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大路工業園區:春天可期 豐收在望

2020-03-07   准格爾旗發布

受疫情影響,大路工業園區產量一度降至平時的60%以下。定計劃、制預案、搞防疫、抓生產,在大路工業園區內,企業的機器轉動一刻未停,人們忙碌的腳步也一刻未停。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幾天,大路工業園區的產能又恢復到了平時的95%以上。

付飛雄:今日事今日畢

從春節到現在,大路工業園區經濟發展局局長付飛雄還沒有「下班時間」。連日來,在全市掀起復工復產熱潮的形勢下,付飛雄覺得更有幹勁了,只要產業鏈「活」了,園區企業目前遇到的困難就能解決,今年園區就能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復工復產要馬不停蹄,疫情防控也不能鬆懈。和疫情拼力量爭產量,大路工業園區的幹部們都鉚足了勁兒。早在2月7日,大路工業園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就公布了新建續建項目開復工、疫情防控、企業復產和人員返崗「四個防控操作規範」,為園區企業和職工復工復產工作提供了指南。

疫情發生後,大路工業園區內的15個重點煤化工項目有11個都在維持正常生產。日前,內蒙古伊泰石化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和內蒙古永江佳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兩個項目也向園區遞交了復工申請。復工復產井然有序,但原材料供應不足、運力不足、上下游企業關停、用工短缺……每一個問題都是卡在大路工業園區各個企業喉嚨上的一根刺,為了幫企業「拔刺」,付飛雄和同事們想了很多辦法。

全市各地煤礦陸續復工,生產硫酸、鹽酸、液鹼等輔助原料的企業也相繼復工,原材料運輸問題必須馬上解決。申請自治區和鄂爾多斯市的統一通行證、制定專門路線、規定專人管控、定點防疫消毒,經過一系列努力,這些輔助原料源源不斷運進了企業,一度下降的運力又恢復至高峰時期的90%以上。為了幫企業解決庫存,降低漲庫風險,大路工業園區一方面協調企業存儲共用,一方面鼓勵企業外銷轉內銷,就地消化產量。為了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的問題,園區抓緊申請報批,分地段、分時段、分工種為企業解決員工返崗問題。

精準服務、靠前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才能切實維護園區生產發展穩定。「我們現在都是一對一服務,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遇到問題必須當場解決,今日事今日畢,不能積壓。」付飛雄說。

吳志偉:其實還是挺想家的

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節假日不停產,每逢春節都會有人選擇留守崗位。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生產管理部副部長吳志偉的老家在赤峰寧城,今年過年他把「回家」的機會讓給了其他同事,想著年後再調休,沒想到春節期間的繁忙狀態一直持續到現在。吳志偉說,其實他還是挺想家的,擔心老家的親人,但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堅守崗位、保障生產。

疫情發生以來,吳志偉每天休息的時間比平時更短了。不僅是因為人員緊缺,要做好工藝管控、加強設備巡查,更多的是要配合大路工業園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發生後,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執行了嚴格的疫情管控措施和管理規定,一開始時吳志偉還不習慣,時間長了,公司內員工都習慣了。

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甲醇、烯烴等產品,抗擊疫情期間,外地原材料一時運不進來,自產的甲醇又不能滿足烯烴生產的需求。在大路工業園區的協調下,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購買了園區內鄂爾多斯市西北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產的甲醇,現基本能維持正常生產。

前不久,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烯烴裝置轉產聚丙烯纖維料,實現了一次性轉產成功。聚丙烯纖維料是當前醫用口罩、防護服、醫用手套等產品的基本生產原料,除聚丙烯產品外,該公司所生產的副產品丁二烯也是製作一次性防護橡膠手套的主要原料。

目前,鄂爾多斯只有三家企業生產聚丙烯,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我們的產能肯定能跟上,現在最希望的就是趕緊把我們的產品運給下游生產企業,快點生產出更多的醫護用品,為抗擊疫情作出貢獻。」吳志偉說。

孫福民:老張,你辛苦了

內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副總經理孫福民1月22日回到了老家山西運城,回家沒幾天他就坐不住了,總想著跑回大路工業園區。春節期間,內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管理層只有總經理張慧峰在單位值守,疫情突發,企業日常秩序被打破,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保障生產,所有工作都要重新安排,孫福民知道張慧峰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孫福民擔心企業生產情況,一邊催著公司儘快向大路工業園區提交申請,批准他回來;一邊通過手機,為張慧峰和留守的同事們提供「遠程協助」。 2月3日,孫福民終於回到了大路工業園區。2月4日起,他開始了14天的「主動隔離」。像孫福民這樣的非鄂爾多斯籍外地員工,大路工業園區共有2000多人,目前已經有1468人返回崗位,其他外地員工也正在履行返崗的相關手續。

內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現在的產能大約是平時的70%左右。受疫情衝擊,該公司生產的甲醇等產品難以銷售,液態煤化工產品不易存貯,公司上下都很著急。在隔離期間,孫福民得知自己公司的產品在大路工業園區管委會的協調下賣給了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庫存壓力緩解了,孫福民也放下心來。2月17日,孫福民14天的隔離期結束了,他抓緊到社區彙報了自己經隔離觀察無異常的情況。第二天一早,孫福民就趕去公司上班了。前一晚,孫福民打電話給張慧峰:「老張,你辛苦了。我明天上班,你休息休息吧。」

以前,大路工業園區內總是車水馬龍,到處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而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大路工業園區內雖無往日繁華,但在寂靜的背後,卻是忙得安靜、忙得沉穩、忙得有序。說起復工復產,園區管委會和企業都面臨著很多問題,但他們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口罩沒有遮住人們臉上自信的笑意。相信,伴隨著這個春天的到來,今年大路工業園區也一定會達產豐收,曙光再現。

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大路工業園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