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烈!大降30萬也賣不動?!無錫這些小區的二手房凍僵了…

2019-10-10   錫樓

文/吳婷婷


昨天我列舉了無錫目前比較好賣的幾種二手房,包括老破小、學區房、以及房東願意降價的房子。

文章發布沒多久就有讀者來找我了,說:「我就是你說的那個小區的,還是學區房,我的房子掛了很久了,中間也降了好幾次價,看得人挺多,但就是沒人買,你說說這是為什麼?」

有類似疑問的讀者很多。

事實上,房子能賣掉,價格合適只是一方面

據諸葛找房統計,現階段無錫每天都有幾百套二手房在降價。

數據來源:諸葛找房APP

就在我寫稿的2個小時里,今天(10月9日)降價房源又多了74套,從346套直接竄到了420套。

數據來源:諸葛找房APP

24小時降價的房源里,不乏一些熱門小區,甚至是一些熱門學區房,而長江國際花園那套房堪稱今日降幅最大的房源,達30萬!

數據來源:諸葛找房APP

但,二手房每天的成交套數並沒有隨著降價房源的增多而有所提升。

數據來源:e房網無錫站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降價並不是讓房子成功賣掉的唯一因素。今天我們就來簡單捋一捋二手房賣不動的可能原因

房子賣不動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可能房子本身有一些問題。

我們以擼房價上展示的降價房源為例:


數據來源:擼房價

這兩套房屬於擼房價里降幅最大的兩套房,但即便降幅如此觸目驚心也很難成交,原因是他其實是兩套房。

我一個朋友手裡也有這樣的房子,看起來像是一套房,但卻有兩張房產證,名下無房的人買完這個房子直接就被限購了,所以雖然價格便宜,想買的人很多,但大都不夠資格買。

而在滯銷的二手房源里占比最大的,是120平以上的大戶型

數據來源:擼房價

大戶型意味著高總價,尤其是二手房的首付往往要超過5成房款,對普通買房人來說,很難接。

以上圖中萬達廣場139平的三室兩廳為例,報價308萬,房子首付+2-3個點的中介費+稅費,一筆頭可能要付到160萬左右。

如果放到新房市場,按四成首付160萬算,可以買到總價在400萬左右的房子。即使是在濱湖區,這個價位的選擇範圍也比較大了,為什麼要去買房齡10年甚至更久的二手房呢?

一句話,當別人有更好的選擇時,為什麼要選你?

來源:粉絲和我的微信對話

「老破大」也是二手房交易里的老大難

所謂「老破大」是相對於「老破小」而言的,主要指房齡大、外觀破舊、但是面積比較大,比如超過100平的房子。

這種房子因為房齡太大、不能貸款,只能一次性付款。但將心比心,如果買房人有能力付上個100多萬買老破大,為什麼不把這筆錢用作付新房或者次新房的首付呢?

所以,這種房子的受眾面非常窄,即便是熱門學校的學區房,面積一旦超過100平,也會很難賣

之前幾個粉絲手裡都有這樣的房源,最後都是降到老破小學區房價的7折左右才賣掉,更別說沒有好學區的普通老破大了。


影響二手房成交的另一大因素就是房子內部的狀況,這類情況在安置房小區里特別明顯。

此前,我曾以五星家園為樣本,翻閱過該小區內正在掛牌的近500套房源的具體情況,發現不同房源的掛牌差價很大,最大價差可達3000元/平。

後來我親自去看了20多套房,也諮詢了不少中介,才知道戶型和裝修情況對成交的影響非常大,戶型方正、規整,裝修風格簡單不奢華的房子,即使比均價高出一些,也能很快出手。


當然了,大部分二手房賣不動的主要原因還是掛牌價太高。準確說,是掛牌價和房子的實際情況相差的有點遠,超出了買房人的預期。

有一個最原始的經濟學原理:供求關係決定價格。

今年是交付大年,再加上前兩年限售的房源集中上市,理論上來說,當下無錫的二手房是不具備二次啟動的上漲動能的。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二手房買家不止亂定價,還亂漲價,甚至漲到和區域內新房的價格差不多!

而他們敢這樣漲價的理由往往是:

「二手房是現房,尤其是次新房,才交付了2年多的房子,和新房沒啥區別,還比現在的新房位置好、質量好、開發商更有名氣!所以值得賣和新房一樣、甚至更高的價格!」


聽起來毫無漏洞。還是用市場數據說話吧。

以梁溪區通揚路板塊的幾個次新房小區為例。

九龍倉碧璽B區89-99平的小戶型目前報價在21000元/平左右,個別甚至報到了26574元/平!

數據來源:諸葛找房APP

碧璽西門對面、人民醫院南面的東寶康園,均價20000多元/平,個別膨脹的業主甚至掛出了24495元的單價!

數據來源:諸葛找房APP

那這一帶的新房價格呢?

毛坯如華僑城運河灣,上個月首開均價在20000元/平;復地悅城背後的萬科運河傳奇帶裝修的高層價格在21000-22500元/平。

一二手房相比,可以說是均價非常相近,甚至,算上房屋總價3%的中介費、2.5%的稅費等費用之後,二手房的總價還可能超過一手新房。

這種情況下,你覺得買房人會選新房還是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