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璐
4月1日,唐曉培眼含熱淚,在離家56天後終於回到了臨淄這片故土。
英雄回家,兒子閆涵為媽媽獻上花束。
唐曉培是北大醫療魯中醫院血液風濕科護士長,也是一名中共黨員。2020年伊始,面對嚴峻的疫情,唐曉培作出了一個在家人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決定。「我是黨員,山東省重症專科護士,有7年ICU、3年急診科工作經驗,我報名!」
唐曉培的丈夫閆愛學是臨淄區人民醫院的一名神經外科醫生,面對疫情,他同樣有一顆拳拳報國之心。「看到妻子堅定的眼神,我知道她一定要去武漢,我剩下的只有支持。作為一名醫生,我也想去前線支援。」
唐曉培立過三等功的老黨員父親在聽到女兒的決定後,內心感到深深的驕傲。「你做得對!去吧,全家人支持你!」
唐曉培夫妻兩人平時工作就忙,兩個孩子經常託付給公婆照看。聽到媽媽的決定後,11歲的大兒子閆涵雙眼含淚,面露不舍;4歲的小兒子閆潤懵懵懂懂,他還不能理解媽媽將要去做的是一件偉大又危險的事情。
向醫院提交了報名表後,唐曉培立即收拾好行李,做好隨時出發的準備。不能確定出發時間,她就將行李放到車上,上班下班來回拉著。就這樣,一個星期後的2月5日,唐曉培接到醫院的緊急通知,她將作為山東省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即刻出發。
唐曉培與五星紅旗合影。
2月6日,伴隨著飄飄洒洒的雪花,山東省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踏上了開往湖北武漢的列車。山東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長早早就在武漢高鐵站迎接,唐曉培這才得知要進入方艙醫院工作。
去駐地酒店的路上,天空陰雲密布,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路上寂靜的只能聽到風雨的聲音,高樓靜靜地聳立著,整個城市難見人影,武漢瀰漫著蕭瑟與淒涼。看到昔日繁華的城市變成這樣,唐曉培的眼淚不自覺流下來。
2月7日,唐曉培接到通知要去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支援。她緊跟在指導老師的身邊,仔細記好各項注意事項,把參觀後的內容匯總成資料,發到群里,供每一個隊員學習。
在全員穿脫防護服的培訓中,為了保護每一個隊員的安全,同時為了能看清楚隊員操作的每一個細節,從早上8:00到晚上22:00,唐曉培一直站在隊員面前,確保大家全部考核合格。「我是第一組的護士長,帶領著10名隊員負責B廳A區215名病人,任務艱巨,我必須得保證患者的治療護理順暢和隊員們的安全。」
來到武漢的第四天,唐曉培與隊員們進入實戰階段。看到排隊進艙的患者,唐曉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為病人發放餐食的時候,有患者看到了唐曉培的防護服上寫著的「山東」二字,一個勁說「山東人好,謝謝你們山東人」,唐曉培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
摘下口罩和防護眼鏡,唐曉培的臉上滿是壓痕。
2月11日,唐曉培在武漢救援日記里這樣寫道:每一個人都在認真地奉獻著自己看似微小的力量,點點螢火已然點亮了一整片天空。而我,和大家一起在這裡等待春天的到來。
春天的腳步慢慢近了,方艙醫院出院的病人越來越多。
患者出院時會有一個心愿卡,可以將自己的心愿寫在上面。唐曉培與隊員收到的滿滿都是患者的感謝祝福。唐曉培將從山東寄來的平安中藥香囊,作為禮物送給他們,這也進一步拉近了醫患之間的感情。
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唐曉培所在的團隊共收治病人359人,轉出173人,出院185人,實現了「三零」目標,即治癒出院患者零復發召回、收治患者零死亡和醫護人員零感染,圓滿完成了任務。
3月7日,唐曉培站完了方艙休艙前最後一班崗,見證了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開艙與休艙的全過程,她的團隊也被評為全國優秀團隊,個人獲得東西湖方艙醫院「先進標兵」榮譽稱號。
唐曉培站好休艙前最後一班崗,面對鏡頭加油打氣。
武漢的春天終於來了,大片大片的鮮花盛開著,五彩繽紛,爭奇鬥豔,唐曉培也終於踏上了家鄉的土地,沿街盛開的花朵,將這座城市妝點得更加美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mTqQHEBnkjnB-0zHoQ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