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吉林省已經進入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的時代。近日,我省出台《吉林省推進地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方案》,部署地級城市(含長白山管委會、長春新區管委會、梅河口市、公主嶺市、延吉市、琿春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9月3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吉林省推進地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新聞發布會,省住建廳等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年底前全面啟動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建設
據介紹,《方案》從「明確部門職責、循序漸進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因地制宜確定分類標準、注重配套系統建設」等方面完善總體設計,提出四個階段目標任務:
2019年底前,各城市編制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和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專項規劃,全面啟動實施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建設。
2020年底前,各城市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規和標準體系,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地級城市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長春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2022年底前,各城市初步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地級城市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其他各區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2025年底前,各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將根據居民生活習慣確定並公開收集時間段
各城市要結合實際,明確生活垃圾分類標準。要確保有害垃圾單獨投放,努力提高可回收物的單獨投放比例。鼓勵定時定點投放,根據居民生活習慣確定並公開收集時間段。
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單位、社區要優化布局,合理設置垃圾箱房、垃圾桶站等分類收集站點,確保滿足需求、分布合理、功能完善,並噴塗統一、規範、清晰的標誌和標識。應同步公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的分布、開放時間,以及各類生活垃圾的收集、運輸、處置責任單位、收運頻率、收運時間和處置去向等信息。
各城市要建立和完善分類後各類生活垃圾的分類運輸系統。加快建立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相匹配的分類處理系統。推動以焚燒為主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採取長期布局和過渡安排相結合的方式,加快補齊分類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能力短板,滿足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需求。
將組織部分單位團體率先實行生活垃圾分類
各城市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要組織黨政機關,學校、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率先實行生活垃圾分類,並逐步擴大到國有企業、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專業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經營場所。
加強各級各類學校的生活垃圾分類教育
各城市教育等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各級各類學校的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公共意識和公民意識。依託課堂教育、校園文化、社會實踐三大平台,將生態文明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融入家庭、融入社區。
同時還要開展青年志願活動,動員家庭積極參與,協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建設。要求各城市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儘快完成生活垃圾分類規劃的編制,同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四個環節的設施建設。並根據設施建設情況,逐步擴大分類類別。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艾靈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