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峨山:新零售助力脫貧攻堅

2020-04-27   雲南網

近年來,峨山縣廣大群眾積極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電商」等多種融合的新零售模式,重塑銷售渠道,將農特產品成功轉型升級,並且形成優勢品牌,藉助著網際網路的紅利浪潮過上了好日子,這場脫貧攻堅戰也靠著這股勁打得更好更響了。

隨著網際網路平台的逐步建設完善,近年來,不少電商平台在峨山縣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零售平台利用網際網路快速便捷的優勢,多渠道、多方法的將峨山縣各類優質農特產品銷往全國。

通過網絡視頻營銷的這款有機米正是來自岔河鄉最有名的一款新米——「禾外香」大米。這款新米能夠形成品牌走出彝家山寨,進入到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到市民視野中,正是依賴這些年「網際網路+電商」等平台的建設和完善。玉溪嘉禾水稻專業合作社通過將大米深度打磨研發,打造了「綠色大米」和「有機大米」兩款主打品牌。在不斷提升品質、品牌的同時,合作社還在線上找流量、補缺口,在網上開設了商城進行營銷。此外,還推出了一些服務和辦法,助力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快速脫貧。

雲南峨山:新零售助力脫貧攻堅

峨山縣偏遠山區大龍潭鄉的群眾也享受到了網際網路帶來的福利,茂谷柑、綠柑、人參果、雞血李……各種各樣的農作物依託網際網路轉型發展,大龍潭鄉成為了峨山縣有名的溫帶水果基地。

近年來,峨山縣一直致力於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貧困地區網絡覆蓋率和信息化服務能力,為貧困農戶通過「網際網路+產品」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今的大平田村的果農,只需用一部輕便小巧的手機,便可將200多畝即將成熟的雞血李果子實時生長情況傳送到合作的幾家電商平台,讓電商平台幫忙銷售。

「網際網路+電商」這種新零售模式不僅成為了年輕創業農戶們在線上商業布局的標配組合,也成了農戶們勇敢創業發展的定心丸。

雲南峨山:新零售助力脫貧攻堅

農作物有了新渠道,農戶也就有打造新品牌的力量和信心,也有了不斷致富發展的決心和勇氣。通過峨山縣各族群眾的努力,截至2019年12月31日,峨山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331戶11982人,全部實現脫貧。全縣333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平均家庭人均純收入1206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