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五(5月8日),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大衛愛登堡爵士迎來了他94歲的生日(他出生於1926年5月8日),他的一生就是一段自然傳奇,每一位熱愛自然的人都受到過他的啟發,我們衷心祝他身體健康!
並以此篇,
向大衛爵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如果大家注意到大衛爵士背後的猴麵包樹,就會知道,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紀錄片就是BBC在2011年推出的《馬達加斯加》。注意!這可不是那部同名動畫電影,而是真正的自然紀錄片!
大衛愛登堡在這部迷人的紀錄片中介紹了印度洋島嶼馬達加斯加脆弱的自然生態和各種奇異的野生動物。影片一共分為三集,分別是《奇蹟之島》、《失落的世界》、《熱與塵之地》。
而本片另有一集後續紀錄片《Attenborough and the Giant Egg》(愛登堡與巨蛋),則講述了大衛爵士時隔50年之後,重新回到馬達加斯加,研究島上已滅絕的象鳥的經歷。
因為他在1961年拍攝《動物園探奇》時,曾來到馬達加斯加,並收集到一些巨蛋的碎片,拼湊出一個完整的象鳥蛋。
而我正是因為看了這部紀錄片才在2017年來到了馬達加斯加,在參觀博物館時,見到了曾令大衛爵士著迷的那個象鳥蛋。
還是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部紀錄片。
馬達加斯加是一座位於印度洋的島嶼,也是世界第四大島。這裡的動植物種類與世隔絕了幾千萬年,早已形成了非常獨特的生態體系。
由於地域足夠廣大,馬達加斯加東南西北的氣候和地質條件都不一樣。雖然同處一島,卻生活著許多不同種類的生物。狐猴和變色龍是這裡的明星物種。
島上生活著約2000萬人,首都是位於島嶼中部的安塔那那利佛。
這裡的人們主要依靠打魚和種田為生。
他們經常需要燒荒以獲取耕地,這極大地改變了馬達加斯加的生態環境。只有少部分含水量很高的樹木存活了下來,並形成了獨特的景觀。
大衛愛登堡採訪了曾經的獵人,現在已經轉變為自然嚮導的約瑟夫,他帶領大衛走進馬達的叢林,追尋當年難得一見的大狐猴。
50年前,當大衛愛登堡來到馬達加斯加時,由於獵人的捕捉,大狐猴非常難以見到。他不得不依靠錄音才能將他們吸引出來,拍到難得一見的畫面。
而如今,約瑟夫只需要幾根嫩芽,就能將這些現今最大的狐猴吸引過來,近距離觀賞他們進食的場面。因為曾經的獵人已經成為了野生動物保護者。
當年,大衛愛登堡在馬達加斯加曾利用碎片拼湊了一個巨大的鳥蛋,而當時,他並不知道這是什麼動物的蛋。
在馬可波羅的傳說中,古代有一種巨大的鳥可以以獅象為食,被稱為「象鳥」。
而當大衛來到塔那那利佛的自然博物館中,他發現有一種巨型鳥類化石,身高超過2米,是世界上最重的鳥。而它的蛋甚至可以抵得上140個雞蛋!
除了象鳥,這個博物館還陳列著體型如大猩猩一樣大的狐猴化石,這些動物都是隨著人類登陸島嶼而滅絕的。
正是因為看了這部紀錄片,我在2017年來到馬達加斯加旅遊,見到了許多難得一見的自然奇景和野生動物。
親眼目睹美輪美奐的穆龍達瓦猴麵包樹大道的日落。
像大衛爵士一樣捧起一隻變色龍。
或者像他一樣,讓野生的環尾狐猴爬到身上
見證各種各樣的狐猴自由地生活在叢林裡。
探索神秘的馬達雨林,見證奇異的變色龍、長頸卷葉象鼻蟲、日行守宮和林隼。
像大衛爵士一樣,在嚮導的帶領下,近距離觀賞大狐猴在樹枝間跳躍,聆聽它們發出的難忘的叫聲。
最後當然要來到馬達博物館,在大衛愛登堡拍攝紀錄片的地方,見證象鳥和巨狐猴的悲歌。
如果你也喜歡自然紀錄片,崇拜大衛愛登堡,那麼可以沿著他拍攝紀錄片的腳步,來到那些讓你夢寐以求的地方,聆聽大自然的和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OZnJnIBnkjnB-0zv-Y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