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武漢和義大利的美國夫婦:我們積極防疫時得不到理解

2020-04-13     美國僑報網

【僑報訊】直到不久前,大家還覺得新冠肺炎疫情離我們有千里之遠。隨著美國病例激增,許多人注意到生活正在發生變化,無論是頭條新聞還是我們平時接觸到的事物,大家會覺得自己沒有跟上政府、朋友和鄰居的步伐。但是如果這種脫節發生在家裡呢?

據NPR報道,31歲的麗影(Liying,音譯)現在居住在康乃狄克州郊區,但她出生在武漢,這座中國城市在去年12月底首次檢測到這種新冠病毒。自那時起,麗影就一直在關注武漢的動態,迫不及待地想幫忙。

2月11日,中國西南四川省遂寧市的一家工廠正在裝瓶酒精消毒劑以應對疫情。(圖片來源:美聯社)

她開始和附近其他的美籍華人一起籌款,在eBay上購買N95口罩和其他醫療用品寄回武漢,以幫助那裡不堪重負的醫院。雖然她是在私人市場上購買的物資,但麗影要求我們不要公開她的姓氏,她擔心自己會因為寄口罩回中國而受到騷擾。

麗影記得在無數個深夜,所有人都已經入睡,她會在廚房裡用手機搜尋口罩和防護設備的賣家。

與此同時,她32歲的丈夫費德里科(Federico)會從樓上臥室給她發簡訊,催促她不要熬夜。在費德里科看來,麗影的工作難度很高,她還有兩個孩子要照顧,新冠肺炎不過是個幾千英里外的問題。

但麗影沒有想過自己和疫情的物理距離,她在思考時間距離——這些口罩需要多久才能到武漢?

雖然她和丈夫住在同一棟房子裡,但他們用兩種不同的標準來衡量這場危機。

現在這種狀況發生了改變。

費德里科來自義大利的倫巴第,是歐洲第一個也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2月下旬,費德里科接到父親的電話,他父親稱自己被要求在郵局工作時佩戴口罩。過了幾周,費德里科的弟弟就要從醫學院畢業,而且馬上就會投入到義大利抗疫前線。

丈夫和妻子分別來自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地區,這種可能性有多大?

倫巴第的消息改變了夫妻之間的關係。對於麗影為什麼要協調貨運航班、並在廚房裡進行一次小規模的救援行動,費德里科不再有疑問。現在他花在瀏覽國際新聞網站上的時間和妻子一樣多,而且他用來測量病毒的單位也從英里變為了幾天。

費德里科和麗影突然發現,他們在一些事情上很容易達成一致——比如把孩子從日托所接出來、或者禁止兩個孩子去操場玩耍,在所有人都這麼做的幾周之前,夫妻倆就已經開始了防範。

費德里科說:「覺得有點孤獨或者說孤立,因為我們正在經歷一些事情,卻得不到周圍人的支持甚至理解。」讓他感到失望的是,康乃狄克州的朋友和鄰居仍然表現得好像新冠疫情是個遙遠的問題一樣,但是他明白「我們要更加重視它」。但是實際上在幾周之前,費德里科也和他的鄰居一樣。

在某種程度上,人們都更多地關注影響我們個人的事情,而較少關注似乎遙遠的事情。但是我們大腦中的距離感是不是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世界了呢?我們覺得中國或義大利很遙遠,但病毒在幾天後就可能到達,我們頭腦中的全球模式是否已經過時?

而現在,康乃狄克州郊區的學校和非必要企業都關閉了。

麗影說她的鄰居們現在來向他們諮詢居家隔離的問題,而與她一起購買口罩送往武漢的那些美籍華人,現在正利用與中國工廠的關係以另一種方式進行捐贈。他們正在從中國採購口罩,再送往康乃狄克州警察局、消防局和醫院。

麗影驚訝地發現自己對未來很樂觀。當她在美國閉門不出時,她家鄉武漢的商店已經重新開張。麗影也終於相信,這種疾病不會是她離開世界的方式,就像她在武漢的祖母安慰她的那樣。(朱三景編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YgBc3EBnkjnB-0zy8G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