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近日,清華大學武漢籍學生張睿茹在「新時代大講堂」發表英文演講《疫情後,我讀懂了萬眾一心》。從2003 年抗擊「非典」到2008 年汶川抗震救災,再到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民面對挑戰始終團結友愛。張睿茹自豪地說,正是這種愛讓最膽小的人也能成為最勇敢的戰士。
北京《人民日報》報道,在演講中,張睿茹講述了自己疫情期間的經歷。她說,作為「00 後」,從小知道國歌中有「萬眾一心」,一場疫情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義。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
4月10日,武漢「重啟」後的第三天,東航派出包機赴武漢接上海援鄂最後一批51名醫護人員回家。圖為51名醫護人員抵達上海。(中新社)
張睿茹表示,從1 月10 日回到武漢兩個月來,發生了許多事。在這期間,她的父母因為連續多日發燒,有了新冠肺炎的症狀,不得不離開。父母入院後兩周,自己也發燒了,接受了隔離。在醫院隔離期間她看到醫護人手不足,物資緊缺。這些來自上海、廣州或其他城市來支援的醫護人員,有的只比她大三四歲。隔離結束後,病人都衷心感謝了所有工作人員。但工作人員的回覆都是一樣的,「這是我們的職責」。
「中國人民面對挑戰,總能團結起來。」張睿茹說。回憶起疫情之初,中國人民齊心協力對抗新冠,全國各地醫護人員紛紛馳援武漢。各個城市也都支援物資、食品。最重要的是,幾億人待在家裡,避免病毒擴散。正是對他人的愛,讓最膽小的人也能成為最勇敢的戰士。
「我們現在的經歷固然很可怕,面對這場疫情,我依然選擇樂觀。因為我看到全世界人民萬眾一心,一起幫助他人。正是有了這些人,我才認為我們終有一天會戰勝新冠疫情。」張睿茹說。
在回武漢之前,張睿茹曾提議拍一張全家福,如今,父母歸來,被「耽擱」的全家福終於提上日程。(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4gBc3EBnkjnB-0zy8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