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為什麼會晚年不保?紀曉嵐這句話,也就嘉慶皇帝聽懂了

2020-10-17     歲月的交錯

原標題:和珅為什麼會晚年不保?紀曉嵐這句話,也就嘉慶皇帝聽懂了

在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當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鏡頭。

紀曉嵐和和珅在討論究竟是沙河深還是清河深?

大家也都知道沙河和清河是古代的兩個地名,尤其是在清朝的時候。

當時和珅說是清河深,紀曉嵐說是沙河深。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和珅說對了,紀曉嵐說錯了。

畢竟以和珅的知識淵博來看,探討哪一個河流更深,當然是和珅更有知識儲備,更能夠論證這個話題了,更重要的是和珅還掌管著對應的部門。

相比於白面書生紀曉嵐而言,和珅有著更多的話語權,也有著更多的實地調查權。

但是沒有想到:紀曉嵐把這個話題最終拋給了乾隆皇帝,而乾隆皇帝聽了之後,笑笑說道沙河深。

紀曉嵐聽了之後也笑了笑,但是這個時候紀曉嵐並沒有替和珅說話,而是轉過頭來對著乾隆皇帝的兒子也就是嘉慶皇帝說:你聽清楚了,你的父親告訴你殺和珅。

這個時候,和珅還在糾結到底是清河深還是沙河深,卻不知這句話已經被嘉慶皇帝聽了進去,並且心中別有一番滋味。

一、歷史上真實的和珅。

好了,上面只是電視劇當中的一個鏡頭而已,我們不作過多探討,只是來談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其實大家都知道,任何一個皇帝,他在執政的時候,底下的臣子都會換一批,為什麼呢,一招天子一招臣,這幾乎是一個古代的慣例。

可問題有趣就有趣在這裡了,在乾隆皇帝當皇帝的時候,和珅自然而然都是效忠乾隆皇帝的,那乾隆皇帝當太上皇的這一段時間裡面,和珅為什麼沒有調轉車頭去效忠嘉慶皇帝呢?

在真實的歷史上,乾隆皇帝哪怕當了太上皇,和珅也一心一意的服侍在乾隆皇帝身邊,對於乾隆皇帝簡直就是半步不離,如同把他當成自己的祖宗那樣供著。

很多歷史學家或者歷史的小夥伴都在說,如果和珅最開始的時候,把自己的一份忠心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給乾隆皇帝,一部分給嘉慶皇帝,那麼最終和珅可能並不會有如此悲劇。

畢竟相對而言,和珅有著諸多的智慧,而且這些智慧還都是大智慧,是治理國家的大智慧。有了這些智慧,和珅自然而然的能夠平步青雲,並且始終牢牢掌握自己的權利。

二、和珅的恐懼。

但真實歷史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原因就在乾隆皇帝非常的特殊。

乾隆皇帝儘管為了效忠自己的祖宗,也決定在某一個年齡階段退出朝廷,但是他也僅僅是退出朝廷而已,整個天下的權力依然掌握在乾隆皇帝的手中。

而這個時候,如果和珅敢有二心的話,乾隆皇帝自然而然的會利用自己的手中權力,全方位的打壓和珅,讓和珅不得好死。

畢竟皇帝最討厭的就是背叛,平常的時候我來當皇帝,你對我就跟個哈巴狗一樣,突然之間我當了太上皇,你對我愛答不理,這可能嗎?

和珅這個時候已經掉入一個陷阱當中,這個時候如果他對嘉慶皇帝好,那可能就熬不到乾隆皇帝去世,就已經被乾隆皇帝做掉了。

但如果和珅這個時候一心一意的對待乾隆皇帝,那麼當乾隆皇帝去世之後,嘉慶皇帝又極有可能拿這件事情來搞自己。

三、和珅最後的底牌。

可是和珅有自己的底牌,這個底牌就是打一個時間差。

和珅自認為從乾隆皇帝去世到嘉慶皇帝掌握權力,這中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只要和珅能夠在這一段時間裡面安撫好嘉慶皇帝,自己就能夠獨善其身。

但是可是沒有想到,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拍乾隆皇帝的馬屁,早就已經讓嘉慶皇帝看的不舒服不順眼,而這個時候嘉慶皇帝早已經把和珅記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這也是為什麼在自己的父親乾隆皇帝去世沒多長時間,嘉慶皇帝直接就把和珅給搞死了,並且給了他一根白繩子,讓他上吊自殺。

和珅和紀曉嵐之前的那一次趣談,明明在探討哪一個河流比較深,可是沒有想到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句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決定了和珅的命運。

和珅自然是孤苦的,也是沒有任何依靠的,因為他只能做一個2選1的論調,而且選擇哪一個都會給自己帶來厄運。

小夥伴們,你們如何看待紀曉嵐和和珅說過的這句話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哦。

關注我,持續分享有趣的歷史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CSMNXUBeElxlkkaYeT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