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是"痘痘"的一種表現,"痘痘"是"痤瘡"的俗稱。
痘痘告訴你,哪裡出了問題:左臉長痘肝不好,右臉長痘肺不好……
鄭州市中醫院中醫皮膚科專家張琳琳說,臉上長痘和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有關,而「哪裡長痘,哪個臟器就有病」的說法有些言過其實。
近期發布的最新版2019《中國痤瘡治療指南》,痘痘的外用藥物是痘痘治療的最基本選擇。病情輕的,或者不願意口服藥物的,都主要靠外用藥物。而外用藥物對痘痘有刺激性。
那麼,如何判斷外用藥物對自己的皮膚有無刺激性以及如何減少刺激性呢?
01
第一次使用,要小範圍、薄層使用,觀察24-48小時看局部反應,有沒有脫屑及紅腫刺痛。輕微的反應,沒關係,可以使用。較嚴重的反應,去看皮膚科醫生,評估一下再決定。
02
外用維A酸類藥物,按說明書一定是晚上使用,白天需要防曬。塗抹藥物後可以再塗抹保濕潤膚劑(具有皮膚屏障修復功能的更好),可以減少局部刺激性。其實痘痘本身也存在表面PH值的改變以及皮膚屏障問題,外用皮膚屏障修復劑不僅可以減少維A酸藥物的刺激性,本身也有一定治療作用。強調一點:一定是臉上皮膚乾燥的情況下再外用維A酸類藥物,不要洗完臉水還沒有干或者是滿頭大汗草草擦拭一下就使用。
03
過氧化苯甲醯和維A酸類藥物聯合同時外用的刺激性問題,相對普遍,如果聯合使用,一定是分時間段。過氧化苯甲醯早上使用,維A酸晚上使用。痤瘡指南也指出,過氧化苯甲醯和維A酸乳膏同時使用,前者會讓後者的效果減弱。
04
外用抗生素的刺激性,總體還好。但是有些液體類藥物裡面含有酒精成分,使用前一定要好好看說明書的成分表。如果是含有酒精的外用抗生素類藥物,也避免和維A酸或過氧化苯甲醯同時使用,可以分時間段使用。
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成立於1978年,多年來,堅持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的道路,突出中醫特色,立足於對皮膚科常見、多發病及疑難雜症的研究,經過努力探索,研製出一系列特色製劑,具有療效好,無毒副作用的顯著特點。科室使用中醫傳統療法,如中藥浴、艾灸、拔罐、放血、埋線、電針、自血療法、穴位注射等治療銀屑病、濕疹、藥疹、帶狀皰疹、蕁麻疹等常見病及一些疑難病均有療效好,復發低,副作用小的優勢。此外,我科還開展有中藥冷噴治療、中藥面膜療法、敷臍療法、冷凍療法、熱烘療法、耳背放血加穴位埋線療法、耳穴療法、微波療法、針刺放血療法等。經過幾十年的臨床經驗和研究,科室還配置了許多行之有效地外用製劑,如抗敏散、祛斑散、痤瘡Ⅰ號、痤瘡Ⅱ號、牛皮癬藥水等。
【鄭州市中醫院 朱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