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裝糊塗的厚黑「心計」,勝讀10年書!(行走社會必備)

2019-12-28     賺錢做生意

行走社會,在為人處世上,要懂得3個裝糊塗的厚黑「心計」,小心聰明反被聰明誤,勝讀10年書!

厚黑「心計」1:裝糊塗勝過逞聰明

貌似愚人者並非愚人,愚者本身才是愚人。只要你懂得裝糊塗,你就並不是真糊塗。為人處世,要想受到別人的敬重,要想趨利避害,就要學會掩藏你的聰明,小心聰明反被聰明誤。厚黑學就認為:適當裝糊塗是是一種很高明的為人處世之道。

提到「糊塗」,人們自然會想起鄭板橋的那句名言,「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為糊塗更難,是聰明亦難,糊塗亦難。」

從鄭板橋強調說的「由聰明而轉為糊塗」可以明顯看出,他並不是真糊塗,而是裝糊塗。那麼,鄭板橋又為什麼說糊塗會比聰明難呢?看來有些費解。其實,在為人處世中要做到糊塗確實不易,這不僅需要有一定的修養,更需要具備不同尋常的厚臉皮。因為在人與人的相互接觸中,說不定什麼時候會產生矛盾,有了矛盾,平心靜氣地坐下來交換意見,予以解決,固然是上策,但有時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如果一味逞聰明,只會讓事情變得更急難堪而不可收拾,給自己惹來禍端,這時,反而需要厚臉之下的「裝糊塗」進行調和,方能煙消雲散。這就是裝糊塗勝過逞聰明的原因之所在。

厚黑「心計」2:心裡明白就可以,千萬別張狂

四大名著《紅樓夢》中,薛寶釵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堪稱裝糊塗的高手。元春省親與眾人同樂之時,制一燈謎,令寶玉及眾姊妹們去猜。黛玉、湘雲等聰明人一猜就中,眉宇之間甚為不屑,而寶釵對這「並無甚新奇」,「一見就猜著」的謎語,卻「口中少不得稱讚,只說難猜,故意尋思」。有厚黑高手一語點破其中秘密:此謂之「裝愚守拙」。因為薛寶釵這種裝糊塗極為符合賈府當權者「女子無才便是德」之訓,很容易贏得他們的認可和喜歡。薛寶釵這種行為,用一句老百姓通俗的話說就是「心裡明白別張狂」,要學會裝傻。

厚黑學告訴我們:為人處世,很多時候要善於「揣著明白裝糊塗」,尤其是與上位者相處時。甚至是與一般人相處,也沒有必要處處炫耀自己的聰明才智,心裡明白就可以了。而按照厚黑教主李宗吾的說法,為人處世,時時處處都需要用厚臉裝糊塗,甚至當身處險地時,「糊塗」還是「聰明」,很可能成為事關自己身家性命的關鍵因素!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是非常不容易的,必須要有很好的演技才行。如果裝糊塗不能裝得恰到好處,沒有掌握好分寸,反而會弄巧成拙。

厚黑「心計」3:水至清則無魚,該糊塗時就不能認真

認真是做人的優點,可凡事太認真的話,就容易惹麻煩,所以,只要不是原則和底線問題,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裝糊塗也未嘗不可。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何謂「至清」,就是一點雜質全都沒有,在這樣的水裡,魚是不敢生存,因為太危險。與此相比,現實中的很多人往往是大事糊塗,小事反而不糊塗,特別注意小事,斤斤計較,哪怕是芥蒂之疾,蠅屎之污,也偏要用顯微鏡去觀察,用放大尺去丈量,忘了「人至察則無徒」的道理。像這樣的人,他們看待社會和他人,容易帶上有色眼鏡,只會看到不公與黑暗,只會看到人和人的你爭我斗、爾虞我詐,只會覺得,天下沒有人可以理解自己,陷入自怨自艾的可悲境地,這樣的「認真」,很多時候,其實是一種病態。

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並不是認為可以隨波逐流、不講原則,而是說,對於那些無關大局、枝枝蔓蔓的小事,不應當過於認真,而對那些事關重大、原則性的是非問題,切不可也隨便套用這句話。漢代政治家賈誼說:「大人物都不拘細節,從而才能成就大事業。」這裡的「不拘小節」,也就包括了該裝糊塗時別認真的為人處世之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RzxUG8BMH2_cNUgpNX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