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張貼的徵求意見書永富攝
小區景觀池養護不到位,當初的美景早已不存永富攝
小區里有一條漂亮的人工景觀河,還有帆船式景觀……這在10年前,可是吸引不少業主買房的「高配」。然而,時過境遷,一些小區的景觀池逐漸淪為「雞肋」,是留是廢?小區居民和物業都很為難。昨天,寶應盛世嘉園和南方鳳凰苑小區的部分居民反映,這兩個小區的景觀河要填平改造成停車位,在居民之間引發爭議。
事由
小區景觀池改造成停車位?
「小區的景觀池要被填了,社區已經貼出了徵求意見書。」昨天,寶應盛世嘉園小區居民劉先生反映,該小區建成10年左右,剛建成時,曾因有這麼漂亮的水景,讓小區居民覺得倍有面子。住了幾年後,景觀河逐漸淪為「雞肋」,因為維護不到位,經常缺水,景觀池周邊也有破損,遲遲未見修繕,最終等來了這張改造景觀池的「徵求意見書」。
不僅是盛世嘉園小區,南方鳳凰苑小區居民王先生也反映,南方鳳凰苑就在盛世嘉園的隔壁,該小區的景觀池同樣迎來了是否改造的意見徵集。
這份「徵求業主意見書」上寫著:「隨著入住率的上升,小區內小車日益增多,根據許多業主的要求,準備將盛世嘉園、南方鳳凰苑小區內景觀河填平,以滿足廣大居民停車的需要,8日至15日徵求廣大業主的意見。」
爭議
存?廢?小區居民都有理由
徵求意見今天結束,但小區居民對景觀河的存留爭議卻沒停止,支持「繼續存留」的有,支持「填平」的也有。
「小區的景觀池現在成了臭水溝。」盛世嘉園小區居民吳女士支持將景觀池填平,她說,一到夏天,景觀池就散發異味,蚊蟲肆虐,周邊又沒護欄,很不安全。吳女士說,景觀池一開始還很漂亮,但現在已經不中看更不中用,改成停車位更好。
「去年夏天,就有一個5歲的小男孩掉下去了。」盛世嘉園小區居民李女士說,幸虧當時旁邊有人,將小男孩救了上來。
南方鳳凰苑的居民中,也有不少像吳女士那樣支持改造的,他們昔日引以為自豪的景觀池,現在成了枯水池、臭水溝。
不過,也有居民對改造持有異議,王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說,景觀池之所以淪為「雞肋」,還是因平時養護不到位,如果養護好了,仍能恢復以往的美景。
回應
本想解決小區停車難題
「這次徵求意見,就是想解決小區停車難現狀。」寶應南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吳曉燕說,兩個小區的徵求意見書都是社區所貼。
吳曉燕介紹,寶應盛世嘉園小區建於2008年,目前有住戶2000多戶;南方鳳凰苑小區2006年建造,住戶1000多戶。隨著這幾年發展,目前兩個小區的車輛足有2000多輛,翻了近10倍,停車問題確實成了業主最頭疼的大事。所以,一些居民建議將不中看也不中用的景觀河填了,既增加停車位,又多了條消防通道,還能適當增添綠植。
「這些居民的意見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吳曉燕稱,社區徵求意見,也是本著為廣大業主解決難題的想法,若小區90%及以上業主同意,社區將牽頭上報當地房管部門審批。
現象
不少小區景觀池都面臨窘境
「小區里配建水景觀,也就是從10多年前開始興起的。」一直關注小區景觀池問題的環保志願者郭先生表示,小區景觀池之所以成了「雞肋」,還是因為養護主體不明所致。
郭先生說,物業平時只管放水,對景觀池損壞等現象,卻不願拿錢維修。「房子損壞可以動用維修基金,維修小區景觀池,要動用維修基金,居民不答應,物業也不願費神申請。」郭先生說,很多物業也沒有凈化、改善景觀池水質的技術能力,所以,不僅僅是寶應這兩個小區,市區很多小區的景觀池也是這樣的現狀,要麼乾枯停用,要麼破損無人修繕。
「市區我去過幾個小區,都不樂觀。」郭先生說,文昌花園內的景觀池,長滿了綠萍,說明水質堪憂;京華城怡景苑小區的景觀池曾一度乾枯,露出了成片的鵝卵石,水景成了不少小區的「美麗負擔」。
難題
景觀池何時不成「美麗負擔」?
景觀池成了一些小區的「美麗負擔」,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維修難呢,動用維修基金,業主也未必肯簽字。」市區一小區物業人員表示,他們曾就此徵求意見,部分業主認為這筆錢應該由開發商掏,因為開發商是景觀池的受益者,景觀池提升了樓盤的價格,開發商理應承擔保養費用,不應該由全體業主買單。
水質變差、損壞難修……成了不少小區景觀池、景觀河的「宿命」,改造成停車位是否就是一條可行的辦法?
「我們有改造成功的,轄區內的親親家園小區的景觀池就改造成停車位了。」吳曉燕說,親親家園是一個比較小的小區,有300多戶,停車位一開始只有88個,後來對小區景觀池進行改造,增加了不少停車位,改造後居民也很認可,還成為樣板小區。
吳曉燕表示,盛世嘉園、南方鳳凰苑小區的景觀池到底何去何從,還是由廣大業主決定。
通訊員梁永富 實習生卞義誠 記者孟儉
來源:揚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