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援鄂英雄王靜: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率先開展呼吸操系列療法

2020-04-03     濱州網

編者按

去時雨雪紛飛,歸來草長鶯飛。濱州援鄂醫療隊49名白衣戰士,滿載黃岡人民的無限感激和不舍之情圓滿完成任務,分別在濟南章丘、德州齊河休整後將於4月5日平安凱旋。

隨著濱州市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凱旋,濱州援鄂醫療隊員都將陸續踏上回家的旅途。濱州日報/濱州網將推出——「援鄂『疫』線故事 」,聽他們講述戰鬥在疫情最前線的工作生活感受,以記錄英雄們在此次「戰疫」中的卓越成績。

我是王晶,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我主動請纓,放下父母的牽掛,離開不舍的孩子,滿懷壯志踏上征程。1月28日出征湖北,工作於湖北省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1月31日初次投入戰鬥,是進駐由黃岡職業學校改造的臨時收治點收治疑似患者。雖然臨時改造的收治點條件比較艱苦,但我們在16小時收治分診疑似患者81名,均給予有效的治療方案。

2月2日,我們進駐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臨時改造開通兩個病區收治確診患者,120張床位,兩天不到的時間就收滿了。2月16日,利用一天的時間將西區改為重症監護病房。

這期間,我們共救治患者263人,其中重症及危重症52人,治癒出院146人,收到感謝信100餘件,實現醫務人員「零」感染。這是我們回饋全國人民的滿意答卷。

認真書寫入黨申請書

我負責的是普通患者的救治工作,查對患者用藥是護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常規,核對患者的藥物是否與醫囑相符、用法、用量等。當我核對到49床患者時,大爺把所有的藥物擺在桌子上,告訴我這個藥怎麼吃,一日幾次,一次幾片,飯前吃還是飯後吃。51床的患者每日寫筆記,今天哪位大夫查房,病情分析,預約檢查,藥物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項等等,都一一作了記錄。還有的患者主動要求我看著他分藥、服藥。這些體現了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也體現了患者與病毒英勇作戰的決心,醫患團結,共同抗戰,取得今天的勝利。

故事雖小,卻讓我感觸深刻。是患者的配合,家屬的明理,醫務人員的勇敢共同創造了奇蹟。在抗疫的戰場上,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個人都是戰士。我們都是平凡的英雄。

改良呼吸操是運動與肺康復相結合的一項健身操,研究報道,心緒不寧時,運動專家實驗證明,呼吸中樞引發的衝動會沿著神經系統擴展到全身,從而引起調節神經系統的作用,並可平復煩躁情緒和改善自我感覺。所以通過呼吸操能明顯改善患者心理壓力。有專家建議,在疫情防控的時期,將心理健康干預納入疫情防控整體部署,針對不同人群實施分類干預收益良好。

鑒於此,我在黃岡抗疫期間,在我所在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率先開展呼吸操系列療法。剛開始病房大部分病患者對新冠肺炎認識不足,恐懼心理嚴重,整個病房籠罩在一片死寂當中,患者的這種情況嚴重影響治療效果以及全身免疫系統功能的激發,為激發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康復,我在繁重的護理工作之餘積極開展呼吸操治療活動。患者從開始的鬱鬱寡歡,有氣無力,慵懶少動,角色依賴嚴重。到積極走出病房,一起學習,一起說笑,一起點點滴滴的進步。諾大的病房,長長的走廊,從以前的寂靜到每天固定時間的熱鬧非凡。看到患者朋友們積極樂觀的面對疾病,面對生活,我感到無比欣慰。俗話說七分治療三分護理,在護理工作中心理護理又至關重要。呼吸操不僅能改善患者身體機能,排除心理障礙,還能促進醫患溝通,收益頗豐。在此基礎之上積極開展八段錦、音樂治療、遊戲、患者俱樂部等等,積極幫助患者恢覆信心,撫平傷痛,釋懷憂傷。極大地促進了新冠治療的醫療效果,為抗擊疫情做出突出貢獻。

作為一名抗疫戰士,我時刻關注患者的點點滴滴。在和患者聊天中得知兩位患者家庭困難嚴重,一位家裡有三個孩子,都尚未成人。另一位年齡較大毫無收入來源。了解到此情況後我給與他們捐款2000元。希望為他們的生活略盡綿薄之力。疫有界,愛無疆在這個全民應戰、共同抗疫的時刻我們都是一家人。經過五十多天的共同努力終於取得最後的勝利。在此過程中離不開與病魔鬥爭的患者,離不開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保障人員的辛苦付出,離不開後方保障,離不開各行各業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離不開居家隔離為我們堅守陣地的每一位中國人。

讓我感觸最深、最震撼我的是中國精神。這次特殊的災難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速度,同時也再次讓人感慨,中華兒女每次到了最危難的時刻,總是會英勇無畏地站出來互幫互助,那股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和血脈相承讓人動容。在習主席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疫情防控的堅強決斷力和高超領導力下,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疫情面前,愛心和支持無遠弗屆。在抗擊疫情的艱難時刻,一聲聲「黃岡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從四面八方傳來。14億中國人共同組成了一個甘於奉獻、眾志成城的中國,一個團結堅強、不可戰勝的中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WTqQHEBnkjnB-0zHo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