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前期表現強勢的科技成長股出現了深度回調,計算機、通信和電子板塊均位列同期跌幅榜前列。其中,自9月24日高點至今,中證電子指數已經回調7.34%。這主要是因為科技成長股在8月中旬以來的反彈行情中已經積累了較為可觀的漲幅,在國慶長假前,部分資金存在獲利兌現的意願。
那麼,此次回調是否意味著科技成長股從此一蹶不振?抑或是在休整之後能夠「捲土重來」?
個人認為,在今年10月,科技股存在繼續走強的動力,但預計板塊整體上漲的幅度較為有限,真正有業績支撐的品種才能夠脫穎而出。
今年10月,有關科技成長股的主題事件並不少,這可能會讓科技成長的各個細分領域出現輪動的情況。
除了上述短期主題事件之外,中長期看好科技成長股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在於5G已經漸入佳境,有望迎來一波新的換機潮,從而拉動需求和整體基本面的景氣度大幅提升。
5G成為2019年秋冬換機季核心賣點,各廠家爭相推出5G新品。9月初以來,中興、VIVO、華為、小米等先後發布了自己的5G手機,嘗試通過5G新特性帶動用戶換機的需求再度增長。國內市場現已出現10多款5G手機,價格區間從高至19999元的頂級概念機型到3699元的中端性價機型全面覆蓋。預計我國5G手機出貨量將在2020年達到2億部以上。
從政策角度看,科技產業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抓手,科技是強國的重要途徑,短期的擾動並不會改變新興產業作為我國戰略發展方向這一事實。科技成長股在5G的建設助力下逐漸步入業績釋放期,業績向好疊加政策支持。因此,計算機、通信和電子等板塊在9月下旬出現深度回調,一定程度上快速釋放了前期上漲過快帶來的風險,新的布局機會也將隨之而來。
值得注意的是,國慶長假之後,A股市場就將迎來三季報業績預告的集中披露期,業績因素將成為市場短期關注的重點。
對於科技成長股來說,也是如此。投資者一方面要摒棄業績沒有實質性改善的品種,另一方面也要警惕業績大幅上漲的個股股價被過度炒作風險。因為之前有部分上市公司早在今年七、八月份已披露了三季報業績預告,業績高增長的部分公司股價存在透支的可能。
10月,科技股有哪些機會?
進入10月,網際網路大會即將召開,部分主題事件催化可以期待。但相比於過去兩個月而言,部分主題單兵作戰的可能性較大。產業邏輯清晰、短期無法證偽疊加政策和事件催化的主題可能會更加受到市場的關注,如數字貨幣、網絡安全、VR/AR等。
在央行背書、全球競爭的環境下,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主題定位較高,主題較新,市場預期相對不充足。
這個題材有幾條投資思路值得借鑑——
其一,數字貨幣相當於新增了一類支付媒介,在發行、兌換、支付、流通等環節都將給IT設施帶來新的需求。傳統支付服務商、網聯清算機構以及銀行IT服務商有望受益。
其二,對比Libra安全度要求更高,對於數字安全,信息安全提出更高要求。身份認證、金融安全加密等核心服務供應商因此受益。
在5G牌照發放後,5G主題已經從過去的主題階段進入產業鏈兌現階段,即從主題投資進入基本面投資的階段,但5G下游應用類主題將逐步進入主題投資的階段。隨著晶片、顯示技術、通訊手段、和算法等技術的不斷進步,AR/VR在2019年重新成為熱門話題,各大廠商又紛紛發力AR/VR領域。VR行業的痛點諸如無線傳輸速率、傳輸時延、設備重量、電池容量、便攜度等逐漸被5G、SOC晶片、超短焦光學系統等技術革新擊破,這一次VR的飛輪顯然比以往更有機會突破臨界。
隨著5G的到來,VR/AR將成為最值得期待的應用場景,其優勢在於商用最快、想像空間大、邏輯順。
5G時代,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以及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的普及已經催生了更多的新興安全領域,網絡安全從被動防禦變成了主動防護。萬物互聯使得網絡安全天花板不斷提高。9月27日,工信部就《關於促進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明確產業發展目標,到2025年網安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