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上的保潔工:系在一根繩索上的愛情

2019-10-08     家庭雜誌

在重慶市雲陽縣龍缸風景區的名片景點——雲端廊橋上,俯瞰垂直高度1010米的懸崖,就會看到一道特殊的風景:一個穿著藍色工作服、戴著紅色安全帽的「蜘蛛人」,在一條白色繩索的牽引下,雙腳懸空,撿拾懸崖上的垃圾。繩索的另一端是一個同樣著裝的中年婦女,她站在高高的崖頂,雙手抓著繩子,一刻也不敢放鬆。

他們是龍缸風景區的一對懸崖保潔工夫妻。從2013年起,憑著一根繩索,丈夫在崖下撿拾垃圾,妻子在崖頂保障安全。這份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的工作,夫妻倆一干就是7年。她說:「只有親手拉著他的繩子,我才放心。」他說:「老婆在上面拉著我哩,我很安心!」

相濡以沫,苦而回甘

吳貴生和解一香都是重慶市雲陽縣清水鄉人。結婚後,吳貴生起早貪黑地幹活,從不捨得讓妻子跟他下地。解一香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還時常將熱騰騰的飯菜送到地里。兩個女兒出生後,家裡更是充滿了歡聲笑語。

女兒們相繼上了學,家裡開支大了,夫妻倆去城裡打工。為了掙多點錢,吳貴生決定拜師學習外牆粉刷。看著丈夫懸吊在半空中工作,一吊就是十幾個小時,解一香既心疼又擔憂。吳貴生每次從吊籃里下來,解一香都要拉著他左看右看,生怕他哪裡受了傷。「吊籃很穩,還可以坐著,比在地上幹活舒服多了。」為了不讓妻子擔心,無論多累,吳貴生都會佯裝輕鬆地安慰她。

2012年年底,夫妻倆回老家過春節。聽說家鄉的龍缸風景區招聘懸崖保潔工人,吳貴生一問才知道,隨著客流量的增加,景區多處懸崖峭壁上出現了生活垃圾,普通清潔工無法勝任崖下垃圾清理工作,所以要招聘專人來負責懸崖保潔。吳貴生從小在龍缸附近長大,想到家鄉的美景被垃圾污染,他很痛心,於是就和妻子商量:「咱不打工了!我去當懸崖保潔工,你在家裡種點蔬果。」

得知丈夫要當懸崖保潔工,解一香不敢相信。在工地上乾了這麼多年,丈夫的技術已很成熟,收入也越來越可觀;而懸崖保潔不但十分危險,工資也不高。吳貴生一改往日的溫順,堅定地說:「孩子們都能自食其力了,我不求掙多少錢,只想讓家鄉的風景變得乾乾淨淨,讓更多人喜歡咱們的家鄉。」

懸崖保潔工是早晚上班制,早班凌晨5點開始,晚班則是傍晚5點開始,幹完為止。上班第一天,吳貴生走了沒多久,解一香就開始擔憂。想到丈夫懸吊在近千米高的懸崖上,自己又不在他身邊,她一口飯也吃不下。

解一香悄悄來到景區,在一處陡峭的崖壁邊,她一眼看到了吳貴生。他在一條白色繩索的牽引下,雙腳懸空,正舉著夾子艱難地「追趕」崖壁上的垃圾。解一香目不轉睛地盯著丈夫身後長長的繩索,生怕崖頂拉繩子的人手裡打滑。

那晚,解一香怎麼也睡不著,腦海里全是丈夫「命懸一線」的樣子,想到以後每天都要承受這種「生離死別」的煎熬,她的眼淚就忍不住湧出來。

「繩命」相牽,生死相連

自從吳貴生當了懸崖保潔工,解一香就成了「魂不守舍」的人,心裡時時刻刻都牽掛著丈夫的安危,就連夜裡做夢,也全是丈夫的影子。

一個大風天,懸崖上的垃圾格外多,吳貴生干到中午一點還沒回家。解一香以為他出了什麼狀況,託人滿景區去找。當吳貴生平安地出現在家門口時,解一香掛著眼淚笑了。就在那一刻,她心裡產生了一個強烈的念頭:「我也要去當懸崖保潔工,每天和他在一起,親手幫他拉繩子。」

得知妻子的想法,吳貴生連連擺手:「景區有專人拉繩子,哪裡輪得到你一個婦女同志!」但經不住妻子的軟磨硬泡,吳貴生最後只好答應。

在解一香的再三請求下,管理員將她和吳貴生分在了同一個組。每天清晨,夫妻倆早早出門,來到指定的懸崖頂端,開始一天的工作。解一香總要先檢查安全繩是否破損,然後幫吳貴生套上去,還要使勁拉幾次,生怕哪裡沒系牢。安全繩末端的掛鉤掛在欄樁上,解一香覺得不夠穩妥,還要在大樹或石頭上纏繞幾圈。吳貴生順著繩索一步一步「走」下懸崖時,解一香和同組的另一名工友緊緊抓著繩索,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2015年5月,景區內最險峻的雲端廊橋景點正式對外開放。吳貴生和解一香所在的保潔組被分配到此處,專門負責廊橋下的懸崖保潔工作。

雲端廊橋下的懸崖高達1010米,崖壁幾乎垂直,十分險峻。每次做準備工作,解一香覺得無論怎樣捆綁都不夠牢固。為了確保丈夫的安全,她乾脆將安全繩在自己腰上盤繞幾圈,想到自己的體重有120斤,即使拉繩子時手裡打了滑,也有身體纏著繩子。

很長一段時間,解一香有意「增肥」,她大量吃肉、喝湯,迫使自己長胖。「女人的力氣哪裡敵得過男子,你就讓兩個男工友幫我拉繩子吧。」見妻子如此折騰自己,吳貴生心疼地勸道。解一香直搖頭:「繩子是你生命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交給別人我不放心。」

做保潔全年無休,節假日尤其忙,即使在大年初一,夫妻倆也是先去景區撿拾垃圾,再回家與親人團聚。這些年來,二人對景區的一草一木早已瞭然於胸。雨後的崖壁特別濕滑,每移動一步都很艱難,儘管如此,吳貴生也從不因為惡劣的天氣而耽誤撿垃圾。「天天下去,崖壁才能天天乾淨。我希望讓遊客看到我們的家鄉乾乾淨淨的。」他常常這樣說。

崖壁上雖少植被,但有很多裂縫和岩洞,常有野生動物出沒。吳貴生最怕在撿垃圾時「偶遇」野生動物。有一次他伸手去抓一根盤繞的樹枝,忽然發現樹枝動了起來,原來這是一條綠皮毒蛇。幸好他的手縮得快,否則他也許就上不來了。

從那以後,吳貴生格外小心,生怕招惹了野生動物。儘管如此,危險依然無處不在。2017年中秋節,天剛蒙蒙亮,夫妻倆就來到了景區。正當吳貴生攀著懸崖緩慢「行走」時,崖壁上一塊鬆動的石頭掉下去,砸中了他的右腳。鑽心的疼痛讓他沒辦法繼續移動腳步,他很想攀著繩子回去,但轉念一想,垃圾還沒撿完,就這樣回去了,誰來頂替自己呢?吳貴生靠著一棵小樹休息了一會兒,又接著撿垃圾。兩個多小時後,他才拖著受傷的腳艱難地爬回崖頂。解一香一邊幫丈夫擦藥,一邊責怪他沒有早點上來,眼淚一滴一滴落在他的腳踝上。

時間久了,夫妻二人成了雲端廊橋一道特別的風景。很多遊客深受感動,不再亂扔垃圾。懸崖下的垃圾慢慢減少,吳貴生的工作量也漸漸少了。這讓夫妻倆倍感欣慰。

兢兢業業,同心守護

隨著龍缸景區的開發,附近一帶的農民也活躍起來,很多人做起了小生意。侄子幾次找到吳貴生,請他去飯館幫忙,開出比保潔工高几倍的工資。吳貴生笑著說:「懸崖保潔是個危險的工作,但總得有人來干,否則,美麗的風景又要被垃圾污染,那是我最不想看到的。

後來,姐妹邀請解一香帶著吳貴生一起做本地的特產生意,解一香也婉拒了。「我什麼也不做,就在景區陪他撿垃圾,這樣的生活很好。」時間久了,親朋好友不免覺得這對夫妻太固執,甚至有人譏笑他們腦子不會轉彎。每當聽到旁人的閒言碎語,吳貴生夫婦總是相視一笑,只當耳邊風。

隨著遊客素質的提升,懸崖變得越來越乾淨,有時吳貴生下崖壁半小時就可以上來。但隨著遊客的增多,新的麻煩也產生了。很多遊客在懸崖玻璃橋上觀景或拍照時,會不慎將手機、帽子、錢包等物品掉下去。在撿垃圾的過程中,吳貴生常常撿到手機、錢包和其他物品。這些失主大多早已離開了景區,他只好將撿拾到的物品交到景區管理處,委託工作人員幫忙尋找失主。

無論何時,一旦得知有遊客的物品掉下懸崖,吳貴生就會毫不猶豫套上安全繩,下崖找尋。「叔叔,我的背包掉下了懸崖,行李和錢包全沒了。」一個冬天的上午,吳貴生剛回到崖頂,身上的安全繩還沒來得及解開,一個小伙子就來到他面前,怯聲怯氣地說道。

吳貴生二話不說,抓著繩索一步一步朝懸崖最底部移動。當吳貴生將背包交到小伙子手上時,他非常感動,從背包里取出一沓現金,塞到吳貴生手上,吳貴生說什麼也不肯收:「景區就是我的家,我熟悉崖下的情況,這只是舉手之勞。」

為了方便遊客,夫妻倆索性全天守在景區,發現有物品掉下去,立刻相互配合,下崖尋找。每當吳貴生大汗淋漓地爬上崖頂,將東西原封不動地交還給失主時,無論對方給出怎樣的報酬,夫妻倆從不收取一分一文。「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他們總是這樣說。

由於長年在崖頂拉繩索,解一香的兩隻胳膊常常徹夜疼痛。她怕丈夫知道後不讓她乾了,一直默默忍受著,實在受不了就貼點膏藥。

2018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吳貴生下懸崖幫一個客人尋找手機,突然,一群山蜂飛過來,將解一香團團包圍。很快,她渾身上下被蜇了幾十下。想到丈夫正在崖下工作,自己的任何動靜都可能影響他的安危,解一香不敢有任何掙扎,雙手牢牢抓著繩子,雙腳像被釘子釘在地上。

兩個小時後,吳貴生回到崖頂,解一香的臉和胳膊早已腫得變了形,眼睛腫成了兩條縫。遊客接過手機,既慚愧又懊悔,堅持要送解一香去醫院,解一香卻像沒事一樣擺擺手說:「沒關係,我丈夫平安回來就好了。」

如今,夫妻倆都已年過半百,依然堅守在懸崖邊,撿拾懸崖上的垃圾,還隨時幫遊客找回丟失的物品。大風過後,崖壁上的垃圾會多一點,而在平時,無論遊客多少,懸崖上幾乎都是乾淨的。見越來越多的人有了自覺保護景區環境的意識,兩人都很開心。

吳貴生和妻子商量好了,只要身體允許,就繼續幹下去。「景區是家鄉雲陽的一部分,能讓家鄉變得更好,是我們的光榮。」

文:付狄鷺

本文系《家庭》雜誌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改編,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lCAq20BMH2_cNUg3Gf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