多人大老遠見叫花來了,趕緊把門一關,有些人乾脆整天不開門,有些吃飯時都把門關上。

以後村上人知道這件事後,大部分人誇他,也有人嘲笑他,自己都吃不飽,還給叫花子送饃。真是個「洋來娃。」

那年全縣集資建校,二爸那個村集資建小學,匠人、土工都是各隊分配抽來的,三天輪換倒班,剛在輪換的那天,二爸隊上那個土工不慎從二層架上掉下來,拉到縣醫院檢查,脾臟出血,急需手術,但又沒有血員,時間就是生命。二十多歲的二爸挽起袖子,讓抽他血,最後化驗血型匹配,三百系系血輸給了患者,病人得救了。

最後,村上那戶人家打聽了外面血員價格,要付給二爸錢,二爸生氣了,那輸血錢二爸一分錢沒要,隊長也知道二爸的脾氣,最後無奈,他吩附記工員,悄悄給二爸的記工冊上加了二百分工,這場事就算完了。

二爸真正洋來了,人們議論著,那有這樣的人,見財不愛,才是大傻瓜。

以後叫二爸洋來的人越來越多了。

二爸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有人怕給二爸說媳婦,怕壓自己的手,有人給二爸說下了,人家一打聽二爸,也就泡湯了。

十里舖村子有一個叫王喜順的人,他從旁人口中得知二爸占媳婦,他也是那次集資建校的匠人頭兒,他更知道二爸為那個人輸血的全過程,也清楚地知道許多小心眼、自私自利的人叫二爸洋來,他準備把他女兒嫁給二爸,在他心目中,就喜歡二爸這個娃,忠厚、善良、無私,這樣的好小伙,是打著燈籠、火把也找不下呀。

「做人就要講道德、講仁、義、禮、智、信,這個木匠頭兒認準了這個理,三錘兩幫子就託人把事定了,半年後女兒就出嫁了。

二爸娶了個如花似玉的好媳婦,旁人都眼紅了,人們夸二爸福大、命大,瞎雀兒碰了個好谷穂,也有人說 :「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冬去春來,日月似箭。村邊二爸栽的樹長大了,二爸門前的一棵大杏樹也一年一年掛滿了黃澄澄的大杏,門前那棵洋槐樹每年四月份也開出了白白的洋槐花,二爸媳婦生了一男倆女,也都在上小學、中學。

二爸在村上提錘子踏胡基,是有了名氣的,他一天打一壘子胡基,五百塊毫不含胡,有時還打六百塊,這都是他一人提錘子,從不讓人換,有時供模子的人都趕不上趟。有人更說他幹活是二桿子弄手。那年他沒歇沒停一氣打了十天胡基,震動了村上人,都說二爸幹活還慘火得很。

二爸他有他的福分,不久,原隊長年齡大了,不幹了,群眾又推選二爸當了生產隊隊長,人們對二爸更是刮目相看。

二爸當上隊長後,他風風火火地乾了一件大事,把隊上原來五畝多廢棄扔垃圾、雜物的土壕,一個冬季發動社員填平了,這事村上知道了,驚動了鄉政府,鄉上組織各村、組幹部參觀學習。第二年,全鄉推廣栽植蘋果樹,鄉上免費打坑、免費供應樹苗,又是這個二爸,承包了那五畝地,帶頭栽上了蘋果樹。

人們更說二爸洋來了,說二爸原來差一相電,現在連保險都打了,放著好好的麥子不種,偏偏要栽什麼蘋果樹。

但是,洋來有洋來的活法,二爸不信那個邪,他要務好蘋果樹,給村民帶一個好頭。

又是幾年過去了,二爸栽的蘋果樹掛果了,村上開現場會,鄉上組織各隊隊長和農戶參觀那五畝蘋果園,縣上農業局還把二爸樹立為典型,在各鄉鎮講蘋果樹栽植經驗,蘋果樹掛果的第五年,二爸的蘋果賣了兩萬元,那時的兩萬元可值錢了。

二爸花了一萬多元蓋起了一座二層樓,也就是那年,還購置了一輛嶄新的農用蹦蹦車,二爸的日子一下子進入富裕戶。

人們對二爸又一次刮目相看。

不久,在二爸帶領下,村上栽植了一百多畝蘋果樹,二爸無疑成了果樹技術員,指導作務蘋果。

又沒過多久,二爸被推薦當了縣上人大代表,村民們都議論說: 「二爸這次是名利雙豐收。」

幾年後,村上蘋果樹掛果了,村民收入也大大增加了,許多村民都蓋起了二層樓,有幾戶還買了小轎車。

人們都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二爸帶來的。現在再也沒人說二爸是洋來了。

文章已於2019-12-08修改

來源:扶風在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12f524BMH2_cNUgZz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