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智能,學生間的多層次互動更影響智能開發

2020-08-09     上海升學觀察

原標題:智商≠智能,學生間的多層次互動更影響智能開發

【英】羅斯瑪麗·盧金

人類智能是如此複雜,而智力測試又是如此片面單一,我認為兩者之間很難等同起來。我承認,確實有大量證據表明,智商得分與死亡率、學業成績、言語流利程度等因素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即便如此,我依然認為智力測試無論是其本身,還是以一種靜態的方式評估某人在某一特定時刻所擁有的智力的做法,都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因為智能具有非常明顯的發展特徵。只要我們沒有患上痴呆症或其他心理障礙,智能就可以在我們整個生命中不斷發展。因此,我們需要從這種不斷發展的角度來思考智能。智能永遠都是一個半成品,因為它始終處於不斷發展和進化之中。

由於不滿智力測試的不足,蘇聯心理學家利維·維果茨基(Lev Vygotsky)另闢蹊徑,試圖找到一種將人類智能發展特徵考慮其中的更加合理的描述方式,尤其是針對學齡期的青少年。維果茨基認為,兒童的發展是他們與其他人進行人際互動的結果。此類人際互動過程是兒童得以不斷構建其心理機能的基石,兒童的智能也因此得到相應的發展。利維·維果茨基(1896年11月17日-1934年6月11日),蘇聯心理學家

維果茨基所提出的理論通常被稱為「文化發展法則」(law of cultural development),法則認為,每個個體的智能都是個體所處社會環境的產物。這也就意味著,社會對於其成員的智能發展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能夠創造豐富的人際互動機會,從而使其成員的智能得到充分發展的社會,將擁有強大的群體智能。這個文化發展法則同樣能夠解釋當兒子出生時我所感到的強烈的責任感,也證實了這種責任感的合理性。

在1978年、1986年與1987年發表的維果茨基的相關研究,更確切地說是他以俄文撰寫的研究論文的英文翻譯版,在近些年來受到了相當多的批評質疑,例如2015年亞斯尼斯基(Yasnitsky)和范德維(van der Veer)等的論文。此類批評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維果茨基著作的英語譯文質量很差,和原著有諸多出入,存在很多誤譯。即便如此,我依然在閱讀這些著作的英文版中收穫良多。同一時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倡導的是外在表現,這在當時十分流行,例如桑代克(Thorndike)在1911年和1914年的研究、沃森(Watson)於1926年的研究,以及斯金納(Skinner)在1991年和1957年的研究,但相較而言,我更偏向於認同維果茨基對人際互動所給出的高度評價。還有一些其他備受推崇的學者所做的研究,我也同樣信服。例如,傑爾姆·布魯納(Jerome Bruner)於1996年發表的研究指出,維果茨基在其理論中強調了社會意識對個人認知的重要影響,他認為這一理論非常重要。他認為,維果茨基的研究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它讓人們認識到社會意識應被視為集體主義和個人意識的融合。此外,在過去幾十年中,我也針對相關主題進行了深入的科學研究,大量證據讓我認識到維果茨基的觀點的正確性,同時我也必須在此聲明,確切地說,這裡我所提及的維果茨基的研究成果指的是他原著的英譯版或者編譯版。換言之,對於維果茨基的研究成果,我始終持以科學思辨的態度。羅斯瑪麗·盧金是國際AI教育學會會長,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教授

維果茨基在關於人類智力和意識的研究中引入了發展的研究方式,他認為,人類基本的心理機能,例如非自主性記憶,構成了人類行為的基礎,並且是進化發展的結果。此類低級心理機能是動物和人類所共有的。而高級心理機能,如創造性的想像力和理性思考,則是人類特有的,不能用與基本的非自主性心理機能類似的方式來解釋。兩者最關鍵的差異在於,人類所進行的思考是社會互動和人際互動的產物。我將這些高級心理機能稱為「高級人類思維」,而這種高級人類思維正是我們人類智能的基礎。

高級人類思維是通過人類彼此溝通、協同合作而不斷發展起來的。我們使用工具來完成各種任務,例如烤蛋糕、砌牆或者寫書等,與此類似,我們將手勢、口頭語言以及書面語言作為工具,以此進行溝通和管理,展開協同合作。正是由於如語言這樣的交流體系、符號體系的不斷發展,人類才得以以抽象的思維模式來思考我們與世界的具象互動。我們能夠思考和談論自己沒有親身經歷的事情。我們擁有抽象思維模式。

當接受真實世界、社會環境中的各種刺激時,我們會對這些刺激做出反應,而諸如語言一類的符號體系則為這個過程架起了橋樑。此類符號體系是我們高級人類思維機能的基石。語言的出現對維果茨基而言意義重大,其分量之重猶如有組織的社會勞動力的出現對於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義。正如文化發展法則所表達的那樣,對人類智能的起源所展開的任何研究,都應重點考慮到個體所進行的人際互動與社會歷史根源,而不應將重點放在某個個體的心理機能、生理成熟狀態或基因遺傳上。如果我們從社會人際交往這個角度來考慮和評估人類的高級思維和智能,那就會發現,智力測試完全沒有抓住重點。我並不是說智力測試沒有任何用處,我只是說,智力測試的結果只能代表人類智能的很小一部分,這部分僅僅是人類智能中需要用於完成智力測試所需的特定思維方式的那部分。

我將在第4章中詳細探討群體智能。現在我想討論的問題是,人際互動的過程是如何形成人類的思維的。維果茨基將我們的社交活動與心理機能之間的聯繫稱為「內化」。內化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通過內化,我們不斷習得和掌握用於像語言這樣的社交活動的符號體系。當我們掌握此類外在符號時,它們能夠轉化為我們思維的符號,這個過程可以稱為「心理的符號化」過程。內化的過程意味著,我們所處的不同文化環境將導致我們用在不同文化中浸潤的思維方式去參與社會互動。我們在不同的社交活動中所使用的不同語言,不僅影響了我們用于思考的內在語言,而且使我們能夠理清自己的思維,並將我們的思想和語言傳遞給後代。如果沒有社會互動中語言的存在,那歷史也將無跡可尋。

在之前關於智力測試及其得分的討論中,我強調,所有關於智能的標準都需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維果茨基的理論正是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待智能的,他認為,個體心理機能的發展取決於個體與其社會文化環境之間的互動。社會環境的性質會影響和塑造其中個體心理機能的特性。這種內化過程的理論結晶就是維果茨基最著名的理論:「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最近發展區是針對學齡兒童的概念,因為人們認為,教學對於學齡兒童的知識技能增長效果特別明顯,而最近發展區對於教學至關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人員發現最近發展區中的關鍵過程在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和成年人的認識發展中均有出現。最近發展區描述了同一種文化環境中個體之間豐富的互動,例如,作為教育機構中的一部分與作為學生時不同的互動。這些多層次的互動會成為影響單個學生的發展和智能開發的最重要因素。

本文摘自《智能學習的未來》(【英】羅斯瑪麗·盧金、栗浩洋/著 徐燁華/譯,浙江教育出版社·湛廬文化2020年6月版)

責任編輯:顧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yYK1XMBLq-Ct6CZhs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