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維打擊式戀愛":糖衣雖甜,內里有毒,請年輕女孩對大叔說"不

2019-07-26   小姨媽呱唧呱唧

昨天有件事差點嚇到我:

一開始,有個不相熟的女孩微信問我,如何看待年齡差距比較大的愛情

9102年了,我想當然的說:

年齡不是問題,身高不是距離,地區不是差異,體重不是壓力。

可我細問之下才知道:

這個女孩才16歲,她口中參與「愛情」的另一分子已經30歲了,她們的年齡差整整有14歲。

可是在我看來,他們之間的問題其實根本不是14歲的年齡差。

我不會反對26歲的女孩和40歲的男人戀愛,因為一個26歲的女孩,至少懂得自己要什麼

但是,如果換做一個16歲的女孩呢?

她明白什麼叫做愛情嗎?她知道和一個30歲的男人談戀愛意味著什麼嗎?

我記得有個傳說中百試百靈的追女孩法則:

如果她涉世未深,就帶她看遍世間繁華

如果她歷經滄桑,就帶她去坐旋轉木馬

事實上這段話的前半句,就是再論證:

一個成年男人想要滿足一個未成年少女的幻想,容易的就跟踩死一隻螞蟻一樣

他成熟睿智、他能力卓越、他強大沉穩——同身邊的男孩子相比,他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可是,他們之間鮮明的對比,不過是「在什麼樣的年紀就做什麼事而已」

再成熟的30歲大叔也有16歲毛頭小子的時光,甚至當年他可能比你身邊的男生還幼稚。

我知道很多小姑娘都做過這樣的大叔夢:

他們紳士謙和、既成熟又有品位,能夠解決你的大部分問題,懂得你每句話的小心思與言外之意

他輕輕鬆鬆就能帶你見識未知的新世界,領略從未見過的風景. . .

就像每個關於蘿莉與大叔的小說里寫的一樣,他幾乎是完美的,不僅符合你對未來全部的幻想,還能像寵女兒一樣的嬌慣你、縱容你

可是在我看來,這種小說不過是成人世界對年輕的漂亮女孩開的一個惡俗玩笑而已。

蘿莉與大叔這類事情都像是美麗的肥皂泡,一觸即碎,可碎片卻很容易割傷女孩自己!

我之前看過一個電影,片名叫做《成長教育》

影片的主角珍妮是個16歲的少女,她成績優異,擅長拉大提琴,在父母眼中她是牛津大學的「種子選手」,在老師眼中她的前途也一片光明,

珍妮對未來有許多美好的幻想,去聽一場真正的音樂會,去浪漫的巴黎講法語. . .

如果她沒有遇見大衛,憑藉著珍妮自己的努力這一切也會實現。

可是她在一個雨天,宿命般的邂逅了大衛。

他知道一個女孩會對陌生男人有戒備心,所以非常聰明的對珍妮說:

「我很心疼你淋雨的大提琴,我提議你把大提琴放在我車上,然後跟著我的車走。」

多狡猾啊,他只是請求載你的大提琴,那自己何必要拒絕這樣幽默的好意呢?

所以珍妮跟著車、淋著雨只是走了幾步,就上了大衛的車。

毫無疑問,大衛是英俊倜儻、幽默迷人的。

他對珍妮每一個疑問句都能對應出妙語連珠的回答他舉手投足間散發出的氣質是那麼吸引人。

他輕而易舉就把珍妮幼稚的小男友秒的連渣都不剩

大衛就這樣帶著珍妮進入了一個從未踏足的新世界:

古典音樂會、藝術品拍賣廳、高檔酒吧、高級餐廳,為她拍下喜歡的名家畫作,帶她去牛津大學,甚至還有夢想中的巴黎,還在塞納河下一起愜意欣賞日落

這樣燈紅酒綠的奢華迅速占據了珍妮的生活,大概珍妮自己都沒發現,她的想法和幾個月之前已經截然不同了。

她扮作大人模樣,盤起了頭髮,塗上了口紅,穿上了高跟鞋,她無比高興的去適應大衛帶給她的生活。

可是在這一過程中,她潰不成軍的丟失了自我

同那個絢麗多彩的成人世界相比,學校自然是枯燥乏味的。

而由於頻繁的與大衛出行,珍妮只能逃課、請假,並任由成績下降

可她並不在乎這些,只顧著和朋友們炫耀自己的巴黎之行,對她們展示大衛送自己的求婚大鑽戒。

後來,珍妮甚至和老師、校長起了數次衝突,全面否定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意義。

珍妮不認為學習能夠帶來什麼用處,最後竟然瀟洒的提出了退學。

然而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珍妮的父母居然也沒提出什麼異議,連曾經在他們計劃中無可比擬「牛津大學」也不再重要了

我可以揣摩珍妮和她家人的想法:

既然我想要的都已經得到了,那我為什麼還要去努力?一切都像我想要的一樣美好,只是來的早了一點罷了,這有什麼關係呢?

可是所有得到的東西,都是要付出代價去交換的:

最後,珍妮偶然發現大衛早已結婚生子,而自己並不是第一個受害者。

當大衛的妻子坦然又隨意的說道「你大概什麼都不知道吧?當然,她們也都不知道」時,珍妮才發現那個紳士又幽默的大叔自己所謂的愛,不過是個泡影

電影的最後,珍妮的老師不計前嫌的幫助了她,珍妮得以自學考取了夢想中的牛津大學,也和年級相仿的男孩子談了戀愛。

後來,那個男孩問她要不要一起去巴黎。

珍妮回答「我很樂意,我好渴望看看巴黎」,好像她從未去過那裡一樣

珍妮說自己和其他學生看起來是一樣的滿臉好奇、不懂事又單純,可是她自己心裡知道,她不一樣。

是啊,電影里的錯誤是可以打破重新來過的,可真實生活里卻往往不會這麼輕描淡寫的度過。

就像大衛在一些年輕的漂亮女孩的生命里總是出現,可並不是每個女孩都擁有珍妮這樣的好運氣。

我高中的時候,隔壁班的一個女孩lala就曾因為一段和大叔的戀愛,而鬧得全校聞名。

那時候一些諸如陌陌之類的社交軟體剛剛興起,lala就和上面的一個大叔聊起了天。

那個大叔也就是30齣頭的年級,不胖不禿頂,說話不像她想像中的油膩,反而還很幽默風趣

所以lala和他聊天並不覺得反感,反而覺得比其他追求她的男孩有意思。

有一次lala抱怨自己的手機舊了不好用,可是還沒壞,爸媽不讓換,沒想到第二天大叔請她吃飯,直接就送了她一個最新款手機。

Lala被突如其來的禮物砸蒙了,帶著點僥倖心理收下了手機。

接下來大叔空閒時間就會請她吃飯,帶她買衣服,月假帶她去更大的城市遊玩,想買的東西多看幾眼就會被大叔雙手奉上。

其實lala的家境並不貧窮,只是普通而已。

她的父母就像無數對普通的中年夫妻一樣,上班下班勤勤懇懇,所以他們提供給女兒力所能及的生活和慷慨的大叔一對比,就顯得枯燥乏味了

何況,那時不夠成熟的lala把對絢麗多彩的成人世界的那種吸引,誤以為是愛情。

年輕女孩子吃到甜頭之後,受到蠱惑的抵抗能力幾乎為「0」,而且稚嫩的年紀總是讓她們覺得,為了愛情就應該豁出去

Lala沉醉於愛情,所以勇於豁出去

學校第三次抓到lala夜不歸宿的時候,她沒來得及搪塞遮掩,於是老師根據流傳的風言風語找來了她的父母,好一番深談。

更倒霉的是,隨後lala被檢查出來懷孕了。

3個月之後,lala再回到學校時已經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而年少時的惡意總是來得特別洶湧,lala被全班同學孤立,最好的閨蜜到處跟人說她的英勇事跡. . .

沒過多久,lala就轉學了

往後一次同學聚會也沒參加過,再沒人知道她考沒考大學,過得好不好。

像這一類成熟男人與懵懂少女的故事,其實是並不少見的。

有時候我也會好奇,為什麼女孩子們不去喜歡同齡且充滿朝氣的男生,反而被大自己十幾歲大叔所吸引

後來我琢磨出來了個中緣由,也看到微博上有博主把這種情況稱為「降維打擊」

「降維打擊」這個詞來自於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原文是「降維攻擊」

在書中,「降維攻擊」是宇宙中的高等文明攻擊對手的一種方法。

在《三體》三部曲的最後,人類賴以生存的太陽系,就是被更高級的文明實施降維攻擊後,由三維展開為二維,最終消亡了的。

如果用更通俗易懂的方法來解釋「降維打擊」,不如投射在我們的生活里:

好比讓高中生和初中生參加同一場考試、好比微信相較於簡訊、汽車和自行車相比。

因為我們完全不是同一個層次的戰鬥,所以你對我來說是沒有競爭力的

這就是大叔與蘿莉的「愛情」:

那些大叔非常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他們確信自己會得到,對於得到的方法也輕車熟路。

而由於人生閱歷與經驗的全面碾壓,讓那些未知的東西蒙上一層神秘的吸引力. . .那些女孩們居然還以為是愛情

在《成長教育》中,珍妮走出大衛的陰影后,幡然醒悟的說過一句話:

「我要的生活,沒有捷徑。」

是的,那些大叔給女孩們締造的世界是虛幻易碎的,只要靠自己努力得來的生活才是真實的。

回到文章一開始對我提問的女孩,我想對她說:

不管你的大叔事業是否成功,我都認為他做人一定是很失敗的,不然為什麼要到一個涉世未深的16歲女孩這裡找存在感?

請你別被浮華與燈紅酒綠迷住雙眼

別被你以後也會擁有的東西所吸引

請你別為了所謂的「愛情」豁出去

那些時候未到的禮物,哪怕包裹著彩色糖衣,裡面的味道也只會是苦澀。

女孩,請你們記住,一定要對所有大叔都說「不」!

也請記住珍妮那句話——想要的生活,沒有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