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灼君導讀:人靠譜,事兒就靠譜。人不靠譜,靠譜的事兒也被被搞砸!成敗都在人,特別是早期階段,人是核心!
以下為轉載內容
我從去年開始嘗試用一種新的機製做股權投資。(這裡先不討論「機制」的優劣)最主要原因是我越來越明顯的感覺主流運行機制有很多「不正確」的地方。投資決策是個極度非標的產品,是不適合工廠製造一樣的規模化的。如果不考慮各種限制,早期股權投資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
風險投資最大的特點是不確定性極大。而這些不確定性的絕大多數都與創始團隊息息相關。所以處理不確定性的重點在於對所託之人的評估上。而對於人的判斷,一萬個人有一萬個答案,並且同一個品質在不同的場景下會有不同的作用。那麼什麼是對人的判斷的最好辦法呢?
成大事者長啥樣?總希望能夠找到一條公式可以極大的提高識別出優秀人的機率。但最終的結論只有兩個:
1,不可能存在這樣的一個公式,在這個方向上的探索是註定會失敗的;
2,那些稱之為「優秀」的品質,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可以幫助創始人做事過程中「發現本質,並且遵循本質」。
這種停留在理論層面的總結,在實際操作層面基本沒有意義。既然在操作中無法遵循某個「公式」,那麼只有一種方式是可行的:
對人的判斷上,我們找到那些可能導致失敗的規則,然後作為負面清單過濾掉那些不合格的,進而寄希望於剩下的成功的機率會更高一些。
我們應該由經過這種清單檢驗的,質量可接受的數量來決定投資的數量,而非由規劃的投資數量而調整這種過濾清單的質量。
當然,這個清單只是相對而言,並非絕對的。因為完全合格的人,可能全世界也找不到一個,即使有這樣的人存在,很多特質也不是他年輕時具備的。我們也要以一個機率的思維去對待這個清單,它只是幫助你調用別人經驗的輔助工具而已。哪怕只幫助我們排除了一個錯誤,也是個很有價值的事。
巴菲特為代表的「價值投資」理念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安全邊際」,安全邊際給不確定性風險留出了很大的緩衝地帶。對人進行判斷的負面清單的過濾,就是一級市場投資最好的「安全邊際」。
這個清單不是我一時興起的結果,而是過去幾年陸陸續續的總結。日後還會根據新的「遭遇」不斷更新。
這可能是我為啥那麼喜歡達利歐的原因。
最近跟幾個朋友提到我有這麼一個清單,都要求分享一下。所以我整理出來。Enjoy.
認知與能力
- 1.囉嗦的人通常抓住本質的能力比較差。說話能不能抓住重點的人要小心,合作會很累。
- 2.選擇做難的事,追求延遲滿足感的人,通常是具有長遠視野的人。
- 3.關於戰略,決策反應了創始人的認知和判斷力。這個認知和判斷力比決策,戰略本身正確與否更關鍵。
- 4.觀察他分析問題的深度。深度反映出了他對問題本質了解的程度;這些問題比如:失敗總結; 你為什麼做這個生意? 為什麼放棄做這個生意?為什麼認為系統化的變化出現了?
- 5.承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機率思維應對。講話太確定的人要提防。滿嘴的「百分之一百二」的人,是缺乏系統性思考的特徵。
- 6.漠視權威,無敬畏心的人多半不靠譜。眼中只有機會,沒有困難的人多半是對問題一知半解的人。本質上跟那些喊著幹掉馬雲的人沒啥區別。
- 7.自己時間混亂,聯繫困難的人,大多做事情都不會太理想。回微信的規律性,說明系統化工作的程度。哪怕是規律性的不回。
- 8. 我們過往投過很多非常優秀的創始人。像程維,張旭豪,莊辰超,他們都是非常典型的,他們是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的。今天的程維,張旭豪,莊辰超和我們當年投他A輪的時候已經是完全不一樣了。(朱嘯虎)
- 9.一年時間可能是運氣,三年以上無所成績,一定是人的問題。不是態度問題,就是判斷力的問題。
- 10.沉疴不是一日養成。如果長期處於心力憔悴的狀態,一定是方向錯了或者方法錯了;如果始終不能發現並開始改進根本原因,大機率大勢已去。
- 11.當一個有極大的決心去成就一件事時,還有一個限制他的因素,就是認知的邊界。這個邊界無論是靠自我提升,還是虛化若谷的開放學習的心態獲得,這個認知的邊界就是在空間和時間上束縛住企業的短板。
- 12.不要挑戰人性,關鍵是特質跟世界運行規律相契合。我們其實永遠不應該去考驗人性,所有那些特質都是人性折射,懦弱與堅強,自私與高尚,其實都是相對的,所以我們做判斷不應該依賴特質本身,關鍵是那些特質是不是與世界運行規律相契合。
- 13.判斷力奇差的不要寄予厚望,很難具備大胸懷和視野。
忽悠與防忽悠
- 14.管中可以窺豹。很多時候可以以偏概全。廁所的治理水平,大機率跟公司的治理水平保持一致;廚房裡發現一隻蟑螂,通常意味著還有很多隻。(「史教授看項目憑直覺,」史正富的一位前同事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他常教導我們,看一個企業能不能投,看它的廁所干不幹凈就行了。」)
- 15.評判一個人時,不要看他說什麼,要看他做什麼,做的怎麼樣。
- 16.防忽悠反問:如果機會那麼好,為什麼是我有機會參與?
- 17.他要避免的最後面這三類人:把錢不當錢的人; 耍酷裝B的人; 毫不嚴肅、張嘴胡扯的人。(MICHAEL moritz )
- 18.很多特質很難分辨是表面的還是真實的。注意分辨:是認知水平高還是經歷的歷練? 是真願景還是假激情? 是真決心還是被逼的無奈?
- 19.對什麼都能口若懸河的人,直接放棄。
- 20.深度思考的人,對這個問題有自己詳細具體的答案:「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兩年後世界有什麼不同?」
- 21.珍惜自己公司股權。在把股票變現興趣不大。股權在他們眼裡的形態很多的是做「事」的工具,而非「錢」。
- 22.三種不敢投:
- 天天曬自己勤奮、加班的,一般不敢投資;創業是一場馬拉松,拼的是戰略、持久戰,不是每天曬雞血;
- 朋友圈頻繁曬與領導人或行業大咖合影,但始終不曬自己公司訂單落地和經營業績的,一般也不敢投資;外在的虛榮戰勝了內在的硬核
- 太憤世嫉俗的,喜歡發牢騷的,一般也不敢投資;世上沒有完人,也沒有完美的項目;片面的視角,很容易把公司帶偏。
- 23.面對「口吐蓮花」的創業者。怎麼分辨是忽悠還是牛人?兩個點:
- 1,他的流利,是深思熟慮的思考,還是八面玲瓏的機變?檢驗很容易,把話題引到他不熟的內容上邊就看出來了。忽悠啥事都流利,牛人在陌生問題上直接啞火;
- 2,分辨他的高漲情緒是基於利益,還是基於熱愛。
長期一致性
- 24.押注真願景,真決心的人。只有一個人擁有足夠強大的意願和決心,才能夠發揮想像力,找到辦法去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現狀。
- 25.一個人表達自己觀點的風格是一致的。當你看不懂他的領域說的是否專業時,就跟他聊聊他不懂的領域是怎麼說的,進而根據風格適當調整他說的話的權重。
- 26.進化力。創始人是沒有形狀的,會隨需要而變化。因為他們的vison太強烈,太明確,以至於本人也是為vision服務的。創始人一定還在持續的進步中,不光是知識,包括認知,格局,心力,領導力等。 這些年遇到的那些印象深刻的優秀創業者,無一不是過段時間,變化的面目全非的那種人。
- 27.創始人對一個事業的「一致性」是保證企業持續成長的最重要條件。檢驗一個人一致性最好的辦法就是:往前看N年是什麼態度準備的,往後看N年是什麼態度規劃的。他的所說,所作,所思,所關注是不是都保持一致,並且數年保持一致。如果可以做到,大機率在他心目中是一個很大的願景,無論我們現在是否看得懂,是否完美完美無瑕;
- 28. 以正合,以奇勝。主業必須是精耕細作,專注,踏實。在營銷,招人,等方面可以出奇,但不依賴於出奇。
- 29.公司的體系化的程度,反映出來的不只是規範性,還有創始人對科學方法的開放性,以及自身進化的潛力。
- 30.創始人對自己業務的確信,外在表現就是堅守,不亂來,不易被其他機會誘惑。這種確信跟他願景的「一致性」息息相關。
- 31.堅定的實踐者,不會總是處於天馬行空的狀態;對其他各機會是否可以做到充耳不聞?
- 32.企業家身上最寶貴的是專注和信仰。(王小川)
- 33.未來一個公司能做多大,其實就是對一個創始人持續的考驗, 一個持續的鯉魚跳龍門的過程。未來真想行業稱霸,CEO需要全面持續的提升。心胸的開闊,持續招募比自己優秀的人加入團隊。大多數人做不到,公司自然也就越來越平庸,甚至下滑。
- 34.各種小心機的人放棄。跟品質無關,只是因為他的關注點不在長期願景上,或者根本沒有。
- 35.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遠大願景,可以審視他的戰略,是關注長期還是短期,關注的是大版圖還是眼前小利益。
- 36.夢想本身就是一個人的競爭力,而且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一個被巨大夢想驅動的人,會極度自律、晝度夜思、殫精竭慮、不知疲倦。因為他不是想贏,而是必須贏。(雷軍)
- 37.「我可能會回想一下,我跟他交往了這麼多時間裡面,我跟他發生這麼多的互動裡面,他有哪一些話是沒有兌現的?哪些話是說過頭的?哪些小動作是欺騙了投資人的?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就不會繼續合作了。」(肖冰)
- 38.有長期的演進思維。不相信什麼神奇的轉折點,不相信一夜成名。不務實的人容易激動於他們的簡單思維。
- 39.我發現公司關注的和強調的是價值觀,願景等利潤之外的東西,是一家公司依然處在上升期的重要標誌。
- 40.創始人心目中的「高光時刻」是在未來還是在過去?在過去的基本可以放棄了。
反向驗證
- 41.識別公司的潛在競爭力,反問一個問題:如果自己有足夠資金員工經驗等必備條件,那麼跟這家公司競爭難度有多大?(巴菲特)
- 42.二把手的水平,通常能反襯一把手的能力。(徐小平)
- 43.觀察一個人跟誰在一起,也能反應出其追求,志向。
- 44.你如果是自由身,是不是心甘情願作為他的二把手輔佐他當前事業?
- 45.如果他這次失敗了,你是否會後悔參與?是否會繼續支持?
- 46.與你覺得舒服的人共事。 這種舒服不是那種把你照顧的很好的舒服,而是你欣賞他能力和價值觀的舒服。 通常你欣賞的價值觀,也是這個社會上主流欣賞的價值觀。
- 47.「我敢把女兒嫁給他的那種人。」 (巴菲特)敢不敢把女兒嫁給他?
- 48.周圍人的狀態,反映出創始人的視野。周圍人的能力,一起合作的時長,經濟狀況,以及精神狀態。
價值觀和品質
- 49.朋友圈能反映出人的價值觀。你可以看出他關心什麼,欣賞什麼,以何為榮,以何為恥,何為動力,何為目標。你不可能期待一個人實現他不在意的東西。
- 50.真誠,坦率,不逢迎。知道就知道, 不懂就承認, 高手的特質。
- 51.決策和時間分配,反應了他的價值觀。
- 52.能擺好個人名氣和企業利益之間的關係。好的創業者是被迫PR,幼稚的創業者總主動PR。雖然兩者都會說是「公司需要」,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哪些人PR自己是為了公司利益,哪些人已經脫離了公司利益需要。
- 53.心力強悍,具有「人狠話不多」的執行力。敏感,玻璃心很難承擔大任;當然每個人都是磨練出來的,所以關鍵看他進步的速度,而不是當前的狀態。
- 54.選擇暗示著價值觀,炫耀的內容暗示著品味和追求。
- 55.通常低調沉悶的人才是在把事做好的人。認為創業者該像馬雲那樣口若懸河是毒雞湯。
- 56.企業停止成長的最大的危險是創始人的滿足。
- 57.情緒穩定性很差的人,很難比較好的處理自己的事。優秀的人是那種無論颳風下雨還是風和日麗都持續推進自己事業的人。
- 58.大格局的表現:清晰的願景,使命,能承擔責任和委屈。
- 59. 那些天天為幾分錢得失而煩惱不已的人,沒有誰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貝托·斯庫彼拉-3G資本)
- 60.一個人的能力更多是表現在面對困難的態度。順境時的豪情壯志沒有參考意義。
- 61.純純的「情懷」,沒有一點「土腥味兒」的創業者要小心,通常不是騙子就是幼稚。「土腥味兒」是指現實中的俗氣,齷齪。
- 62.不跟那種把「利害」關係搞得不清不楚的打交道。他們要不就是沒有打算弄清楚,要不然就是沒有能力弄清楚的習慣,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是很危險的事兒。
- 63.遠離前恭後倨的人。有點成績就已經燒包的不知道怎麼得瑟,這種格局,把這點成績得瑟進去是大機率事件;即便以後做出更大成績,因為缺乏感恩之心,合作夥伴也很難共享紅利。
他山之石
- 64.(宋良靜)嚴格按照5個標準選人:
- 極其聰明;
- 極度饑渴,要干一番大事業;
- 大心臟,不僅僅是能抗壓,還要在最絕望或公司最需要你的時候可以頂上;
- 能踏實做事,僅有聰明和饑渴的人容易天馬行空;
- 陽光,能夠去感染別人,是個好的演說家。
- 65.(諸葛亮)問之以是非觀其志,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 醉之以酒而觀其性,臨之以利而觀其廉,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 66.(蘇軾) 古人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 67.(Principles,Dalio, Ray)達利歐眼中的shaper:獨立思考,視野開闊,既有願景,又勇於執行;既堅定,又開放。
- 68.(網絡)對比:垃圾團隊群魔亂舞,優秀團隊齊力斷金
- 垃圾團隊:
- 1.官僚作風嚴重
- 2.沒有激情,死氣沉沉
- 3.一盤散沙,各自為政
- 4.缺乏責任感,扯皮推諉抱怨
- 5.沒有集體榮譽感
- 6.形式主義泛濫
- 7.不思進取,得過且過
- 8.缺乏計劃,目標不明晰
- 9.工作效率低下,執行力弱
- 10.過分注重私利,斤斤計較
- 11.權責利混亂
- 12.領導一言堂,
- 13.拉幫結派,勾心鬥角,
- 14.任人唯親,
- 15.不重視員工利益,
- 16.領導無能
- 優秀團隊:
- 1.共同的價值觀
- 2.一致的目標
- 3.充滿激情
- 4.有魅力的團隊領袖
- 5.各展所長,能力互補
- 6.互助互信
- 7.陽光、透明、公平、公正
- 8.言路暢通
- 9.權責利明確
- 10.相處融洽、相互包容
- 11.沒有閒人
- 12.鼓勵創新
- 13.樂於分享
- 14.員工有歸屬感
- 69.(雷曼,《3G資本帝國》)PSD。對於雷曼而言合他一直專注於招到這樣一些專業人才,他們有著一個標籤叫"PSDs",即出身貧寒( Poor),聰明( Smart),有強烈的致富願望( Deep desire to get rich)
- 70.(李朝暉)整體上,我們喜歡的創業者需要對市場的格局能夠有清醒的認識,視野開闊;他需要對於消費者和產品足夠敏感,對消費者需求足夠尊重。我們看到很多聰明的創業者,他們其實不太知道消費者需要什麼,或者說他知道了,但是他並不太承認,他喜歡用自己的想法來判斷消費者。優秀的創業者需要有深入的思考能力。當你想把一個事情做到足夠大的時候,你所遇到的挑戰、所遇到的競爭、所要解決的問題是非常不同的。你需要更多的思考商業的本質是什麼、業務的本質是什麼、產品的本質是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經常會和直覺相反。在這時你到底選擇更長期更正確的道路,還是選擇一個更短期更快速的方式,會決定一家公司能走多遠。這些之外,我們看重創業者有非常強的執行能力和搭建團隊的能力。
- 71.(某資本-3P3C原則)
- 第一個P 是Professional,專業。我們對專業的要求是,對於你想解決的問題,你過去是否有很深的積累。如果只是突發奇想地對某一個問題產生了商業興趣,然後想創業,這種人我們是很少碰的。
- 第二個P 是Passionate,激情。這種激情並不是外表體現出來的那種風風火火的樣子,而是指對一件事情的激情,表現在是否對某件事情有那種發自內心的好奇心,然後有持續性的深度的思考。尤其是在那種跟他想要解決的問題有關,但卻沒那麼熟悉的點上,他願不願意做更多的深度思考。這種長期的思考會帶來刻畫在靈魂中的熱情。
- 第三個P 是Persistent,堅持。創業是一件長期的、艱難的事情,可能你剛開始有創業想法的時候,會覺得陽光普照,每天都充滿激情幹勁,但等到真正創業之後,你會面對很多狂風暴雨,經歷各種磨難考驗。
- 第一個C 是Crucial,決斷。原來你當工程師的時候,你可能只需要把問題解決、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了。但創業不是這樣,創業的時候,你必須把自己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有機會讓你成功的那個切入點中去。因此,你就必須要做全盤打算、必須要有取捨、必須要有決斷。
- 第二個C 是Consistent,一致。這其實是人品方面的問題,老實講,我們對創業者其實沒有特彆強的道德要求,只是希望他們能遵循一個最起碼的底線就是言行一致,不能想一套、說一套、做的時候又是另一套。我們只要求一點,也就是「Being Consistent」。想的、說的、做的一致,即「知、言、行」合一。
- 第三個C 是Credible,可信的。信用是需要很長時間積累的,也是一個很難的過程。但一個有信用的、靠得住的人,即使這次創業不成功,但從長遠來看,也是遲早能成事的,畢竟不管是合作夥伴還是投資人都會更願意跟這樣的人合作。比如說合伙人,可能就因為他信得過你,他就願意在你什麼都還沒有的時候,放棄其他很好的機會,跟你一起打拚。
- 72.(經緯張穎)他們對商業本質的理解和重視程度,非常重要。創始人是否持續的在想,怎麼去演變,有沒有落地的場景。
- 73.(劉芹)創業者要具備兩個核心能力:一個叫以身作則的犀利殺手氣質;另一個是你有傳教士能力,能聚一幫牛人。殺手的氣質,意思是解決公司業務發展中的短板,就跟打仗一樣,你要拿下這個山頭,你要有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能力。公司的發展是長板跟短板理論,什麼短要補什麼,所以創業者最重要的能力是殺手氣質,還有補短板的能力,你得不停的變,缺什麼都能自己頂上,也許不一定能做的最好,但是你要有0到1解決短板的能力,雖然你不專業,但你永遠是那個沖在第一線的。傳教士是什麼?就是你的深入思考和能影響到什麼樣優秀的人跟你一起。傳教士傳教一定是你不信我的時候我來傳。所以,你身邊聚一群什麼樣的人,基本能衡量你的理念。如果你下面的人,各個都是很有想法的人,那一定是你的想法比他們都大,能把他們震住,你就能取得1+1大於2極強的成功。創業者要有這兩個能力:一、在0到1的時候,一定要有以身作則的,把公司的短板補掉,迅速把業務往前推進極強的執行能力。二、有傳教士能力、魅力。你的魅力源頭是來自於你的理念。兩者缺一不可,特立獨行的孤膽英雄,在今天是很難成功的。
來源:王坤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