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論童年的精神世界充盈程度來看,還是90後的我們最幸福。
從1997到2009,這12年華語樂壇的巔峰盛世背後,有那些沉沉浮浮的歌手,也有背個90後含淚歡喜的整個青春。12年的樂壇盛世,當屬「雙傑」最為耀眼,90後青春樂章里哪能沒有周杰倫林俊傑的歌曲呢?
2004年,兩個天生屬於音樂的年輕人在這一年達到事業的第一個高峰,這一年,周杰倫25歲,林俊傑23歲,在青澀、稚嫩、無法預料未來的年紀,他們就已經從前輩手中接過接力棒,開創自己的音樂時代。
不得不說,音樂的世界,冥冥中自有安排。
黃家駒的離世讓搖滾樂喪失活性,4年後也就是1997年,搖滾熱潮的沒落從隱性走向顯性,而同年小虎隊的再度解體又給華語樂壇一重創,此時的樂壇急需一個天才救市,而這個天才剛剛經歷高考落榜在飯店刷盤子。
如果不是母親葉惠美,周杰倫的時代可能無法開啟。在媽媽的鼓勵下,這個眼中帶著銳氣卻沉默寡言的男孩登上《超級新人王》的舞台,意料之中的失敗卻引來了周杰倫第一個伯樂的注意。
當時作為評委的吳宗憲對於選手的淘汰無力回天,卻對周杰倫青睞有加,明確表示「驚為天人」,比賽後就邀請周杰倫加入自己的公司。
有了東家,就意味著能養活自己了!可是未來卻沒想像的美好,如今在歌壇大熱的金曲,屢次被嫌棄。
《可愛女人》吳宗憲說不好;《雙截棍》被張惠妹拒絕;《眼淚知道》又遭劉德華退稿...不是說天王天后徒有其表,沒能慧眼識英雄,而是這些歌曲太具周董個人風格,而販賣風格,其他歌手是無法駕馭的。
想不到周杰倫也會像我們一樣經歷「試用期被拒」的苦楚,高壓中接受老闆吳宗憲「10天內寫出50首,50首里得有10首能被選中,才能出唱片」的挑戰。
面對這種明顯要把你擠走的要求,周杰倫愣是完成了,在製片人楊俊榮的鼓勵下,周杰倫不僅獲得一個機會,還找到自己的「soulmate」方文山。
97年到00年,3年的蟄伏期,此後周杰倫全面開掛,首張個人專輯《Jay》即在市場打開局面,收穫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金曲獎最佳製作、作曲人提名等多項榮譽;第二張專輯主打《雙節棍》奠定周董華語樂壇地位,同時打開東南亞市場。
此後《八度空間》《葉惠美》陸續發行,雖然影響力不如此前兩張專輯,但收錄的作品卻具備後勁兒。2004年《七里香》將周杰倫推上事業巔峰,之前的專輯也跟著回暖,這一年,這位25歲的音樂天才,憑實力完成華語樂壇中興。
而幾乎是同時另一位在音樂方面可比肩的天才也在周杰倫的光輝下光芒萬丈,熱度絲毫不遜周董。比周杰倫小3歲的林俊傑,兩位在很多方面都相似的天才,在2004年創造屬於他們的奇蹟。
林俊傑,近來最時興的名號就是「行走的CD」,不得不說,林俊傑的現場實力在華語樂壇男歌手裡首屈一指,這個稱號算不上褒獎,只是在陳述事實。但對剛出道的林俊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
因為這位富二代一直認為「自己成為歌手,就是一個意外。」
不同於周杰倫童年時代的艱辛,林俊傑的家庭背景就屬於那種「在圈內混不好,就要回家繼承家產」的程度。
出生良好,約束就多,從小被嚴格管控的JJ內心自卑敏感,音樂是他唯一喜歡的與外界交流的方式。
可以從事自己的喜歡的職業對於林俊傑來說很珍貴,所以在各個方面他都要求極致,比如,作為一個歌手,不僅要唱功一流,最好還得有創作能力。出道16年,林俊傑用自己的勤奮踐行自己的職業觀。
一直覺得做林俊傑的歌迷非常幸福,這個偶像的營業期真的很平均,自2003年發行第一張專輯後,JJ幾乎強迫般的保持一年一張專輯的速度發片,2004年在第二張專輯時就憑藉《江南》爆紅。這首歌,一直在貳姐最愛歌單TOP 5中,時隔15年的曲調,現在聽來一點都不過時。
作曲新穎,JJ的音樂概念更難得,爆紅後主動嘗試「新概念專輯」推出《編號85757》,主打未來科技。很多音樂人現在才開始AI概念,而林俊傑早在2005年就已經運用的出神入化了。
這張專輯格局完整,以《一千年以前》開篇,《一千年以後》收尾,讓這場「人機愛戀」更具備感染力。
解鎖了新風格,林俊傑腦洞大開,此後的《曹操》《和自己對話》又是JJ在概念和實驗領域的新嘗試,突破難免面臨失敗,其中專輯《西界》就因太超前而飽受質疑,可12年後再聽,不得不佩服林俊傑在音樂領域的預見性。
貳姐想說的話:
2004年,真是個很神奇的年份,在急需天才的時期一下空降兩個,而且「雙傑」的風格並不衝突,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兩個20多歲的年輕人在這一年走上巔峰。
正如90後一樣,我們在還以為年輕的年紀被更年輕的一代吐槽過時,我們的偶像也難免被新時代沖刷,甚至有些孩子diss「90後偶像已死」
可流量散去,就代表「已死」嗎?
2019年,一眾周杰倫佛系老粉為了偶像屠榜,將不咋營業的「周杰倫超話」瞬間刷到置頂,只因對家一句「已經過時」的挑釁之語。
偶像老了,粉絲也不在年輕,但愛永遠不變。
因為他們不只是歌星、偶像,也不僅是青春回憶,而是已經成為了一種信仰。
我們不再聽磁帶、抄歌詞,成為了為夢想、為生活奔波的頂樑柱,如同他們一樣,但只需一聲召喚,那些共度青春的人,將奮不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