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是一個現代與傳統結合得非常好的地方,現代是和我們當下的生活聯繫得很密切,充滿了高科技的色彩,充滿了未來的一種智慧,而傳統則是我們在這裡能看到歷史,看到過去人們生活的痕跡。」網絡大V、時評人、影評人、專欄作家韓浩月稱,這兩天行走龍崗,最深的感受就是看到一個傳統和現代交融、年輕又不失底蘊的龍崗。
11月21日、22日,龍崗區委宣傳部組織開展了「網絡大V品讀龍崗」活動,邀請十年砍柴、譚伯牛、韓浩月、新聞不發炎、深圳縣令等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大V行走龍崗。行走中,龍崗特色鮮明的客家文化、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以及科技創新氛圍給這些網絡大V留下深刻印象。在22日舉行的「網絡大V品讀龍崗」座談會上,網絡大V們就行走龍崗的感受與體會暢所欲言,為龍崗發展建言獻策。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鬍庚祥參加座談會。
品文化 歷史感濃厚 親和力十足
提到龍崗,就不能不提大芬油畫村。「網絡大V品讀龍崗」首站來到了大芬,這裡有著「中國油畫第一村」的稱號,面積只有0.4平方公里的小村落,卻雲集大小畫廊及門店1200餘家,知名企業60餘家,聚集油畫從業人員2萬多名。
「以前我想像中的大芬是流水線加工的油畫工廠,類似一個車間或一個作坊,但真正走進這裡,才發現大芬是個很雅致的文化街區,很有煙火氣,也很有情調,這出乎我的意料。」 十年砍柴是知名專欄作家、文化評論家和網絡紅人,微博粉絲140w+,第一次來大芬,他的感受是「震撼」。
「最有名的藝術家可能不在深圳,可能是在北京、上海,藝術院校這邊也不占優勢,為何唯獨大芬能創造45.5億的產值?後來想想,這與深圳的地理優勢、創新優勢是分不開的。曾經的一個小村落能吸引那麼多人來這裡淘金,把油畫做成產業鏈,吸引人的是它的制度以及寬鬆的環境。」 十年砍柴這樣分析道。
龍崗是深圳最大客家聚集地,一直不遺餘力地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弘揚客家文化,而甘坑客家小鎮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還入選了首批國家級文旅特色小鎮。它曾是客家人聚居地,古建眾多,依山傍水,房連巷通,錯落有致,猶如畫卷。漫步在小鎮里,大V們的腳步都不由自主地放慢,享受片刻的休閒時光。「客家小鎮很美,和國內其他的小鎮是有所區別的,雖然也有一些重新修建,或者復建、仿建的建築,但是整體的布置、建築和道路,乃至植被的搭配都做得非常好,是一個休閒的好地方,而且小鎮開發了小涼帽等文化周邊產品,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譚伯牛是專欄作家,微博粉絲45w+。「中國很多的城市同質化很嚴重,不僅僅是旅遊小鎮的問題,包括城市很多時候也是大同小異,一座城市、一個區域要區別於其他地方,最重要的是這個城市裡所獨有的文化、藝術、人文。」 譚伯牛認為,龍崗把傳統客家文化很好地保存下來,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觀發展 「快與慢」相得益彰 盡顯文明城區魅力
「從星河WORLD坐車到甘坑客家小鎮,讓人產生一種時光穿越的感覺。從一個具有很強未來感、智能的城市標誌性建築,來到了一個歷史悠久的村落,這種穿越感我覺得正是龍崗的魅力所在。」網絡大V韓浩月說,這是他第一次來深圳,第一次來龍崗,對於一個北方人來說,來到深圳的新鮮感、衝擊感還是挺大的。
龍崗星河WORLD致力打造世界級·全生態城市中心,在不大的空間內集聚了商住文體教等功能,為不同人群提供多種服務,並吸引了光子晶體科技、國星宇航等眾多高科技企業入駐。「這是面向未來的發展城市,凸顯了龍崗在追求現代化的智慧。」韓浩月認為,「龍崗在發展的過程中把握好了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把握好了快與慢的關係。在發展城市建築,在體現城市文明這一塊走到了最前端,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方面又做得特別到位,這也是快速發展城市的優勢,它避開了之前發展過程中走過的彎路。」
短短兩天的行程里,網絡大V們還參觀走訪了深圳·紅立方、大運中心、深圳國際大學園等具有龍崗特色的地方,更直觀地看到一個富有現代感、科技感,以及充滿活力和人文氣息的嶄新龍崗。
深圳·紅立方是去年建成的龍崗文化新地標,與深圳書城龍崗城構成了「三館一城」,以公共教育為主線,融合科技、文藝、城市內涵等創新因素,打造集文化引領、文化融合、旅遊休閒為一體的公共文化場館群。恰逢第二十屆深圳讀書月,網絡大V們一走進書城,看到的是一個有書卷氣的龍崗。期間還發生一件有趣的事,十年砍柴、譚伯牛發現自己的書放在那裡,便高興地站在書架前拍照,並發了一條微博,沒想到有網友跟帖說:「就是為了迎接兩位特別布置的。」這讓十年砍柴有點哭笑不得。
網絡大V深圳縣令對龍崗的記憶中,大運會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大運會之後,龍崗大運中心充分利用場館優勢,引進和舉辦法國超級盃、世界無人機錦標賽、CBA聯賽等賽事,成為全國高端體育賽事最集中的城區。網絡大V們來到大運中心,興致盎然地參觀了中超聯賽深圳佳兆業足球隊、CBA聯賽深圳領航者、國家女子冰球隊的主場,充分感受體育帶給這座城區的活力與魅力。
而深圳國際大學園則有望成為全市乃至全國中外合作辦學最集聚的區域。參觀走訪了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兩所高校,網絡大V深切感受到龍崗在培養國際化創新型人才的育人模式以及濃厚的人文氣息。
龍崗融媒記者 何小娟 通訊員 羅玉熾 張毓琪 文/圖
龍崗融媒編輯 鍾海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f0woW4BMH2_cNUgepI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