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每天都在使用智慧型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設備,但是我們對於它們的工作原理仍然存在一些誤區,比如手機充一夜電危害健康,或關閉後台app可以保護電池。
關於這些問題,我們沒有辦法直接說對或錯,但是下面的解釋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思路。
1. Mac電腦不會感染病毒
蘋果公司曾經誇下海口:我們的電腦不像Windows電腦那樣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襲,但在2012年一個木馬病毒讓數千台Mac電腦瞬間癱瘓,隨後蘋果公司迅速改口,表示蘋果電腦也會受到惡意軟體的攻擊。
2. 關閉後台app可以延長電池壽命
關於手機電池有很多說法,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關閉後台app可以延長電池壽命。但事實證明,關閉後台運行的所有app對延長手機電池壽命沒有任何幫助。
2016年,一位蘋果粉絲給CEO蒂姆·庫克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詢問關閉app是否能夠延長電池壽命。據9to5Mac當時的報道,蘋果軟體工程副總裁Craig Federighi代替庫克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表示關閉app跟電池待機時間沒有必然聯繫。
3. Private/Incognito瀏覽可以隱藏你的身份
有一種誤解是將「incognito」或「private」看作匿名的同義詞。如果你在谷歌瀏覽器中使用隱身模式,或者在Safari中使用私人瀏覽模式,這隻意味著瀏覽器不會跟蹤你的歷史記錄,也不會自動登錄你的任何帳戶。基本上,這可以防止其他人使用你的電腦看到你在做什麼。但它不會隱藏你的身份或瀏覽網頁的ISP。
4. 只有GPS可以追蹤智慧型手機
GPS的確是一種定位移動設備位置的好方法,但它不是唯一的方法。Pew研究中心在2017年的一項研究中指出,通過Wi-Fi網絡和手機信號塔也可以追蹤手機。
據CBC報道,去年,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研究人員還展示了如何通過收集手機中的加速度計和陀螺儀等傳感器數據來推斷手機的位置。
5. 手機一直充著電會損壞電池
和多數人一樣,你可能會在電池充滿電後還讓手機整夜插著電。而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這樣做會損壞手機電池,結果是這樣嗎?
事實上,這個問題目前沒有定論。德國電池技術諮詢公司BatterieIngenieure董事總經理Dominik Schulte此前表示,讓智慧型手機長時間保持100%的電量會讓它老化得更快。但也有專家表示,整夜充電對電池老化沒有明顯影響。
6. 手機滿充滿放
手機滿充滿放也是很常見的一個誤區。蘋果公司曾明確指出,你可以隨時給手機充電,而不用擔心電池問題。「當你用完的電量等於電池容量的100%時,你就完成了一個充電周期——不一定都要一次充滿。」
7. 像素越高,相機性能越好
像素已經成為許多人評價智慧型手機相機性能的標準規格,但其實影響相機性能的因素有很多。考慮到較大的像素能夠吸收更多的光,像素的大小實際上比像素數量更重要。因此,只看像素數量,而忽略像素大小和傳感器等其他因素,並不能準確地評估相機整體性能。
8. 解析度越高,手機屏顯示越清楚
跟相機一樣,影響手機屏質量的因素有很多,解析度只是其中之一。
螢幕類型在決定顯示質量方面也很關鍵。例如,與LCD相比,OLED顯示屏的手機無論解析度如何,顯示的顏色都更清晰,對比度更明顯。
一些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還增加了特殊功能,使其設備螢幕看起來不一樣。例如,iPhone有一個True Tone的功能,可以根據周圍環境調整白平衡,它是影響螢幕顯示效果的其中一個因素。
9. 不要用平板充電線來給手機充電
蘋果公司表示,可以使用iPad或Mac電腦自帶的電源適配器給iPhone充電,這樣甚至可能比手機原裝數據線的充電速度更快。
不過,電子分析公司AEi Systems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Steve Sandler提醒大家,如果你經常這樣做,隨著時間的推移,手機電池也會受到損害。
好的一點是,電池效率的變化都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
10. 磁鐵離電腦近的話,會刪除所有數據
從技術上來講,這並沒錯——畢竟在過去用磁鐵來清除軟盤是那麼容易,但前提是你有一個非常大的磁鐵。專家表示,現代電腦的硬碟驅動器只會受到磁場非常強的磁鐵影響,所以普通的冰箱磁貼不會有任何作用。
11. 手機會致癌
美國癌症協會表示,迄今為止還沒有研究表明使用手機與癌症之間存在關聯。
但該組織也指出,目前的研究結果受到幾個因素的限制:沒有進行長期的研究,手機的使用情況在不斷變化,而且多數研究都只針對成年人,而不是兒童。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大家使用手機的頻率驟增,一些隱患也就出現了。比如:
影響作息時間,導致出現睡眠質量下降、失眠;
低頭族,走路坐車都在看手機,這會影響頸椎健康;
手機的輻射以及螢幕閃動會給眼睛帶來巨大的傷害,尤其是小孩子;
長期使用耳機會造成耳朵聽力下降,引起耳鳴等;
對手機依賴性強,手機離身便會不舒服、煩躁。
因此,提醒大家,尤其是家長,要合理安排電子產品使用時間,注意加強身體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