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年底沖業績,古裝劇在2019年的最後兩個月是鉚足了勁用權謀拼播放量。
《鶴唳華亭》玩俄羅斯套娃式權謀,《慶餘年》在穿越權謀的旗幟下講人性和感情,如今又來了一個打著王子復仇記的權謀。
劍王朝
跟前兩個劇男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被反派推著反擊不同,《劍王朝》主角的目的從一開頭就交代的很清楚。
昔日武林劍首梁驚夢(何潤東飾)遭兄弟蘅王(劉奕君飾)和戀人葉甄(姚笛飾)背叛而死,現唯一傳人丁寧(李現飾)臥薪嘗膽、報仇雪恨。
主人公行動路線明確,按道理說應該是個很簡單的故事,但是奈何《劍王朝》野心又不僅於此,於是就表現的有點貪心不足蛇吞象,口碑開始兩集分化。
喜歡它的人說它燒腦、馮小剛一出手就是電影的質感、國產武俠劇終於有望。
不喜歡它的說它特效垃圾、濫用綠幕、炒古龍先生玩膩的姑侄愛情冷飯。
而我只想說喜歡的它的網友夸的點全是它的bug,不喜歡這劇的也沒太罵在點子上。
因為判斷一個劇好壞的決定因素在劇本,編劇把劇本寫紮實了特效、質感都不過是加分項。
豆瓣6.8的開分,除去為了「現男友」而來的「現女友」厚愛,以及因為播放平台的騷操作引起的一星不滿,綜合來說,6.5分左右的評分算是客觀。
及格以上優秀未達。
白底黑字交代故事發生時間、地點:元武十一年秋,鳳鳴城東魚市。
男主登場,丁寧,天生的陽亢難返早衰之體,與長孫淺雪(李一桐飾)假扮姨甥,終為復仇蘅王。
昏暗陰冷的質感,再加上冷峻的字幕,猛一看還有點七八十年代邵氏武俠電影的感覺。
小高潮來的很突然,字幕介紹了宋神書,三境,巴山劍場的叛徒之後,丁寧和他就開打了。
這一打,我就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回到了二十一世紀。
水珠四濺,木屑橫飛,每一掌都集結著山川靈氣,掌里透風,刀上有魂。
說人話就是,被2019版《倚天屠龍記》慢動作打戲支配的恐懼又來了。
慢鏡頭後仰,威亞懸空,劍氣蒸騰。
近幾年行業內的毛病,《劍王朝》在故事的一開篇就學的非常到位。
武術指導仿佛瑜伽老師兼職的,清一色綿里藏刀型,再沒有拳拳刀肉的陽剛之氣。
怕觀眾看不懂武打動作一慢再慢,武俠世界招招致命的快感和緊張感,通通消失不見。
當然了武戲的放慢不能直接決定整個劇的好壞,故事講的好這些也可以忽略,只可惜《劍王朝》的編劇和導演沒這個覺悟。
一掌結束宋神宗的性命之後,丁寧用傘劈穿木船,再加上一句讓觀眾反應不過來是誰說的:爾等膽敢困我蘅王,吾必殺之,故事就倒回了十年前。
十年前的主角是梁驚夢,他所發生的的故事就是簡介里說的,幫蘅王滅了烈國後,被葉甄和蘅王聯手謀害,先是喂了毒酒而後合力圍殺。
這一系類操作在普通的古裝劇里,很套路,也很成立,因為如果梁驚夢只是普通將軍,他功高蓋主,宮廷權謀後被一場鴻門宴搞死很正常。
問題就出在夸這劇的人所說的點,國產武俠。
梁驚夢是不折不扣的武林中人,千里救友是他俠義精神的表現,既然是個武林霸主,一個土皇帝一個真皇帝,廟堂和江湖是兩個地界,土皇帝哪會有功高蓋主一說。
這時可能就會有人反駁,因為梁驚夢妨礙了蘅王和葉甄搞對象,所以他才會死。
OK,回到把梁驚夢逼死的蘅王之前,劇中後期字幕很努力,怕我們不了解人物背景,於是在每一個出場人物的左右兩邊都細心的標註了他是誰,他修為多少。
這裡又出現了一個概念,修為。
男頻小說兩大寶,玄幻修真、後宮種田,《劍王朝》很明顯屬於前者。
修真是仙俠類的分支,它更講究修行等級,求真、悟道,是將仙俠剔除武俠之後,仙的那一部分。
那麼問題來了,第七境,搬山境的蘅王怎麼會被無名小卒的弓箭所傷?能改變天地氣象,搬山填海的大能就只是用嘴練的嗎?
武俠不像武俠、修真不是修真,所以《劍王朝》被廣大網友誇讚的新武俠到底是個什麼種類?
嗯,可能是個玄幻吧,畢竟一概解釋不清楚是的土不土洋不洋的玩意兒都統稱玄幻。
新武俠說完了,再說被網友夸的燒腦。一個「王子復仇記」正派反派都非常明顯,故事線一條提升修為,一條殺掉叛徒,又沒個勾心鬥角不存在什麼懸疑燒腦。
真正讓觀眾「燒腦」的到底是什麼呢?
現在更新的12集裡,登場的少說也有幾十號有名有姓的人物,出場只靠字幕介紹。
比如說千國雲水宮的白山水,烈國的烈劍爐趙四,按道理來說她倆也是故事的重要推動者可介紹一閃而過就沒了。
倆美女登場數次,一言不合就開打,為啥打也不講明白,你不耐著性子看到5集之後,根本沒法兒知道她倆是戰敗國潛伏在衡國的「餘孽」。
一場打戲接著一場打戲的搞,故事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講,場景與場景之間更沒自然的銜接。
觀眾還沒搞清楚這人是誰,劇里的人就打完了,還沒記住角色的臉,盒飯就來了。
能看的出《劍王朝》的野心是非常大的。
四國掣肘,千國和烈國被滅,蘅國因為修為高的宗師頻出日益強盛,它應該是想營造一個很大的世界觀,來推動後期王子復仇的壯烈。
但你這前期地基沒打好,所有細節都靠觀眾腦補,這賣安利的樓不塌才是奇了怪。
敘述能力配不上野心造成的問題除了劇情上的坍塌,還有人設上的失敗。
船上打戲結束於丁寧一掌打穿宋神宗的前胸。
打人下死手,殺人要戳透的心性在劇里比比皆是。
試劍場姜黎跟丁寧PK,丁寧戳穿了姜黎的手掌,血漿橫飛,他帥氣的說了句,是你想廢我手在先。
後邊去巴郡圖山縣,封清晗跟丁寧PK,為了一顆珠子,他又是一劍廢了對方修為和性命,再丟一句,這是他自找的。
此情此景再配上輕鬆的語氣、瀟洒的動作。
丁寧就在編劇筆下塑造成了一個天地萬物以我為尊,殺人如麻、好勇鬥狠的不怎麼正派角色。
有了綠幕這種科技了之後,實景拍攝的越來越少,特別是這種不土不洋的玄幻題材,更是綠幕在手萬水千山我都有。
《劍王朝》統一採用模糊背景的方式,在它刻意營造暗黑的所謂電影感下,更是凸顯了後期特效的拙劣。
特效好的玄幻劇國產不是沒有,去年的《將夜》就因為高級的特效吸了一波自來水,但《將夜》的成功不單單是特效,它的基礎分是給在劇本改編的得當。
隔壁《慶餘年》的後期和服化道同樣讓人不忍直視,可它就是投觀眾所好的寫好了紮實的劇本,前期就講清了人物關係,所以才能開播兩三周熱度持續上漲。
還是前面那句話,萬丈高樓平地起。
編劇沒弄好自己編的是個什麼題材類型,導演沒想好怎麼把文字轉化成畫面。
啥都靠觀眾自己腦補,那我看小說自己補畫面就完了,還費這時間看劇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