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詩詞大會根本就是一個背詩大會,但事實上,如果沒有對詩詞極深刻的理解,很多題目是答不上來的。在詩詞大會的5位總冠軍中,有幾位都是來自名校的高材生。他們奪冠後,都從事著和詩詞相關的工作。那他們寫的詩詞水平如何?
本期筆者就和大家說一說3位總冠軍彭敏、陳更、武亦姝各自創作的詩詞作品。誰水平更勝一籌,誰文采更好?三首詩詞高下立判,就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從創作的難易程度而言,《浣溪沙》的難度最大,因為需要根據詞牌填詞,要追求詞的意境,格律、文字也必須十分考究。相比較而言,比較容易的是彭敏的打油詩,只需要找到四組意象,然後根據詩歌的平仄關係組織語言即可。而陳更的集句詩,其實難度也不小,需要有大量的詩歌閱讀基礎,而且用已有的詩句,在照顧詩詞的平仄格律方面,會有更大的難度,無法隨心所欲。
很多人會根據難易程度,得出武亦姝第一,陳更第二,彭敏第三這樣高下立判的結論。其實還不能這麼斷定。有時候很簡單的詩,也能體現極高的水平,所謂「大道極簡」,「返樸歸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不妨再從三位作者的具體作品來看看誰的水平更高一籌。
我們先說彭敏,這首詩是彭敏送給龍洋的一首打油詩。全詩的韻律格調都比較協調,然而說實話,意境方面稍遜一些。雖然是一首夸人的打油詩,但這個夸顯得痕跡太重,且有些稍顯「過」了。畢竟龍洋作為一個女性主持人,「三月楊柳」是合適的,「山河海岳」就有些誇張;「金玉」之論又略有些俗,「秋陽江漢」倒是不錯。
再說陳更,這首集句詩,其實一出來就遭到了現場評委的委婉批評,說其平仄不對。不僅如此,陳更的這首作品靈感和才氣略有幾分欠缺。陳更這首詩,以「心有靈犀」起句,接「乞腦剜身」,轉折過快,破壞了詩的詩韻;而三句「離魂暗逐郎行遠」和前兩句更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有堆砌文字之嫌。
與他們兩人相比,武亦姝的作品看上去中規中矩,卻充滿了古風古韻,顯然要高明了不少,算是高下立判了。這首詞雖然格律繁難,但武亦姝基本做到了準確用韻。詞的整體意境較為統一,用一組意境排鋪,將一種淡淡的愁悶、慵懶氣息娓娓道來。「沙」無定,「生涯」望不到,「雲」飛尋不到家,「潮」無期,這些無可奈何的淡淡哀愁,讀來令人頓生憐愛。最後「山窗竹雨叩閒花,月心一點臥松鴉」,也頗有古人「閒敲棋子落燈花」(趙師秀《有約》),「晚日寒鴉一片愁」(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的意蘊和風神。
綜上,三首作品中筆者認為武亦姝的詞作水平是最高的,彭敏和陳更的作品水平不相上下,但彭敏是原創,陳更是集句,從這個角度來說個人還是認為彭敏要強一些。品詩詞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的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大家覺得哪首水平更高呢?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